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腿部结构以及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腿部结构以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参照图4,现在大多机器人腿部结构是通过在大腿4的一侧设置小腿减速电机3,将大腿减速电机1的输出端与小腿减速电机3连接,在大腿4的另一侧设置同步带轮7,小腿减速电机3的输出端与同步带轮7之间通过同步带5传递动力。通过小腿减速电机3驱动同步带轮7转动从而带动小腿8转动。由于大腿减速电机1的输出端与小腿减速电机3连接,从而大腿减速电机1需要带动大腿4和小腿8一同运动,使得大腿减速电机1的负载较大。加上还需要在同步带5上设置张紧机构6。整个腿部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腿部结构以及机器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腿部结构,包括:用作机器人大腿的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用作机器人小腿的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具有第三连接端和触地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和触地端之间的区域枢轴连接;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一侧的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作机器人大腿的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n用作机器人小腿的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具有第三连接端和触地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和触地端之间的区域枢轴连接;/n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一侧的小腿驱动电机;以及/n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相对所述第一连杆运动的连杆机构;/n其中,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小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作机器人大腿的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用作机器人小腿的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具有第三连接端和触地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和触地端之间的区域枢轴连接;
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一侧的小腿驱动电机;以及
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相对所述第一连杆运动的连杆机构;
其中,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小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
其中,所述第三连杆包括第五连接端以及第六连接端;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小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接端铰链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铰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小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转动圈以及第四连杆;
其中,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圈的外侧壁铰链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机器人腿部结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的大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肖阳,杜晓雨,谭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