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27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及车辆,涉及车辆领域。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包括拖曳臂支架和侧向加强支架。拖曳臂支架与车辆后纵梁连接,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用于共同连接一个拖曳臂。侧向加强支架沿车辆的横向布置,侧向加强支架的一端与拖曳臂支架连接,另一端与门槛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拖曳臂支架总成,由于在侧向增加了侧向加强支架,可以提高拖曳臂支架总成侧向的刚度,能有效提升拖曳臂支架总成的结构耐久性能和车辆的侧向操纵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系统是车辆中重要的导向和传递机构,它是车轮与车身之间传递一切载荷的装置,能够吸收来自路面的振动,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其中拖曳臂支架是悬架中拖曳臂与车身之间传递力的中间件,是重要的纵向力和侧向力的传递机构,可以将来自地面的力通过拖曳臂前端传递到车身,该结构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等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现有技术中的拖曳臂支架侧向刚度低,不利于车辆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拖曳臂支架侧向刚度低的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进一步目的是要提高拖曳臂支架总成的稳定性。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车辆包括后纵梁和门槛梁,包括:拖曳臂支架,与所述后纵梁连接,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用于共同连接一个拖曳臂;侧向加强支架,沿车辆的横向布置,所述侧向加强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拖曳臂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门槛梁连接。可选地,所述拖曳臂支架还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端由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边缘沿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所述第二端由所述第一本体的另一侧边缘沿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拖曳臂支架连接至所述后纵梁。可选地,所述侧向加强支架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所述拖曳臂支架的第一端,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门槛梁。可选地,所述侧向加强支架还包括:第一侧壁,由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边缘沿车辆的纵向弯折延伸;第二侧壁,由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侧边缘沿车辆的纵向弯折延伸。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拖曳臂支架的第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拖曳臂的端部嵌有衬套,所述衬套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贯穿孔固定,从而使得所述拖曳臂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两个延伸部,每个所述延伸部上均开设有一个所述安装孔。可选地,所述延伸部呈弧形。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安装有上述的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本技术中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包括拖曳臂支架和侧向加强支架。拖曳臂支架与车辆后纵梁连接,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用于共同连接一个拖曳臂。侧向加强支架沿车辆的横向布置,侧向加强支架的一端与拖曳臂支架连接,另一端与门槛梁连接。本技术设计的拖曳臂支架总成,由于在侧向增加了侧向加强支架,可以提高拖曳臂支架总成侧向的刚度,能有效提升拖曳臂支架总成的结构耐久性能和车辆的侧向操纵稳定性能。本技术中增加的侧向加强支架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由第二本体的一侧边缘沿车辆的纵向向外弯折延伸,第二侧壁由第二本体的另一侧边缘沿车辆的纵向向外弯折延伸。在侧向加强支架上设置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可以进一步提高拖曳臂支架总成的稳定性。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与车辆的示意性安装图;图2是图1所示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图2所示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中拖曳臂支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图2所示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中侧向加强支架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100与车辆的示意性安装图,图2是图1所示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2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车辆包括后纵梁3和门槛梁4,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100一般性地可包括拖曳臂支架1和侧向加强支架2。拖曳臂支架1与后纵梁3连接,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用于共同连接一个拖曳臂5。侧向加强支架2沿车辆的横向布置,侧向加强支架2的一端与拖曳臂支架1连接,另一端与门槛梁4连接。本技术设计的拖曳臂支架总成100,由于在侧向增加了侧向加强支架2,可以提高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100侧向的刚度,能有效提升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100的结构耐久性能和车辆的侧向操纵稳定性能。拖曳臂支架1还包括第一本体11,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分别位于第一本体11的相对的两侧,第一端12由第一本体11的一侧边缘沿远离第二端13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第二端13由第一本体11的另一侧边缘沿远离第一端12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用来安装拖曳臂5。图3是图2所示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中拖曳臂支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图2所示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中侧向加强支架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3-4所示,并参见图1-2。具体地,第一本体1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14,安装孔14用于通过螺栓将拖曳臂支架1连接至后纵梁3。当拖曳臂支架1与车辆的后纵梁3连接时,拖曳臂支架1与后纵梁3贴合。增加了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100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侧向加强支架2包括第二本体21,第二本体21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拖曳臂支架1的第一端12,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至门槛梁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拖曳臂支架1连接,可以增强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100的连接刚度。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侧向加强支架2还包括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3。第一侧壁22由第二本体21的一侧边缘沿车辆的纵向弯折延伸,第二侧壁23由第二本体21的另一侧边缘沿车辆的纵向弯折延伸。在侧向加强支架2上设置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3,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100的稳定性,也可以提高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100的防碰撞能力,使得侧向加强支架2不易变形。进一步地,第一侧壁22与第二侧壁23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拖曳臂支架1的第一端12连接。可以进一步巩固拖曳臂支架总成100的连接刚度。具体地,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均开设有贯穿孔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车辆包括后纵梁和门槛梁,其特征在于,包括:/n拖曳臂支架,与所述后纵梁连接,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用于共同连接一个拖曳臂;/n侧向加强支架,沿车辆的横向布置,所述侧向加强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拖曳臂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门槛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车辆包括后纵梁和门槛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拖曳臂支架,与所述后纵梁连接,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用于共同连接一个拖曳臂;
侧向加强支架,沿车辆的横向布置,所述侧向加强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拖曳臂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门槛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臂支架还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端由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边缘沿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所述第二端由所述第一本体的另一侧边缘沿远离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向外弯折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拖曳臂支架连接至所述后纵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拖曳臂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加强支架包括: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所述拖曳臂支架的第一端,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门槛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玉峰彭弼安吴泽勋蔡剑梁红喜王德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