一种高炉水渣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6244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2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炉水渣处理系统,涉及炉渣处理领域。高炉水渣处理系统包括绞龙池、渣水混合槽、可磨损的挡水墙及残厚检测标尺。绞龙池的进料端向外延伸形成缓冲池,渣水混合槽位于缓冲池的上方并将渣水输送至缓冲池内,可磨损的挡水墙可拆卸设置于缓冲池与绞龙池的连接处以部分隔挡缓冲池与绞龙池,挡水墙的正面面向缓冲池,挡水墙的底部具有连通缓冲池及绞龙池的第一流道。残厚检测标尺设置于挡水墙的正面,残厚检测标尺用于检测并获得挡水墙的实时厚度,其不仅可有效阻挡高压高速的渣水直接冲击绞龙,防止磨损绞龙,提高绞龙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绞龙的带渣效率,避免了绞龙池堆渣引起绞龙卡停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水渣处理系统
本申请涉及炉渣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炉水渣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高炉炉渣处理基本采用水渣处理方式,通过冲制箱喷出的高压水将熔融状态的炉渣置于水中急速冷却,限制其结晶,并使其在热应力作用下发生粒化呈细沙状,粒化后的水渣随高压水流通过渣水混合槽一起进入渣水池。在渣水混合池,绞龙将渣带走进入水渣运输皮带,水与渣在绞龙上分离,然后通过绞龙和皮带将渣运送到渣场或者储渣仓。目前,在渣水混合槽与绞龙之间,一般设置一缓冲池,主要作用是缓解高速冲渣水的运动,让渣水混合物分离,缓慢流入绞龙区域,从而提高绞龙带渣效率。还可以减少未完全粒化的大块渣直接进入绞龙区域影响绞龙的运行。但是,从冲制箱喷吹的冲渣水压力达到0.2MPa,致使渣水混合物的流速非常快,达到8m/s以上。出铁放渣时,渣水混合物长期的冲击和磨损,导致缓冲池很快失去作用。此时,高压高速的渣水混合物直接接触绞龙,引发绞龙带渣效率降低,同时对绞龙磨损加剧,不仅绞龙使用寿命短,而且容易导致绞龙出现突然停机等故障,高炉需要放干渣出铁,放干渣既增加铁水成本又污染环境,还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水渣处理系统,包括绞龙池及渣水混合槽,所述绞龙池的进料端向外延伸形成缓冲池,所述渣水混合槽位于所述缓冲池的上方并将渣水输送至所述缓冲池内,其特征在于,高炉水渣处理系统还包括:/n可磨损的挡水墙,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缓冲池与所述绞龙池的连接处以部分隔挡所述缓冲池与所述绞龙池,所述挡水墙的正面面向所述缓冲池,所述挡水墙的底部具有连通所述缓冲池及绞龙池的第一流道;以及/n残厚检测标尺,设置于所述挡水墙的正面,所述残厚检测标尺用于检测并获得所述挡水墙的实时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水渣处理系统,包括绞龙池及渣水混合槽,所述绞龙池的进料端向外延伸形成缓冲池,所述渣水混合槽位于所述缓冲池的上方并将渣水输送至所述缓冲池内,其特征在于,高炉水渣处理系统还包括:
可磨损的挡水墙,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缓冲池与所述绞龙池的连接处以部分隔挡所述缓冲池与所述绞龙池,所述挡水墙的正面面向所述缓冲池,所述挡水墙的底部具有连通所述缓冲池及绞龙池的第一流道;以及
残厚检测标尺,设置于所述挡水墙的正面,所述残厚检测标尺用于检测并获得所述挡水墙的实时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水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残厚检测标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残厚检测标尺间隔布置于所述挡水墙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水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的正面设有用于缓冲渣水冲击力的缓冲梁,所述缓冲梁凸出于所述挡水墙的正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水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梁竖向布置于所述挡水墙的正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水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梁为外凸于所述挡水墙的正面的圆弧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水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梁的数量为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生利刘立广蓝兴升陈胜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