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式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870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振动式供料装置,包括基座、发光板、升降平台、升降斗和伺服电机,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升降板以及嵌设于升降板上的透光料板,所述升降板通过竖直导向配合结构可升降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升降斗设置于升降平台上;所述发光板设置于基座上并对应所述升降平台的透光料板,所述升降板还连接一腰形槽座,所述腰形槽座上开设有水平延伸的腰形槽,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基座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套接一偏心轴承或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上套接一轴承,并通过偏心轴承或套接在偏心轮上的轴承配合于腰形槽座的腰形槽内,实现竖直振动,使视觉机械臂识别、抓取更为精准。同时,摩擦力大幅度减小,有效减少磨损和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式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柔性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视觉机械臂上料的振动式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柔性生产,是指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柔性生产的概念,是1965年由英国的Molins公司首次提出的,它是在柔性制造的基础上,为适应市场需求多变和市场竞争激烈而产生的市场导向型的按需生产的先进生产方式,其优点是增强制造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员工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因此,是一种具有旺盛需求和强大生命力的生产模式。随着对柔性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更多采用视觉机械臂上料,即通过图像识别确认位置,然后再通过机械臂抓取上料。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821525735.6公开的一种用于视觉定位抓取的直线式循环送料装置,通过伺服电机与偏心轴承的配合实现振动供料。该装置的缺点在于,其振动方式是全角度振动,即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均有位移量,如此对视觉定位抓取造成较大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视觉机械臂上料的振动式供料装置,只提供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使视觉机械臂识别、抓取更为精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振动式供料装置,包括基座、发光板、升降平台、升降斗和伺服电机,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升降板以及嵌设于升降板上的透光料板,所述升降板通过竖直导向配合结构可升降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升降斗设置于升降平台上;所述发光板设置于基座上并对应所述升降平台的透光料板,所述升降板还连接一腰形槽座,所述腰形槽座上开设有水平延伸的腰形槽,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基座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套接一偏心轴承或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上套接一轴承,并通过偏心轴承或套接在偏心轮上的轴承配合于腰形槽座的腰形槽内。进一步的,所述透光料板外周表面贴覆有料板包边。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包括基板和脚垫,所述脚垫设有多个,并共同支撑连接所述基板,所述升降板通过竖直导向配合结构可升降设置于基座的基板上,所述发光板和伺服电机均设置于基座的基板上。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基板的下底面,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关联柱和关联梁,所述关联柱设有二个,二个关联柱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升降板的相对两侧,二个关联柱的第二端均穿过基板延伸至基板的下方,所述关联梁位于基板的下方并固定连接二个关联柱的第二端,所述腰形槽座固定于关联梁上。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下底面固定有电机安装座,所述伺服电机可拆卸的设置于电机安装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和脚垫之间通过防震关节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外周侧设置有外包边,所述外包边围合形成一隔离围墙以覆盖所述基板和升降平台的外周。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与基座之间还设有弹性缓冲件。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升降板和基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竖直导向配合结构包括导向套和导向柱,所述导向套竖直设置于升降板或基座上,所述导向柱竖直设置于基座或升降板上并套设于导向套内。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供料时,将原料放置于升降斗内,伺服电机带动偏心轴承或套接有轴承的偏心轮转动,腰形槽座水平延伸设置的腰形槽能够对水平方向的偏心移动进行让位,使得升降平台和升降斗在竖直方向的偏心传动以及竖直导向配合结构的导向作用下进行竖直升降的振动,使视觉机械臂识别、抓取更为精准。同时,通过偏心轴承或套接于偏心轮上的轴承与腰形槽座的腰形槽进行配合,摩擦力大幅度减小,有效减少磨损和降低噪音。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振动式供料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振动式供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振动式供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振动式供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式供料装置,包括基座10、发光板30、升降平台、升降斗50和伺服电机40,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升降板21以及嵌设于升降板21上的透光料板22,所述升降板21通过竖直导向配合结构60可升降设置于基座10上,所述升降斗50设置于升降平台上,用于容纳原料;所述发光板30设置于基座10上并对应所述升降平台的透光料板22,作为背光源,工作时,发光板30发出的光透过透光料板22照射至升降斗50内,以提供好的光线给视觉机械臂,更好的识别图像。所述升降板21还连接一腰形槽座25,所述腰形槽座25上开设有水平延伸的腰形槽251,所述伺服电机40固定于基座10上;所述伺服电机40的转轴401上套接一偏心轮41,所述偏心轮41上套接一轴承42,并通过套接在偏心轮41上的轴承42配合于腰形槽座25的腰形槽251内。供料时,将原料放置于升降斗50内,伺服电机40带动套接有轴承42的偏心轮41转动,腰形槽座25水平延伸设置的腰形槽251能够对水平方向的偏心移动进行让位,即腰形槽251能够容纳偏心轮41在水平方向产生的位移量,而不被偏心轮41带动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位移;使得升降平台和升降斗50在竖直方向的偏心传动以及竖直导向配合结构60的导向作用下进行竖直升降的振动,使视觉机械臂识别、抓取更为精准。同时,通过套接于偏心轮41上的轴承42与腰形槽座25的腰形槽251进行配合,摩擦力大幅度减小,有效减少磨损和降低噪音。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料板22外周表面贴覆有料板包边221,安装升降斗50时,升降斗50与透光料板22共同围合形成容纳槽,透光料板22作为槽底,料板包边221的设置能够消除透光料板22与升降斗50之间的安装缝隙,防止细小的料卡在该缝隙内。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0包括基板11和脚垫12,所述脚垫12设有多个,本具体实施例中为四个,四个脚垫12设置于基板的四个端部,共同支撑连接所述基板11,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脚垫的数量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三个或四个以上,能够支撑基板即可。所述升降板21通过竖直导向配合结构60可升降设置于基座10的基板11上,所述发光板30和伺服电机40均设置于基座10的基板11上,具体的,发光板30设置在基板的上表面以对应所述透光料板2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脚垫12的底部呈扁平结构,形成较大的支撑面,支撑更为稳定。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伺服电机40固定于基板11的下底面,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关联柱23和关联梁24,所述关联柱23设有二个,二个关联柱23的第一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式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发光板、升降平台、升降斗和伺服电机,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升降板以及嵌设于升降板上的透光料板,所述升降板通过竖直导向配合结构可升降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升降斗设置于升降平台上;所述发光板设置于基座上并对应所述升降平台的透光料板,所述升降板还连接一腰形槽座,所述腰形槽座上开设有水平延伸的腰形槽,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基座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套接一偏心轴承或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上套接一轴承,并通过偏心轴承或套接在偏心轮上的轴承配合于腰形槽座的腰形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式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发光板、升降平台、升降斗和伺服电机,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升降板以及嵌设于升降板上的透光料板,所述升降板通过竖直导向配合结构可升降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升降斗设置于升降平台上;所述发光板设置于基座上并对应所述升降平台的透光料板,所述升降板还连接一腰形槽座,所述腰形槽座上开设有水平延伸的腰形槽,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基座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上套接一偏心轴承或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上套接一轴承,并通过偏心轴承或套接在偏心轮上的轴承配合于腰形槽座的腰形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料板外周表面贴覆有料板包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基板和脚垫,所述脚垫设有多个,并共同支撑连接所述基板,所述升降板通过竖直导向配合结构可升降设置于基座的基板上,所述发光板和伺服电机均设置于基座的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式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基板的下底面,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关联柱和关联梁,所述关联柱设有二个,二个关联柱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升降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力振棋柳书权李挺勇陈志林郭行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精合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