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1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毛虫病诊断试剂显示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Ⅰ)(Ⅱ),含有支撑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支撑层为不吸水薄片条,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粘贴于支撑层上,从样品端依次为纤维层,旋毛虫金标抗体W↓[1]或W↓[2]或旋毛虫金标抗原M纤维层,纤维素膜层,手柄端为吸水材料层,在纤维素膜层上有含旋毛虫的单克隆抗体W1或W2或多克隆抗体诊断印迹“│”或“-”和有含抗小鼠IgG抗体对照印迹“-”或“│”。在纤维素膜层上有含抗人或抗某动物IgG抗体Xi检测印迹“│”或“-”和有含抗旋毛虫ES抗原单克隆抗体对照印迹“-”或“│”。该诊断试纸条,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诊断结果显示形象、直观、准确,无需仪器设备。(*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毛虫病诊断试剂显示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旋毛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其感染宿主众多,流行范围非常广泛,传染途径复杂,约有150多种动物能感染旋虫病,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旋毛虫病对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肉食品加工业,外贸出口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旋毛虫的含虫包囊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如在--12℃的环境中可存活57天,对含有旋毛虫的肉类进行熏烤、腌制、爆炒及曝晒等很难杀死包囊内的旋毛虫的幼虫,人类感染旋毛虫的途径,往往是吃了保持活力的肉类食品中的旋毛虫肌幼虫,如水饺、爆炒肉片或被污染的凉菜等。人被感染后,其临床表现为微热,身体虚弱、易疲劳,有时有腹泻,呕吐,腹痛现象;严重者会出现咀嚼、吞咽和说话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及眼球疼痛,最为严重的可能会波及心脏和中枢神经,造成心力衰竭、昏迷甚至死亡。所以旋毛虫病对人类健康为害是人之共知的。但是很多动物如猪等对旋毛虫具有很大的耐受力,感染旋毛虫的病猪几乎不表现临床症状。这给人类预防旋毛虫病又带来一定困难。1979年某省猪的旋毛虫病感染率为0.4%,而到1982年,感染率上升到0.85%,其中1980年~1982年,某地区猪的旋毛虫病感染率为13.8%,而1986年猪的旋毛虫血清学阳性率上升到187%,据1996年不完全统计,仅某省旋毛虫病患者已达1万多人,可看出旋毛虫病对人们身体健康危害日益严重。长期以来,为确保肉食品安全,兽医卫生检验部门主要依靠传统屠宰后取隔肌压片镜检法,或用胃蛋白酶消化肌肉收集虫体的方法诊断旋毛虫病。但上述方法,检出率底,部分旋毛虫病猪漏检流向市场,危害人们健康,影响食品安全。同时上述两种检验方法不能在家畜宰杀前进行,不适应现代化肉类加工厂屠宰作业生产线的现场检疫,也不适应市场检疫,也无法提供活猪出口检疫,给生猪的检疫带来较大困难。为此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又创造其它几种诊断旋毛虫病的方法。(1)皮内试验,该方法是应用变态反应来诊断旋毛虫病。该诊断方法所需时间较短,对人体的诊断约15分钟,对猪体诊断约需30~45分钟。但该方法的突出缺陷是存在严重的假阳性反应和交叉反应,只有60%的检率,目前很少采用。(2)补体结合反应(CF),由于并非所有的抗体均能固定补体、所以该法只能检出一部分旋毛虫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并且,补体结合反应操作复杂,费时费工,不同操作者之间存在差异较大,影响结果判断,造成难以推广应用。(3)凝集试验,将旋毛虫可溶性抗原吸附于某些载体表面,然后用吸附抗原的载体颗粒与血清中的抗体进行间接凝集试验,以检测旋毛虫病,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旋毛虫病凝集试验检测方法,主要有皂土絮状凝集试验(BFT),乳胶凝集试验(LA),间接血凝试验(IHA)等。这些方法的优点是较大提高了旋毛虫病的检出率,但操作复杂,要求操作人员的素质较高,并且只能在实验室内进行,无法到现场检测。(4)沉淀试验,主要有微量沉淀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琼脂扩散试验(AGP)等。这些方法的敏感性评价不一,所用试剂和方法欠标准化。(5)免疫荧光抗体技术(IF),IF不仅可用于旋毛虫病的检测,也可用于旋毛虫抗原的定位。应用抗原抗体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显微镜形态学观察相结合,具有敏感、特异、稳定及结果判定准确直观等优点,是目前检测旋毛虫病的一种较好方法。但存在制片工作繁琐,工作量大,显微镜观察带有主观性,同时非特异性荧光的干扰也常常影响结果的判定,需要较好显微设备。(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将ELISA技术应用于旋毛虫病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出率,而且非常敏感;假阳性率大大下降,大幅度提高准确度,使旋毛虫病的免疫学检测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前我们研制成功的猪旋毛虫病快诊断试剂盒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操作复杂,且需要附带4种试剂才能完成实验操作,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无法实现现场检测。(7)DNA检测技术,是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旋毛虫感染的一种高新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旋毛虫的分类和鉴定开辟了新的途径,使旋毛虫病的研究更加深入。但由于旋毛虫本身及其在宿主体内寄生部位的特殊性。使得难以从感染动物血液及其组织或排泄物中扩增到旋毛虫DNA,因而用PCR等基因检测技术对旋毛虫的检测受至限制。综合上述,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至今,许多学者探索了旋毛虫病的很多检测方法,不断取得进步,不断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但始终未能克服特异性不强和出现假阳性现象,上述方法均存在操作复杂、繁琐,有的还需要专用仪器设备,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不适应现代化肉类联合加工厂的流水作业生产线操作,造成旋毛虫病猪的漏检,危害人们的食用安全,成胁人类健康。(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利用旋毛虫抗原、抗体技术,建立旋毛虫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的旋毛虫病诊断方法,研制出两种对人和动物旋毛虫病的快速诊断试纸条(I)和(II)。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含有支撑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支撑层为不吸水的薄片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固定在支撑层上,吸附层从样品端依次为纤维层,旋毛虫金标抗体W1或W2纤维层,纤维素膜层,手柄端为吸水材料层,在纤维素膜层上有含旋毛虫的单克隆抗体W1或W2或多克隆抗体诊断印迹“|”或“—”和有含抗小鼠IgG抗体对照印迹“—”或“|”。支撑层可为硬质塑胶片条,或为不吸水硬纸条,纤维层可为玻璃棉,纤维素膜层可用硝酸纤维素膜,吸水材料层可用吸水纸,旋毛虫金标抗体W1或W2纤维层,为胶金标记抗旋毛虫分泌抗原(ES)的单克隆抗体吸附在玻璃棉上,诊断印迹和对照印迹组合可为“+”,“‖”,“=”,中的一种,选用“+”或“‖”或“=”组合印迹较好,在纤维层,金标W1或W2玻璃棉,吸水材料层上覆盖有塑胶保护膜,在纤维层和金标W1或W2纤维层交界处对应保护膜偏向纤维层一侧约0.5cm处印制样品标记线。一种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I),含有支撑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支撑层为不吸水的薄片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固定在支撑层上,吸附层从样品端依次为纤维层,旋毛虫金标抗原M纤维层,纤维素膜层,手柄端为吸水材料层,″在纤维素膜层有含抗人或抗某动物IgG抗体Xi检测印迹“|”或“—”和有含抗旋毛虫ES抗原单克隆抗体对照印迹“—”或“|”。不吸水的支撑层可用硬塑料胶片条,或不吸水的硬纸条,纤维层可用玻璃棉,金标抗原M纤维层为吸附金标ES抗原的玻璃棉,金标抗原M为胶金标记旋毛虫的ES抗原,检测印迹和对照印迹的组合可为“+”,或“‖”,或“=”,或 或 或 ,或 中的一种,选用“+”或“‖”或“=”组合印迹较好,在纤维层,金标M纤维层及吸水材料层上覆盖固定有塑胶保护膜,在纤维层和金标M纤维层交界处对应保护膜偏纤维层一侧约0.5cm处印制样品标记线。抗人或抗某动物IgG的抗体Xi印制检测印迹“|”或“—”可为下列抗体中的一种;抗人IgG抗体X1,抗猪IgG抗体X2,抗猫IgG抗体X3,抗狗IgG抗体X4,……抗某动物IgG抗体Xn,旋毛虫ES抗原包括虫体分泌ES抗原及表达ES抗原。本技术具有积极有益效果(1)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I)和(II),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两种诊断试纸条都使用以胶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毛虫病快速诊断试纸条(Ⅰ):含有支撑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支撑层为不吸水的薄片层,反应试剂载体吸附层固定在支撑层上,其特征是:吸附层从样品端依次为纤维层,旋毛虫金标抗体W↓[1]或W↓[2]纤维层,纤维素膜层,手柄端为吸水材料层,在纤维素膜层上有含旋毛虫的单克隆抗体W1或W2或多克隆抗体诊断印迹“┃”或“─”和有含抗小鼠IgG抗体对照印迹“─”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改平李学伍杨艳艳邓瑞广肖治军康晓笛郭军庆李青梅李灵霞王爱萍杨继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