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31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管结构,包括吸气外管、铁质吸气内管和用于与壳体进行电阻焊的铁质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外管为铁基材管,其一端与铁质吸气内管连通,另一端具有与外界进行焊接连接的焊接区域,吸气外管至少焊接区域的外表面具有由铜铁扩散工艺形成的至少包括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的表面处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储液器或消音器的连接管进行了改善,采用铁为基材,价格较低,通过铜铁扩散工艺使其表面形成表面处理层,可抗过炉焊的高温,基本杜绝了接口处的铜管发生断裂的风险,制备时可以将铁质吸气内管、吸气外管和铁质连接底座三者组装好,一次性进行过炉焊,大大缩短制备时间和节省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管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一种储液器或消音器用的连接管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空调压缩机储液器一般包括壳体1、进气管2、吸气管3’等。吸气管3’通常由吸气内管31’(直管)以及吸气外管32’(弯管)组成,将储液器和压缩机连通起来。通常的,吸气内管31’为铁管或铜管,吸气外管32’为铜管。一般的,制备三分体结构(壳体由上端盖、筒体、下端盖构成的)时,铁管吸气内管31’和壳体1下盖组装好后进行过炉,最后焊接铜管吸气外管32’;制备旋压式结构(壳体两端通过旋压缩口)时,先将铁管吸气内管31’压入壳体1的缩口部分后,再组装铜管吸气外管32’一起火焰焊接如果吸气管3’与壳体1要采用电阻焊焊接,则在吸气管3’上还需要增加焊接一个铁质连接底座。但是,由于在高温下铜材质的晶粒度会长大,使铜管的强度及抗疲劳强度下降,铜材质的吸气外管32’在日后压缩机长期运转过程中因配管振动而导致发生疲劳断裂风险升高,因此,该种结构的产品制备时,吸气管3’与铁质连接底座的焊接只能用火焰焊接,其成本高,不环保,生产复杂。也是由于以上原因,铁质连接底座与铜材质的吸气外管32’、吸气内管31’三者的焊接不能批量的进行过炉焊(过炉焊的高温会使铜材质的晶粒度会长大),只能逐一焊接。因此,采用该种结构和制作工艺效率低,成本高,工艺复杂。由于吸气外管32’采用全铜材质,而铜材价格高,使得成本较高。而且,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采用了镀铜铁管作为吸气外管32’,由于基材为铁管,这样即使焊接的高温使铜的晶粒度长大,铁管基材的强度及抗疲劳强度仍然是能够保证的,从而防止日后发生疲劳断裂风险。但是,由于铜镀层位于铁管外周表面,而铜的膨胀系数又远大于铁,当吸气外管32’与压缩机的管件进行钎焊焊接时,焊接高温时常会使铜镀层剥离(起泡)脱皮,产品不良率有时甚至高达10-20%。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管结构,其简化结构,成本下降,且大大降低了连接管疲劳断裂风险。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接管结构,包括吸气外管、铁质吸气内管和用于与壳体进行电阻焊的铁质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外管为铁基材管,其一端与铁质吸气内管连通,另一端具有与外界进行焊接连接的焊接区域,吸气外管至少焊接区域的外表面具有由铜铁扩散工艺形成的至少包括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的表面处理层。所述吸气外管焊接区域的管壁从内而外依次为铁层、表面处理层;或者,所述焊接区域的管壁从内而外依次为表面处理层、铁层、表面处理层。所述的表面处理层为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或者,所述的表面处理层由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和铜-铁相互扩散层表面的一层铜层组成。所述的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不小于0.5μm。所述的吸气内管和吸气外管对接或套接焊接;所述的铁质连接底座套接在铁质吸气内管或吸气外管外表面焊接固定,或者,铁质连接底座套接在铁质吸气内管和吸气外管两者相邻端口的对应位置外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的吸气内管和吸气外管套接焊接时,两者为过盈配合,且两者在长度方向上至少重叠3mm构成焊接区域;所述的铁质连接底座套接在铁质吸气内管或吸气外管外表面焊接固定时,其与铁质吸气内管或吸气外管过盈配合,且与铁质吸气内管或吸气外管在长度方向上至少重叠3mm构成焊接区域;铁质连接底座套接在铁质吸气内管和吸气外管两者相邻端口的对应位置外表面焊接固定时,铁质连接底座与铁质吸气内管和吸气外管两者相邻端口的对应位置为过盈配合,且分别与铁质吸气内管和吸气外管在长度方向上至少重叠1.5mm构成焊接区域。所述的焊接区域中至少其中一个表面进行拉丝处理。所述的铁质连接底座为环状,包括用于贯穿壳体的安装孔的颈部,以及用于抵住安装孔周边的座体;颈部外周面与壳体的安装孔为间隙配合。所述的颈部外周面直径小于壳体的安装孔的孔径至少0.5mm,所述座体外周最大直径大于安装孔孔径至少1mm,优选的,座体具有用于与壳体进行焊接的焊接斜面。包含所述连接管结构的制冷或制热用压缩机储液器或消音器。本技术为针对现有结构和工艺的不足点,对储液器或消音器的连接管进行了改善,采用铁为基材,价格较低,通过铜铁扩散工艺使其表面形成表面处理层,该表面处理层可抗过炉焊的高温,基本杜绝了接口处的铜管发生断裂的风险,也避免了电镀形成的铜镀层与铁基材管仅靠范德华力结合当经历高温容易脱皮的问题,制备时可以将铁质吸气内管、吸气外管和铁质连接底座三者组装好,一次性进行过炉焊,大大缩短制备时间和节省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吸气外管的局部剖面图;图4是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吸气外管的局部剖面图;图5-图7分别是本技术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连接管结构,包括铁质吸气内管31、吸气外管32和用于与壳体1进行电阻焊的铁质连接底座33。所述的吸气外管32为铁基材管,其一端与铁质吸气内管31连通,另一端具有与外界(所述连接管结构以外的部件,例如压缩机的吸气内管或空调的铜配管)进行焊接连接的焊接区域,吸气外管至少焊接区域的外表面具有由铜铁扩散工艺形成的至少包括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的表面处理层322。吸气外管32焊接区域的管壁从内而外依次为铁层321、表面处理层322;或者,所述焊接区域管壁从内而外依次为表面处理层322、铁层321、表面处理层322。铜铁扩散工艺是先通过镀铜工艺在工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然后通过高温(一般条件为温度为大于600℃(此温度为炉内产品表面实际温度)的高温炉中过炉1分钟以上)使铜镀层全部或部分与工件表面相互扩散的工艺。当全部与工件表面相互扩散时,表面处理层322为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当部分与工件表面相互扩散时,所述的表面处理层322由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和铜-铁相互扩散层表面的一层铜层组成。优选的,所述的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不小于0.5μm。优选的,所述相互扩散层厚度不小于0.5μm,优选为1-100μm,更优选为2-30μm。一般的,在制备工艺上最简单的是吸气外管32的内、外表面全部具有表面处理层322,在前述制成后可以增加去除某些表面的表面处理层322的步骤,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即可,只要吸气外管32与外界(例如压缩机吸气内管)焊接的位置具有表面处理层322,确保后续焊接能顺利完成即可。铜铁扩散工艺是先通过镀铜工艺在工件的表面形成铜镀层,然后通过高温使铜镀层全部或部分与工件表面相互扩散的工艺。镀铜时,铜镀层和碳钢管件间的结合仅为范德华力结合,抗高温性一般。再让铜镀层和碳钢管件处于在一定的高温场并保持一定的时间,由于铜和铁的分子热运动强烈,该分子运动会突破范德华力的约束,此时铜、铁原子会很活跃从而发生原子间迁移,铜、铁间晶格会再次排列,铁会向铜中扩散,同时铜也会适量的向铁中扩散,使铜铁交界面形成一个过渡的铜铁相互扩散层,这样的结果是将范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管结构,包括吸气外管、铁质吸气内管和用于与壳体进行电阻焊的铁质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外管为铁基材管,其一端与铁质吸气内管连通,另一端具有与外界进行焊接连接的焊接区域,吸气外管至少焊接区域的外表面具有由铜铁扩散工艺形成的至少包括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的表面处理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管结构,包括吸气外管、铁质吸气内管和用于与壳体进行电阻焊的铁质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外管为铁基材管,其一端与铁质吸气内管连通,另一端具有与外界进行焊接连接的焊接区域,吸气外管至少焊接区域的外表面具有由铜铁扩散工艺形成的至少包括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的表面处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外管焊接区域的管壁从内而外依次为铁层、表面处理层;或者,所述焊接区域的管壁从内而外依次为表面处理层、铁层、表面处理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处理层为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或者,所述的表面处理层由一层铜-铁相互扩散层和铜-铁相互扩散层表面的一层铜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连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不小于0.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内管和吸气外管对接或套接焊接;所述的铁质连接底座套接在铁质吸气内管或吸气外管外表面焊接固定,或者,铁质连接底座套接在铁质吸气内管和吸气外管两者相邻端口的对应位置外表面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内管和吸气外管套接焊接时,两者为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智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