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59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受体兴奋剂的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本发明专利技术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含有底层为支撑层,中间层吸附层固定在支撑层上,外层保护层固定在吸附层上,吸附层从测试样品端依次为纤维层,吸附偶联RA的金标载体蛋白Xi纤维层,纤维素膜层,手柄端的吸水材料层,在纤维素膜层上有用偶联莱克多巴胺的载体蛋白溶液印制的直线式检测印迹,用羊抗或兔抗小鼠IgG溶液印制的直线式对照印迹,检测印迹和对照印迹平行组合排列为“‖”。该快速检测试纸条,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结果显示形象,直观,准确,成本低,投资少,不需专用仪器设备及专业人员,容易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受体兴奋剂的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简称RA)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二、技术背景禁用兽药在畜牧业及水产养殖业中的滥用,仍然是人们担忧的重大问题,也是动物源性食品源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水产养殖、畜禽饲养过程中,禁用兽药莱克多巴胺、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己烯雌酚、呋喃唑酮、安眠酮、氯丙嗪、氯霉素等的非法使用是造成虾、蟹、鱼、猪、禽等产品变为非安全的食品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安全是人们生命安全的初级保障,事关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稳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已进入“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检测方法标准体系,对有些违禁药物残留检测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时难以对食品中的这些残留实施有效监控,导致国内畜禽产品及水产品因禁用药残留超标而不能出口,国外残留超标因我们检测不出而进口,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简单的技术方法对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上的菜和肉进行快速检测,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被非法用作饲料添加剂,饲喂猪、鸡、牛、羊、兔、鸭等动物,制造出许多不安全肉食品,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由于我们已研制开发出“瘦肉精”快速检测试纸条,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因此,“瘦肉精”的非法使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瘦肉精”快速检测试纸条无法检测莱克多巴胺的残留,因此,随着“瘦肉精”快速检测试纸条的推广应用,“瘦肉精”的非法使用逐步减少,而“瘦肉精”的替代品莱克多巴胺的非法应用逐渐增加。农办牧 70号文件,2004年下半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结果的通报检测养殖企业(户)和屠宰场的“饲料/水”、猪尿样品2824批次,检出含有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品55批次,违禁药品检出率1.95%。其中,莱克多巴胺呈阳性的猪尿和猪配合饲料样品28批次,含有盐酸克仑特罗的猪饲料和尿液样品2批次,与2003年相比,违禁药品检出率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添加莱克多巴胺、地西泮等其他违禁药品现象增加。浙江省农业厅的通报2005上半年,浙江省农业厅对全省的生猪养殖场和屠宰场的生猪尿样进行了例行监测。监测人员共随机抽取了105家生猪养殖场的330份尿样,盐酸克仑特罗(“瘦肉精”)阳性检出率为0.6%(2例阳性)莱克多巴胺阳性检出率为2.7%(9例阳性)。针对莱克多巴胺的残留检测,2005年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2005〕64号文,制定了检测莱克多巴胺的地方标准,但我国目前尚无统一检测标准。莱克多巴胺与“瘦肉精”属同类的化学合成药物,均属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β-激动剂),大剂量饲喂造成动物组织残留,中毒症状症状主要表现为破坏快缩肌纤维与慢缩肌纤维的协调性,心率失常、心动过速、肌肉疼痛,行走不稳,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肌肉不自主震颤等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长期过量摄入会积蓄中毒,还有导致染色体畸变的可能。1997年3月25日,我国农业部发布了《关于严禁非法使用兽药的通知》,严禁将β-激动剂等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剂使用。2002年3月5日,农业部发布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莱克多巴胺名列其中,要求对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和动物饮用水中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莱克多巴胺现有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压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质连用法以及ELISA等。色谱技术是非常有效、准确、敏感的方法,但是待检样品需经一系列的预处理,繁琐费时,从样品预处理到得出检验结果至少需2~3天时间,检测费用很高。另一方面这种检测方法还必须有昂贵的仪器设备。只有特定的专业人员才能应用,而且每次检测的样品有限,不适应大批样品的筛查,严重阻碍了该检测方法的推广应用,更不适应于现场检验。ELISA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它是以竟争性酶联反应为检测原理,检测全过程约需2-4小时。由于ELISA是一种敏感性很强的检测方法,不同的操作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该方法常常造成人为的误检和漏检。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急需一种快速检测莱克多巴胺的检测方法。目前各级食品检验部门和外贸出口单位,都加强对莱克多巴胺的检测力度,以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因此研制灵敏、快速,准确的莱克多巴胺检测方法,检测家畜组织及饲料中是否含莱克多巴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研制出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的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含有底层为支撑层,中间层吸附层固定在支撑层上,外层保护层固定在吸附层上,吸附层从测试端依次为纤维层,吸附金标抗体纤维层,纤维素膜层及手柄端的吸水材料层,其中在纤维素膜层上有用偶联莱克多巴胺的载体蛋白溶液印制的直线式检测印迹,用羊抗或兔抗小鼠IgG溶液印制的直线式对照印迹,检测印迹和对照印迹平行组合排列为“‖”。不吸水的支撑层薄片层用硬质塑胶片条,或不吸水的硬纸条制成。测试端纤维层用玻璃棉、或尼龙膜、或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或聚酯膜制成,优选玻璃棉。吸水材料层用吸水纸制成。纤维素膜层用硝酸纤维素膜、或纯纤维素膜,或羧化纤维素膜制成。金标抗体纤维层用吸附莱克多巴胺的金标抗体玻璃棉,莱克多巴胺金标抗体为胶体金标记莱克多巴胺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偶联莱克多巴胺的载体蛋白溶液为莱克多巴胺与载体蛋白偶联的复合溶液。在测试端吸附纤维层、金标抗体纤维层及吸水材料层上覆盖有保护膜,在测试端纤维层与金标抗体纤维层交界处对应的保护膜上印制有样品标记线,该标记线偏向测试端纤维层一侧约0.5cm处。偶联莱克多巴胺的载体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BSA),或为鸡卵清白蛋白(OVA),或为铁蛋白,或为血蓝蛋白。本专利技术的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具有以下优点(1)特异性强,敏感性高。RA快速检测试纸条以胶体金标记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W1)为基础制备而成,金标抗体中金颗粒与抗体分子之间无共价键形成,二者通过异性电荷间的范德华力相结合,胶体金标对单克隆抗体(W1)特异性和亲和力影响很小,且具有较高的标记率。因此,快速检测试纸条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检测到0.1纳克的微量RA残留。(2)操作简便快速。使用本专利技术试纸条时无需任何其它试剂,只要将其插入待检样品10秒左右,在2分钟内即可判定检测结果。(3)结果显示形象、直观、准确。本专利技术测试纸条以显示红棕色“|”及“‖”印迹作为检测的阳性和阴性标记,即在纤维素膜上显示一条棕红色“|”印迹表示在被检测样品液中含有RA,两条棕红色“‖”印迹表示在被检样品中不含RA,结果判定形象、直观、准确,简单明了,不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误判。(4)成本低,投资少。使用快速检测试纸条,不需另配仪器设备及其它试剂,随时随地进行检测,费用低廉,节省大量贵重仪器及设备费用。(5)应用范围广,便于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快速检测试纸操作简单,能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包括专业化验、海关检疫、卫生防疫、质量监测、畜产品加工、集约化养殖到个体养殖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四附图说明图1为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结构示意图。图2为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俯视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例方式要制成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含有底层为支撑层,中间层吸附层固定在支撑层上,外层保护层固定在吸附层上,其特征是:吸附层从测试端依次为纤维层,吸附金标抗体纤维层,纤维素膜层及手柄端的吸水材料层,其中在纤维素膜层上有用偶联莱克多巴胺的载体蛋白溶液印制的直线式检测印迹,用羊抗或兔抗小鼠IgG溶液印制的直线式对照印迹,检测印迹和对照印迹平行组合排列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伍张改平王自良杨艳艳邓瑞广肖治军王选年赵东邢广旭李青梅柴书军杨继飞李灵霞王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