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61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铆设备,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固定桌;固定桌上设有变位移动机构;变位移动机构上设有第一伺服移动机构、第二伺服移动机构;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的下方设有一个翻转机构;所述第二伺服移动机构的下方设有一个抓取机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的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变位移动机构产品的变位移动;利用第一伺服移动机构与翻转机构的共同作用实现产品的翻转;利用第二伺服移动机构与抓取机构的共同作用实现产品的抓取及防置工作;最后利用模具将铆合好的产品进行暂存,整个过程都是通过电机、气缸的作用,实现了自动化的操作,整个过程只需一人就能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个过程简单方便,能够大大地提高铆钉压合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闸片加工过程中旋铆设备,应用粉末冶金闸片生产加工技术行业。
技术介绍
目前,在粉末冶金闸片的加工过程中,铆钉压合是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然后现有铆钉压合设备通常都不具备变位功能,因此,在铆钉的压合过程就需要通过人工或流水线的带动来实现物件的移动,从而实现铆钉的压合;而且这样的装置通常也不具有翻转功能,因此,要压合产品另一个部位的铆钉就需要人工对产品进行翻转,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铆钉的压合速度,造成产品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旋铆设备,该设备能够有效地实现产品的变位移动和翻转,不需要人工操作,整个过程简单方便,能够大大地提高铆钉压合的速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铆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一个固定桌;所述固定桌螺栓固定在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桌上设有变位移动机构;所述变位移动机构的上端设有两个伺服移动机构,分别为第一伺服移动机构、第二伺服移动机构;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与第二伺服移动机构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板,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通过该连接板与第二伺服移动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的下方设有一个翻转机构;所述第二伺服移动机构的下方设有一个抓取机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盛放需要压合产品的模具。进一步改进,所述变位移动机构由变位移动气缸、变位槽轨、变位导轨组成;所述变位槽轨设置与变位导轨的一侧,且变位槽轨上设有变位槽;所述变位移动气缸设置与固定桌上,且与安装在变位导轨上滑块气动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由第一伺服电机及四个支撑柱组成;所述四个支撑柱两两之间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翻转结构相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伺服移动机构由第二伺服电机及四个支撑柱组成;所述四个支撑柱两两之间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抓取机构相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机构由翻转电机及浮动夹具组成;所述翻转电机与浮动夹具相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抓取机构由支撑板、两组卡爪、燕尾槽组成;所述燕尾槽螺栓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两组卡爪设置与燕尾槽的两侧,可以实现产品的抓取及翻转过程的放置工作;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第二伺服移动机构的连接装置。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由两个导轨、一个模具翻转电机、两个模具装置组成;两个导轨之间安装了一个模具固定板;模具翻转电机设置于该模具固定板下方;所述模具固定板的上方设有模具放置盒底板;所述模具放置盒底板分别与两个导轨卡合连接;所述两个模具装置均放置在模具放置盒底板;所述模具放置盒底板的上端设有一个挡板;两个模具装置分别设置于挡板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变位移动机构产品的变位移动;利用第一伺服移动机构与翻转机构的共同作用实现产品的翻转;利用第二伺服移动机构与抓取机构的共同作用实现产品的抓取及防置工作;最后利用模具将铆合好的产品进行暂存,整个过程都是通过电机、气缸的作用,实现了自动化的操作,整个过程只需一人就能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整个过程简单方便,能够大大地提高铆钉压合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旋铆设备,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设有固定桌;所述固定桌螺栓固定在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桌由一个桌面4及四个支撑腿3组成;所述桌面设置与四个支撑腿3的上端,由四个支撑腿3支撑桌面平衡;所述支撑腿3的下端部设有固定块2;所述支撑腿3通过该固定块2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桌的上端设有一个变位移动机构7;所述变位移动机构7由变位移动气缸703、变位槽轨702、变位导轨701组成;所述变位槽轨702设置与变位导轨701的一侧,且变位槽轨702上设有变位槽(图中未标记);所述变位移动气缸703设置与固定桌上,且与安装在变位导轨701上滑块(图中未标记)气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变位移动机构的上端设有两个伺服移动机构,分别为第一伺服移动机构5、第二伺服移动机构6;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5与第二伺服移动机构6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板501,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5通过该连接板501与第二伺服移动机构6连接在一起。具体的,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5由第一伺服电机507及四个支撑柱组成;所述四个支撑柱分别为第一支撑柱502、第二支撑柱508、第三支撑柱503、第四支撑柱506。所述第一支撑柱502与第二支撑柱508相连接;具体的,第一支撑柱502的上端设有一个连接件,为第一连接件504;所述第一连接件504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柱502上,且与第一支撑柱502螺栓固定;所述第一连接件504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支撑柱508上,且与第二支撑柱508螺栓固定。所述第三支撑柱503与第四支撑柱506相连接;具体的,第三支撑柱503的上端也设有一个连接件,为第二连接件505;所述第二连接件505的一端安装在第三支撑柱503上,且与第三支撑柱503螺栓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505的另一端安装在第四支撑柱506上,且与第四支撑柱506螺栓固定。第一支撑柱502的下端设有一个固定座,为第一固定座(图中未标记),所述第一支撑柱502通过该第一固定座螺栓固定在连接501上;第二支撑柱508的下端也设有一个固定座,为第二固定座(图中未标记),所述第二支撑柱508通过该第二固定座螺栓固定在连接501上;第三支撑柱503的下端也设有一个固定座,为第三固定座(图中未标记),所述第三支撑柱503通过该第三固定座螺栓固定在连接501上;第四支撑柱506的下端设有一个固定座,为第四固定座(图中未标记),所述第四支撑柱506通过该第四固定座螺栓固定在连接501上;通过第一支撑柱502、第二支撑柱508、第三支撑柱503、第四支撑柱506与连接板501的连接,实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5与连接板501的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伺服移动机构6由第二伺服电机604及四个支撑柱组成;所述四个支撑柱分别为第五支撑柱602、第六支撑柱605、第七支撑柱601、第八支撑柱606。所述第五支撑柱602与第六支撑柱605相连接;具体的,第五支撑柱602的上端设有一个连接件,为第三连接件603;所述第三连接件603的一端安装在第五支撑柱602上,且与第五支撑柱602螺栓固定;所述第三连接件603的另一端安装在第六支撑柱605上,且与第六支撑柱605螺栓固定。所述第七支撑柱601与第八支撑柱606相连接;具体的,第七支撑柱601的上端也设有一个连接件,为第四连接件607;所述第四连接件607的一端安装在第七支撑柱601上,且与第七支撑柱601螺栓固定;所述第四连接件607的另一端安装在第八支撑柱606上,且与第八支撑柱606螺栓固定。第五支撑柱602的下端设有一个固定座,为第五固定座(图中未标记),所述第五支撑柱602通过该第五固定座螺栓固定在连接501上;第六支撑柱605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铆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一个固定桌;所述固定桌螺栓固定在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桌上设有变位移动机构;所述变位移动机构的上端设有两个伺服移动机构,分别为第一伺服移动机构、第二伺服移动机构;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与第二伺服移动机构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板,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通过该连接板与第二伺服移动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的下方设有一个翻转机构;所述第二伺服移动机构的下方设有一个抓取机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盛放需要压合产品的模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铆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一个固定桌;所述固定桌螺栓固定在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桌上设有变位移动机构;所述变位移动机构的上端设有两个伺服移动机构,分别为第一伺服移动机构、第二伺服移动机构;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与第二伺服移动机构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板,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通过该连接板与第二伺服移动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的下方设有一个翻转机构;所述第二伺服移动机构的下方设有一个抓取机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盛放需要压合产品的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移动机构由变位移动气缸、变位槽轨、变位导轨组成;所述变位槽轨设置与变位导轨的一侧,且变位槽轨上设有变位槽;所述变位移动气缸设置与固定桌上,且与安装在变位导轨上滑块气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移动机构由第一伺服电机及四个支撑柱组成;所述四个支撑柱两两之间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翻转结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冉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