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驱动柔性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82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驱动柔性底盘,包括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支架、U形架、行走轮和轮架;支架的一端位于U形架的开口内,支架上相对的两侧贯穿设置有滑孔,滑孔内滑动配合有滑块,滑块内固定安装有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孔的内侧通过连杆连接,连杆位于支架内,连杆靠近支架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螺钉,轴承的内孔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轮轴,U形架的开口正对轮轴贯穿设置有通孔,轮轴穿过通孔与轮架固定连接,U形架与轮架固定连接,轮架下端转动安装有行走轮,支架和U形架相背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安装端,安装端通过轮架安装有行走轮,其中至少2个行走轮为电机轮,四个行走轮的连线呈菱形。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耗小,稳定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驱动柔性底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驱动柔性底盘。
技术介绍
机器人底盘是一种用于机器人底部使用的底盘,其主要作用是具有可移动性和承载能力,且普遍存在于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中,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现有的机器人底盘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1、机器人底盘的四个转轮呈矩形排列,一个受力不均则会出现歪斜;2、底板为刚性底盘,在遇到障碍,需要翻越障碍时,无法变形,会严重降低整个机器人的稳定性;3、现有机器人底盘造价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耗小,稳定性强的多驱动柔性底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驱动柔性底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支架、U形架、行走轮和轮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位于所述U形架的开口内,所述支架上相对的两侧贯穿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固定安装有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孔的内侧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位于所述支架内,所述连杆靠近所述支架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驱动柔性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支架、U形架、行走轮和轮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位于所述U形架的开口内,所述支架上相对的两侧贯穿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固定安装有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孔的内侧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位于所述支架内,所述连杆靠近所述支架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螺钉,所述轴承的内孔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轮轴,所述U形架的开口正对所述轮轴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轮轴穿过所述通孔与轮架固定连接,所述U形架与所述轮架固定连接,所述轮架下端转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支架和U形架相背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安装端,所述安装端通过轮架安装有行走轮,其中至少2个行走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驱动柔性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支架、U形架、行走轮和轮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位于所述U形架的开口内,所述支架上相对的两侧贯穿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固定安装有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孔的内侧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位于所述支架内,所述连杆靠近所述支架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螺钉,所述轴承的内孔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轮轴,所述U形架的开口正对所述轮轴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轮轴穿过所述通孔与轮架固定连接,所述U形架与所述轮架固定连接,所述轮架下端转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支架和U形架相背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安装端,所述安装端通过轮架安装有行走轮,其中至少2个行走轮为电机轮,四个行走轮的连线呈菱形;所述支架位于U形架开口内的两端均具有加强块,加强块上设置有所述滑孔,所述滑块滑动配合在所述滑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驱动柔性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支架和U形架通过旋转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伟彭书礼李帅永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瑞普机器人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