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渗透探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69927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渗透探伤方法,包括:将渗透剂覆盖在经步骤一处理后的工件上,渗透剂渗入被检测工件表面的缺陷中;所述渗透剂为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剂或者水洗型荧光渗透剂或者为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渗透剂在工件上的渗透时间为10-30分钟;对经过渗透后的工件采用擦拭或者水洗或者乳化剂去除被检测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将经过步骤三处理后的工件进行干燥处理;将经步骤四处理后的工件上施加显像剂,使工件表面缺陷中的渗透剂被吸出,在工件表面上露出缺陷迹痕;施加显像剂后7-30分钟内观察显示迹痕,并用照相、画示意图或描绘等方式将观察的迹痕进行记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以无损工件的方式对工件表面开口缺陷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动机回转支撑的。
技术介绍
在钢锭或钢块这样的连续铸造的未加工金属产品表面上会遇到这种形式的缺陷。 这种缺陷可以是通常用术语“针孔”表示的气孔,它由一些基本与表面垂直的拄形小孔所构成,其直径大约为几百个微米,典型的约为500微米,而其深度约为几个毫米(典型的为 I-IOmm或更大)。因而事实上这涉及的是截面小而深度较深的小孔,其侧壁实际上与表面垂支。在锭模中浇铸金属时捕获的气泡从钢锭表面放出,通常就产生这样的缺陷。也有另外一些缺陷,其横向尺寸与其深度相比较小,其产生,例如,是由于在模锭下游的导向滚柱夹卡而产生的,呈沟槽形,在铸造产品的纵方向延伸。这种缺陷会严重影响所得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必须在产品轧制之前,用例如磨副的方法除去。于是需要对这种缺陷进行检测,定位,并确定它们的尺寸。问题在于,由于这种缺陷的横向尺寸小,使用通常检测这种产品上缺陷用的以磁学法为基础的方法或用傅科电流的方法,一般检测不到这种缺陷或检测得不准。此外,相对于连续铸造的未加工产品表面的不规则而言,这种缺陷的尺寸是小的, 由表面起伏或表面凸结所造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佳琳奚仁宽孙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特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