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多肽--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和编码这种多肽的多核苷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96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多肽-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编码此多肽的多核苷酸和经DNA重组技术产生这种多肽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此多肽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如恶性肿瘤,血液病,HIV感染和免疫性疾病和各类炎症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抗此多肽的拮抗剂及其治疗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编码这种新的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的多核苷酸的用途。(*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新的多肽--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以及编码此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此多核苷酸和多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单一上皮细胞能够在身体内环境和外环境之间形成一个屏障,为了实现不同的分泌、吸收和离子运输功能,这些细胞被分成尖端的和基底外侧质膜区域,由紧密连接分离(Simons and Fuller,1985;Rodriguez-Boulan and Nelson,1989)。尖端细胞表面不仅含有蛋白成分,而且还含有异常的高含量的糖神经鞘脂(GSL),它能够保护上皮细胞,抵抗外部环境的损伤(Simons and van Meer,1988)。尖端细胞和基底外侧细胞的区分是在高尔基体反面的网管结构(TGN)中进行的,并且包装入到不同的囊泡载体中(Griffiths and Simons,1986)。参与这种区分的囊泡载体蛋白是去垢剂不溶性的,囊泡跨膜蛋白VIP36即为其中之一。VIP36在高尔基复合体、内涵体、囊泡和质膜上都存在,当与其它细胞质或膜上的因子相互作用时,它通过结合到GSL和/或GPI的糖脂筏的腔/外膜侧来履行一种调节功能。VIP36蛋白的第45位处出现一条多肽微序列DITDGNSEHLK,并且没有N末端Trp分裂位点,因此判断该微序列属于成熟蛋白的N末端正常的一部分。但是该位置有明显折痕,表明其隐含的信号序列分裂位点(von Heijne,1987),存在44个氨基酸的N末端信号序列。分裂形式的VIP36为35.5Kda,其PI值为6.5。VIP36蛋白的C末端包含23个氨基酸的疏水性结构,含有11个极化的或者带电荷的残基。VIP蛋白在高尔基体和质膜之间的囊泡转运旁路中起作用。VIP3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豆科植物的植物凝集素非常相似,特别是其N末端质膜外区域的约200个氨基酸。在凝集素家族中,这些保守的残基是结合金属和糖类所必需的。因此,VIP36蛋白可能结合到糖神经鞘脂的的糖基上,在囊泡腔和胞液之间形成一种连接,并且也与附加的相关因子产生联系,使得相关蛋白得以分离。也不能排除它能够采用另外一种可选择性内吞作用旁路(van Deurs et al.,1989),该过程不涉及囊泡腔。VIP36和VIP21(最早发现的囊泡蛋白组分)在功能和亚细胞定位上都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尖端细胞和基底外侧细胞载体囊泡的主要组分,都是去垢剂不溶性的。但是在某些方面它们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分离纯化的方法也不同。本专利技术的多肽与上述的囊泡跨膜蛋白VIP36有52%的相同性,71%的相似性,并且包含囊泡跨膜蛋白特征性的保守序列,因此认为此蛋白是一种新的蛋白分类相关蛋白,具有与囊泡跨膜蛋白VIP36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并命名为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由于如上所述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蛋白在调节细胞分裂和胚胎发育等机体重要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而且相信这些调节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蛋白,因而本领域中一直需要鉴定更多参与这些过程的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蛋白,特别是鉴定这种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新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蛋白编码基因的分离也为研究确定该蛋白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作用提供了基础。这种蛋白可能构成开发疾病诊断和/或治疗药的基础,因此分离其编码DNA是非常重要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分离的新的多肽--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以及其片段、类似物和衍生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编码该多肽的多核苷酸。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含有编码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的多核苷酸的重组载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含有编码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的多核苷酸的基因工程化宿主细胞。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生产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多肽--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的抗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针对本专利技术多肽--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的模拟化合物、拮抗剂、激动剂、抑制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诊断治疗与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异常相关的疾病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的多肽,该多肽是人源的,它包含具有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其保守性变体、生物活性片段或衍生物。较佳地,该多肽是具有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分离的多核苷酸,它包含选自下组的一种核苷酸序列或其变体(a)编码具有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的多肽的多核苷酸;(b)与多核苷酸(a)互补的多核苷酸;(c)与(a)或(b)的多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70%相同性的多核苷酸。更佳地,该多核苷酸的序列是选自下组的一种(a)具有SEQ ID NO1中459-1103位的序列;和(b)具有SEQ ID NO1中1-2464位的序列。本专利技术另外涉及一种含有本专利技术多核苷酸的载体,特别是表达载体;一种用该载体遗传工程化的宿主细胞,包括转化、转导或转染的宿主细胞;一种包括培养所述宿主细胞和回收表达产物的制备本专利技术多肽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能与本专利技术多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筛选的模拟、激活、拮抗或抑制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蛋白活性的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多肽。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该方法获得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体外检测与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蛋白异常表达相关的疾病或疾病易感性的方法,包括检测生物样品中所述多肽或其编码多核苷酸序列中的突变,或者检测生物样品中本专利技术多肽的量或生物活性。本专利技术也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它含有本专利技术多肽或其模拟物、激活剂、拮抗剂或抑制剂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多肽和/或多核苷酸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发育性疾病或免疫性疾病或其它由于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表达异常所引起疾病的药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由于本文的技术的公开,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下列术语除非特别说明具有如下的含义“核酸序列”是指寡核苷酸、核苷酸或多核苷酸及其片段或部分,也可以指基因组或合成的DNA或RNA,它们可以是单链或双链的,代表有义链或反义链。类似地,术语“氨基酸序列”是指寡肽、肽、多肽或蛋白质序列及其片段或部分。当本专利技术中的“氨基酸序列”涉及一种天然存在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时,这种“多肽”或“蛋白质”不意味着将氨基酸序列限制为与所述蛋白质分子相关的完整的天然氨基酸。蛋白质或多核苷酸“变体”是指一种具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或核苷酸改变的氨基酸序列或编码它的多核苷酸序列。所述改变可包括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中氨基酸或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替换。变体可具有“保守性”改变,其中替换的氨基酸具有与原氨基酸相类似的结构或化学性质,如用亮氨酸替换异亮氨酸。变体也可具有非保守性改变,如用色氨酸替换甘氨酸。“缺失”是指在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或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添加”是指在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中的改变导致与天然存在的分子相比,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或核苷酸的增加。“替换”是指由不同的氨基酸或核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的多肽-人囊泡跨膜蛋白VIP36-23.54,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其多肽的活性片段、类似物或衍生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裕民谢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德基因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