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检测O组HIV-1病毒感染的生物试验的合成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92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检测O组HIV-1病毒感染的生物试验中使用的合成肽,制备它们的方法,包含这些肽的组合物和试剂盒以及使用这些肽的生物试验。(*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于检测O组HIV-1病毒感染的生物试验的合成肽,它们的制备方法,包含这些肽的组合物和试剂盒以及使用这些肽的生物试验。现有技术已知O组HIV-1逆转录病毒。专利EPO,345,375和专利申请EPO,657,532描述了从卡麦隆病人分离的ANT 70和ANT 70 NA分离物。这些文献更具体地描述了和包含这些分离物的裂解物或蛋白的抗原和抗原组合物,对应于基因组RNA的核酸,使用这些核酸的杂交方法,制备上述分离物的方法以及制备这些逆转录病毒的p12、p16、p25、gp41和gp120蛋白的方法。申请EPO,591,914描述了MVP5180/91分离物。如以前的分离物,通过蛋白质印迹表征的该分离物显示与已知很长时间的HIV-1逆转录病毒分离物有差异。申请EPO,591,914精确地描述了MVP5180/91分离物的DNA序列并精确地定位了gag,pol和env基因。申请EP 0,591,914进一步描述了V3环的合成肽以及免疫显性区(gp41)。它们可用于生物试验,尤其是用于体外检测组O HIV-1抗体。申请EP 0,673,948描述了由15-50个氨基酸(AA)组成并包含序列-VWGIRQLRARLQALETLIQNQQRLNLWGXKGKLIXYTSVKWNTSWSGR-的合成或重组肽,其中X代表半胱氨酸残基或丝氨酸残基。这些肽可用于诊断领域,用于检测一些O组HIV-1逆转录病毒分离物的感染。还已知申请EP0,727,483描述了形成属于O组HIV-1家族的逆转录病毒一部分的MVP2901/94分离物。该申请描述了一些具有充分确定的肽序列的抗原。这些肽序列对应于MVP2901/94分离物的gp120序列的一部分和gp41的一部分(免疫显性区)。申请WO96/12809描述了两种属于O组HIV-1家族的新的分离物。它们为VAU和DUR分离物。该申请描述了一些来自上述两种病毒的可用于检测识别HIV-1 VAU或DUR肽序列的抗体的肽序列。申请WO96/32293描述了来自ANT 70分离物序列的两种抗原。它们为gp41的免疫显性区的被称为MDL061的抗原和抗原MDL056。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检测100%的来自被O组HIV-1病毒感染的病人的有限血清收集物的样品,必须使用包含这两种肽的组合物,因为每种分离的肽其本身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的确,根据O组病毒分离物显示的遗传可变性,通过使用来自相同和唯一分离物的抗原保证感染个体的血清学筛选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不可能获得保证100%灵敏度的试剂。因此,O组首次成为重要问题;即某血清学试剂不能充分识别被特别不同的组或亚类感染的个体。对于0组HIV-1病毒尤其是这种情况。申请WO96/40763还强调O组的很大的差异性。该申请描述了将一些较小的修饰(一个或两个氨基酸置换)掺入至天然B型HIV-1序列中的肽。根据该申请,这些杂合肽能与抗O组抗体反应。申请WO96/27013描述了一系列被称为BCF01、BCF02、BCF03、BCF06、BCF07、BCF08、BCF09、BCF11、BCF12、BCF13和BCF14的新的O组HIV-1病毒以及一系列被称为ESS/BCF02、FAN/BCF01、LOB/BCF06、M/AN/BCF07、NKO/BCF08、POC/BCF03、NAM/BCF11、BCF09、BCF12、BCF13和BCF14的相应的gp41免疫显性区的肽。由于其低溶解性,尤其是肽BCF13,许多这些肽难于在诊断中应用。出乎意料地,现发现一些合成肽为具有优异品质的诊断试剂,它们使得能满意地筛选被O组HIV-1逆转录病毒感染的病人。这些肽由在高度保守的短序列周围连接的可变序列组成,所述保守序列存在于O组HIV-1逆转录病毒所有分离物中。本专利技术的肽使得能获得优于用带有一些O组HIV-1分离物的gp41(env)的免疫显性表位的合成肽所获得的结果。以下将使用三字母命名法来命名氨基酸。本专利技术的合成肽对应于通式(I)Δ-Z-TrpGlyCys-Θ-CysTyrThrSer-Ω(I)其中-Δ代表生物素残基、生物胞素残基、氢原子、乙酰基(CH3CO-)、可含一个或两个巯基、醛或胺官能基团的脂族链,脂族链优选为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链或2至6个碳原子的链烯基链,或2至6个碳原子的氨基烷基羰基链,-Z代表式(II)-(X)之一的肽序列-Ξ1-Ser-Ξ2- (II)-Ser-Ξ2- (III)-Ξ1-Ser- (IV)-Ξ1-Gln-Ξ2- (V)-Gln-Ξ2- (VI)-Ξ1-Gln- (VII)-Ξ1-Asn-Ξ2- (VIII)-Asn-Ξ2- (IX)Ξ1-Asn-(X)其中-Ξ1代表0-9个氨基酸的肽序列,和-Ξ2代表0-5个氨基酸的肽序列,-Θ代表式(XI)的肽序列-(AA1)-(AA2)-(AA3)-(AA4)-(AA5)-(XI)其中·(AA1)代表赖氨酸或精氨酸残基,或鸟氨酸残基,·(AA2)代表甘氨酸残基或天冬酰胺残基,·(AA3)代表赖氨酸或精氨酸残基,或鸟氨酸残基,·(AA4)代表亮氨酸残基,或丙氨酸残基或异亮氨酸残基或谷氨酰胺残基,·(AA5)代表异亮氨酸残基,或缬氨酸残基或亮氨酸残基或苏氨酸残基,或正亮氨酸残基或正缬氨酸残基,前提是(AA1)、(AA2)、(AA3)、(AA4)和(AA5)不一起形成肽序列-LysGlyLysLeuIle和-LysGlyLysLeuVal-,与丝氨酸的-CO-基团相连的Ω代表-羟基(-OH)基团或氨基(-NH2)基团,-包含1-6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式(XII)的肽序列-Val-Σ-Ψ(XII)其中Σ代表式(XIII)或式(XIV)序列-(AA6)-Trp Asn-(AA7)-(AA8)(XIIIH)-(AA6)-Trp His-(AA7)-(AA8)(XIV)其中·(AA6)代表不同于赖氨酸的氨基酸,·(AA7)代表一个氨基酸,·(AA8)代表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与游离AA8氨基酸的-CO-残基相连的Ψ代表OH或NH2基团或包含1-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式(XV)的肽序列-Val-Ψ(XV)其中与缬氨酸-CO-残基相连的Ψ具有如式(XII)中相同的含义,-或式(XVI)-(XVIII)之一的肽序列-Z-TrpGlyCys-Θ-CysTyrThrSer-Ψ (XVI)Val-Σ-Z-TrpGlyCys-Θ-CysTyrThrSerVal-Σ-Ψ (XVII)Val-Z-TrpGlyCys-Θ-CysTyrThrSerVal-Ψ(XVIII)其中Z和Θ具有式(I)给定的定义,Σ具有式(XII)给定的定义,与丝氨酸的-CO-残基、AA8氨基酸的-CO-残基或缬氨酸的-CO-残基相连的Ψ具有如式(XII)中相同的含义。当Ω代表式(XVI)-(XVIII)之一的肽序列时,式(I)的肽变为其大小可从26变化至66个氨基酸的二聚体。当Ω不代表式(XVI)-(XVIII)之一的肽序列时,式(I)的肽为单体类型并且其大小可从13个氨基酸变化为33个。本专利技术的肽可为线性形式或为通过半胱氨酸之间的二硫桥环化的形式。优选其中(AA5)代表缬氨酸残基,或亮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线性形式或通过半胱氨酸之间二硫键环化的具有13-33个氨基酸的单体类型或具有26-66个氨基酸的二聚体类型的合成肽,其对应于通式(Ⅰ); Δ-Z-TrpGlyCys-*-CysTyrThrSer-Ω (Ⅰ) 其中 -Δ代表生物素残基、生物胞素残基、氢原子、乙酰基(CH↓[3]CO-)、可含一个或两个巯基、醛或胺官能基团的脂族链,该脂族链优选为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链或2至6个碳原子的链烯基链,或2至6个碳原子的氨基烷基羰基链, -Z代表式(Ⅱ)-(Ⅹ)之一的肽序列: -*↓[1]-Ser-*↓[2]- (Ⅱ) -Ser-*↓[2]- (Ⅲ) -*↓[1]-Ser- (Ⅳ) -*↓[1]-Gln-*↓[2]- (Ⅴ) -Gln-*↓[2]- (Ⅵ) -*↓[1]-Gln- (Ⅶ) -*↓[1]-Asn-*↓[2]- (Ⅷ) -Asn-*↓[2]- (Ⅸ) *↓[1]-Asn- (Ⅹ) 其中 -*↓[1]代表0-9个氨基酸的肽序列,和 -*↓[2]代表0-5个氨基酸的肽序列, -*代表式(Ⅺ)的肽序列: -(AA↓[1])-(AA↓[2])-(AA↓[3])-(AA↓[4])-(AA↓[5])- (Ⅺ) 其中: .(AA↓[1])代表赖氨酸或精氨酸残基,或鸟氨酸残基, .(AA↓[2])代表甘氨酸残基或天冬酰胺残基, .(AA↓[3])代表赖氨酸或精氨酸残基,或鸟氨酸残基, .(AA↓[4])代表亮氨酸残基,或丙氨酸残基或异亮氨酸残基或谷氨酰胺残基, .(AA↓[5])代表异亮氨酸残基,或缬氨酸残基或亮氨酸残基或苏氨酸残基,或正亮氨酸残基或正缬氨酸残基, 前提是(AA↓[1])(AA↓[2])(AA↓[3])(AA↓[4])和(AA↓[5])不一起形成肽序列-LysGlyLysLeuIle和-LysGlyLysLeuVal-, 与丝氨酸的-CO-基团相连的Ω代表: -羟基(-OH)基团或氨基(-NH↓[2])基团, -包含1-6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 -式(Ⅻ)的肽序列: -Val-∑-Ψ (Ⅻ) 其中∑代表式(ⅩⅢ)或式(ⅩⅣ)序列 -(AA↓[6])-TrpAsn-(AA↓[7])-(AA↓[8]) (ⅩⅢ) -(AA↓[6]-Trp-His-(AA↓[7])-(AA↓[8]) (ⅩⅣ) 其中: .(AA↓[6])代表不同于赖氨酸的氨基酸, .(AA↓...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MB彻耐保克斯JFH戴拉格尼尤SJX加戴尔FY瑞尤尼尔
申请(专利权)人:比奥拉德巴斯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