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胶自动校准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731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涂胶自动校准控制装置,包括主架,所述主架内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移动机构、注胶机构及称重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垂直分布的第一伺服驱动直线导轨和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二者通过导轨移动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通过安装于其导轨上的滑轨移动块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由第一气缸构成,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注胶机构相连接,所述注胶机构竖直固定于主架一侧,其末端正对于设置在主架下方的称重机构,所述主架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拍摄涂胶轨迹的视觉检测相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检测,可自调节涂覆散热胶的重量;精确补偿机械误差造成的轨迹偏移;检测结果上传至追溯系统,用于后期追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胶自动校准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涂胶自动校准控制装置,具体的说是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涂胶自动校准控制系统,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

技术介绍
据申请人了解,原有的涂胶机构,完全依赖于设备伺服的能力,精度差,无法满足涂胶轨迹的一致性;原有的轨迹检测为人工识别,主观判定是否合格,判断依据模糊,易出现误判,不便于对问题产品的分析;原有系统没有出胶量监控,无法保证注胶重量的一致性;原有系统仅仅记录合格与否,图片无法录入追溯系统,检查结果不能与产品一一对应,不便于后期追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全自动涂胶检测并提高精准度的注胶自动校准控制装置。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涂胶自动校准控制装置,包括主架,所述主架内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移动机构、注胶机构及称重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垂直分布的第一伺服驱动直线导轨(6)和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14),二者通过导轨移动固定架(15)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通过安装于其导轨上的滑轨移动块(13)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由第一气缸(2)构成,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注胶机构相连接,所述注胶机构竖直固定于主架一侧,其末端正对于设置在主架下方的称重机构,所述主架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拍摄涂胶轨迹的视觉检测相机(12)。进一步的,所述注胶机构由注胶泵电机(1)、注胶阀(3)及注胶管(8)构成,所述注胶泵电机设置于注胶阀上端,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注胶阀通过半环形夹套固定在气缸连接板上,所述注胶泵电机的输出端与注胶阀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注胶管的顶端固定在注胶阀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注胶阀(3)与安装于第一气缸(2)输出端的注胶机构连接板(4)螺栓连接,由此所述注胶机构可以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注胶管(8)的顶端外部安装有胶管固定套(7),所述胶管固定套与注胶阀(3)通过螺纹紧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称重机构由光槽型光电传感器(9)、称重杯(10)和电子称重天平(11)构成,所述光槽型光电传感器通过设置于主架下方的下支架固定于称重杯的正上方,当第一气缸下降时,注胶管头可通过光槽型光电传感器;所述称重杯(10)放置在电子称重天平(11)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直线导轨(6)、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14)、光槽型光电传感器(9)、电子称重天平(11)及视觉检测相机(12)均与外接于主架的编程控制器及上位机通讯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1.全自动涂胶检测,工人只需上下料并对总成扫码,操作方便且有效提高效率,检测结果无人为影响;2.高精度光电传感器检测注胶头位置的偏移量,通过偏移量校正伺服的运动轨迹,使涂胶轨迹可保持一致;3.注胶量记录,高精度天平在设备启动时测量出胶量,并反馈给上位机进行胶量调节;4.视觉检测相机判定涂胶轨迹是否合格,检测结果录入追溯系统并与产品追溯码对应,方便后续追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说明:1-注胶泵电机;2-第一气缸;3-注胶阀;4-气缸连接板;5-注胶机构连接板;6-第一伺服驱动直线导轨;7-胶管固定套;8-注胶管;9-光槽型光电传感器;10-称重杯;11-电子称重天平;12-视觉检测相机;13-滑轨移动块;14-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15-导轨移动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胶自动校准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主架上部的注胶泵电机、第一气缸、注胶阀、气缸连接板、注胶机构连接板、第一伺服驱动直线导轨、胶管固定套、注胶管、滑轨移动块、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和导轨移动固定架;所述主架下部设有光槽型光电传感器、称重杯和电子称重天平;另在设备顶架设置的视觉检测相机;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直线导轨和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第一伺服驱动直线导轨和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通过导轨移动固定架连接,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与注胶管之间依次设有气缸连接板、注胶机构连接板、注胶泵电机、第一气缸、注胶阀、胶管固定套、注胶管;所述光槽型光电传感器、称重杯和电子称重天平均设置在主架下部;所述视觉检测相机设置在设备顶架。本技术所述的称重杯放置在电子称重天平;所述的光槽型光电传感器通过螺栓紧固在下支架上,并正对称重杯。此系统安装在电动管柱装配线涂胶转盘中的一个工位,所述的第一伺服驱动直线导轨、光槽型光电传感器、电子称重天平、视觉检测相机和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均与可编程控制器和上位机通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编程控制器型号为三菱Q06,上位机是研华610L。在涂胶生产前,第一气缸下降,注胶管头通过光槽型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将注胶管头的空间位置偏移量传送至可编程控制器;同时,注胶电机启动,向称重杯内注胶,电子称重天平记录一次注胶循环的称重量,并传送至可编程控制器。在涂胶生产过程中,根据前述的空间位置偏移量和称重量,可编程控制器重新调整涂胶轨迹移动位置量,并自动调节注胶电机转速调整注胶量。所述视觉检测相机拍摄涂胶轨迹,将相片传送至上位机,并与设定轨迹作比对,判定轨迹的一致性。上位机联通网线与服务器连接,该次生产的涂胶轨迹上传至服务器,并与总成串联在一起。本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检测,工人只需上下料并对总成扫码,设备自动检测,检测结果无人为影响;可自调节涂覆散热胶的重量;可精确补偿机械误差造成的轨迹偏移;轨迹检测结果消除人为检测的误差;检测结果上传至追溯系统,并与总成一一对应,可用于后期追溯。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胶自动校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所述主架内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移动机构、注胶机构及称重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垂直分布的第一伺服驱动直线导轨(6)和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14),二者通过导轨移动固定架(15)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通过安装于其导轨上的滑轨移动块(13)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由第一气缸(2)构成,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注胶机构相连接,所述注胶机构竖直固定于主架一侧,其末端正对于设置在主架下方的称重机构,所述主架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拍摄涂胶轨迹的视觉检测相机(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胶自动校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所述主架内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移动机构、注胶机构及称重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垂直分布的第一伺服驱动直线导轨(6)和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14),二者通过导轨移动固定架(15)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驱动直线导轨通过安装于其导轨上的滑轨移动块(13)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由第一气缸(2)构成,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注胶机构相连接,所述注胶机构竖直固定于主架一侧,其末端正对于设置在主架下方的称重机构,所述主架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拍摄涂胶轨迹的视觉检测相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胶自动校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机构由注胶泵电机(1)、注胶阀(3)及注胶管(8)构成,所述注胶泵电机设置于注胶阀上端,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注胶阀通过半环形夹套固定在气缸连接板上,所述注胶泵电机的输出端与注胶阀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注胶管的顶端固定在注胶阀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胶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坤张乾涛孙爱平潘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华智能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