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表面上凹形缺陷的方法和装置,这种缺陷是在金属产品表面上产生的,其深度与截面之比较大。在钢锭或钢块这样的连续铸造的未加工金属产品表面上会遇到这种形式的缺陷。这种缺陷可以是通常用术语“针孔”表示的气孔,它由一些基本与表面垂直的柱形小孔所构成,其直径大约为几百个微米,典型的约为500μm,而其深度约为几个毫米(典型的为1-10mm或更大)。因而事实上这涉及的是截面小而深度较深的小孔,其侧壁实际上与表面垂直。在锭模中浇铸金属时捕获的气泡从钢锭表面放出,通常就产生这样的缺陷。也有另外一些缺陷,其横向尺寸与其深度相比较小,其产生,例如,是由于在模锭下游的导向滚柱夹卡而产生的,呈沟槽形,在铸造产品的纵方向延伸。这种缺陷会严重影响所得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必须在产品轧制之前,用,例如磨削的方法除去。于是需要对这种缺陷进行检测,定位,并确定它们的尺寸。问题在于,由于这种缺陷的横向尺寸小,使用通常检测这种产品上缺陷用的以磁学法为基础的方法或用傅科电流的方法,一般检测不到这种缺陷或检测得不准。此外,相对于连续铸造的未加工产品表面的不规则而言,这种缺陷的尺寸是小的,由 ...
【技术保护点】
对于象连续铸造的未加工产品这样的金属产品表面(2)上的凹形缺陷(1)进行检测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使用非零的入射光对此平面进行照明,以便使这种缺陷显示出来,这种缺陷相对于此表面照度呈照度减弱的区域,此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两束波长位于可见光区两端的平面光束(13,14)对此表面进行照明,这两束光位于基本与该表面(2)正交的同一平面(P)内,以便在该表面上产生唯一的光迹(T),这两束光相互倾斜,形成基本相等的入射角(i),使用该波长沿着与该表面正交的方向(18),沿该光迹测量照度,局部的照度锐减就显示缺陷。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