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医学试样分析时消除血红蛋白干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148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采用一主测量波长和一副测量波长进行的光学双色测量对含有游离的血红蛋白的试样中的分析物测定的方法,其中采用一大于475纳米的副测量波长,血红蛋白的吸收谱带位于该副测量波长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含有游离血红蛋白的试样中的分析物测定的方法。其中采用一个主测量波长和一个副测量波长通过光学双色测量进行测定。尤其是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医学试样中,例如血清-或血浆试样中的氨、肌酸激酶和其同功酶以及乳酸-脱氢酶和其同功酶等参数。已知在测定许多分析物时在某些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将受到溶血的干扰。为了获得不虚假的测量值,在过去揭示了各种消除溶血干扰的方法。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在自动分析仪中进行测量时除第一测量波长(主测量波长)外还经常采用一第二测量波长(副测量波长),利用第二测量波长可以消除或至少减少诸如血红蛋白、胆红素和脂血等干扰物质的干扰影响。其中的要求是,在副波长待测量的物质应吸收得尽可能少,而干扰物质与此相反,尽可能与采用主波长时具有相同程度的吸收(实验技术医师实验用的光度计,德国医师出版社(Praxistechnik:Photometer fuerdierztliche Praxis,Deutscherrzteverlag)1977,41-42页)。在DIA通讯(DIA-Letter)(伯伦格曼海姆(BoehringerMannheim))第70期(1985)中提到,副波长应尽可能接近主波长,这是因为因此通常在采用主波长和副波长时干扰物质具有类似的消光。在临床化学(Clin Chem)25/6,951-959页(1979)中指出,选定的副波长应接近发色团吸收最小值和接近干扰物质吸收最大值。就此而言,在测定葡萄糖(主波长340纳米)时建议采用副波长380纳米,这是因为干扰物质在此波长与在340纳米时的吸收相似。与此相反,在欧洲临床化学,临床生物化学刊物(Eur J Clin ChemClin Biochem),31/9,595-601页(1993年)中对采用副波长380纳米进行紫外线试验测量持批评态度,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由Hb-O2向Meth-Hb的变化将导致在380纳米时光谱的变化并随之导致测量误差,因此对于基于NAD(P)H-增加或减少的测量的试验,推荐位于所谓Soret-区之外的副测量波长,例如475纳米。所有上述方法都涉及消除由溶血造成的测量差错的干扰。随着在血红蛋白的基础上制备血液代用剂,有关消除由自然的或合成的血红蛋白及与血红蛋白类似的化合物造成的干扰的问题将比以往更具有现实意义。这种干扰一方面在非溶血的试样材料中出现,并且另一方面以大大高于自然溶血的程度出现,这是因为在用血液代用剂治疗时血清或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将会达到2000毫克/分升。另外经确认,在测量诸如氨、肌酸激酶和其同功酶以及乳酸-脱氢酶和其同功酶等某些分析物时采用副测量波长475纳米或大于475纳米,例如480、505、600、660或700纳米不易实现充分的去血红蛋白干扰的作用,由于这些参数在进行心脏-血液循环-和事故诊断以及对用血液代用剂治疗的患者诊断时是非常重要的,故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消除干扰的简单方法,所述干扰是由于天然的血红蛋白或在合成的血红蛋白及与血红蛋白类似的化合物基础上的血液代用剂,尤其是在测量上述分析物时产生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通过采用一种采用主测量波长和副测量波长进行光学双色测量测定在含有游离的血红蛋白的试样中的分析物的方法得以解决,其中采用的副测量波长大于475纳米,血红蛋白的吸收谱带在此波长上。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副测量波长在546±10纳米范围内,尤其是546±5纳米以及在570±10纳米范围内和尤其是570±5纳米。最优选的波长是546及570纳米。选择的作为副测量波长的本专利技术的波长是意想不到的,这是因为在采用根据已有技术的(伯伦格曼海姆/日立的专利申请)已知的副测量波长405纳米时,在此波长上同样会发生血红蛋白的吸收,正好会出现血红蛋白导致的最大的干扰。另外在上述出版物欧洲临床化学,临床生物化学刊物中指出,为消除血红蛋白造成的干扰恰恰要采用位于Soret区(血红蛋白的主吸收谱带)之外的副测量波长,从而在任何情况下显而易见作为副测量波长要选择那些血红蛋白的吸收谱带根本没有落入的波长。本专利技术的消除干扰的方法适用那些通过光学测量,尤其是通过采用在紫外线范围内的主波长对分析物进行测定的方法。尤其优选对以测量试样中的NADH或NADPH的浓度增加或减少为基础的试验实施此方法。在此情况时优选采用在340±10纳米范围内的主测量波长。本专利技术方法适于测定含有游离的血红蛋白的任意的试样。这类试样例如是溶血的血清或血浆试样或含有血液代用剂的试样。在“游离的血红蛋白”概念下的本专利技术所指的血液代用剂例如是衍生的、聚合的、改性的或交联的血红蛋白的衍生物,尤其是人体的血红蛋白或牛的血红蛋白,例如双乙酰水杨酸交联的-血红蛋白(Diaspirin-crosslinked-Haemoglobin),以及重组制得的血红蛋白。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一种分析物的含量进行测定,此分析物由氨、肌酸激酶和其同功酶和乳酸-脱氢酶和其同功酶构成的分析物组中选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对氨的测定优选按照酶催紫外线方法(DaFonseca-Wollheim F.,临床化学,临床生物化学杂志(Z.Klin.Chem.Klin.Biochem.)11(1973),421页)进行。优选按照德国临床化学学会的“最佳的标准方法”(临床化学,临床生物化学刊物(J.Clin.Chem.Clin.Biochem.)15(1977),249页)对肌酸激酶(CK)进行测定。优选按照免疫紫外线方法(Wuerzburg U.等,临床进展(Klin.Wschr.)54(1976),357页)对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进行测定。优选按照德国临床化学学会的“最佳的标准方法(临床化学,临床生物化学杂志(Z.Klin.Chem.Klin.Biochem.)8(1970),658页和10(1972),182页)对乳酸-脱氢酶(LDH)或乳酸-脱氢酶同功酶(HBDH)(1-羟基丁酸-脱氢酶)进行测定。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时优选采用血清-或血浆试样作为试样,尤其是人体的血清-或血浆试样。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个特别的优点在于,可在自动分析仪上,例如在伯伦格曼海姆/日立704-或717-分析仪上进行测定。在这种分析仪上可以直接调整到优选的副测量波长546及570纳米上。下面将通过下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说明通用方法向一部分血清池加入含有血红蛋白的溶液,从而实现血红蛋白含量2000毫克/分升。对另外一部分数量相同的血清池加入等量的NaCl溶液(154毫摩尔/升)。接着对这两部分以不同的配比相互混合,产生由11个试样构成的血红蛋白浓度系列,其中有一个试样不含有血红蛋白并且最高的试样含有2000毫克/分升血红蛋白。例1氨的测定在伯伦格曼海姆/日立717-分析仪上进行测定。采用的试剂如下试剂1150毫摩尔/升三乙醇胺-缓冲剂;pH8.6;15毫摩尔/升α-酮戊二酸盐;1.5毫摩尔/升腺苷二磷酸试剂2150毫摩尔/升三乙醇胺-缓冲剂;pH8.6;15毫摩尔/升α-酮戊二酸盐;1.5毫摩尔/升腺苷二磷酸;0.31毫摩尔/升NADPH;≥24U/毫升谷氨酸-脱氢酶(GLDH)试验过程如下对20微升试样加入200微升试剂1,并且在5分钟后加入50微升试剂2。在接着的40秒钟后对分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过采用主测量波长和副测量波长进行光学双色测量对含有游离的血红蛋白的试样中的分析物进行测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大于475纳米的副测量波长,血红蛋白的吸收谱带位于该副测量波长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威施特E菲茨施勒
申请(专利权)人:罗切诊断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