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282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密封连接件,包括用于和排水支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防水底盘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环形安装在第一连接部的上端外部且第二连接部的上表面与防水底盘连接,第一连接部的下端伸入排水支管内,且第一连接部与排水支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部外表面的喇叭状密封圈,密封圈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截面呈三角状的间隙,第一连接部的外表面位于密封圈的上端活动套设有挤压套,挤压套的下边缘设置有与间隙相匹配的嵌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嵌入块嵌入密封圈与排水支管的间隙内使密封圈膨胀紧密贴合排水支管内壁,实现了排水支管和防水底盘之间的密封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连接件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装修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密封连接件。
技术介绍
装配式装修将工厂生产的部品部件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主要包括干式工法楼(地)面、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管线与结构分离等。其中集成卫浴间可整体设置在建筑结构内,拆装方便且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通常,集成卫浴间由位于底部的防水底盘、位于四周的墙体和位于顶部的天花板组成,其中防水底盘不但起到承重作用,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防水和排水功能,通过防水底盘上开设的排水口将污水引流到排水支管内。现有技术对于防水底盘和排水支管的连接一般直接将防水支管的排水口套设在排水支管的外壁,防水底盘的底部通过混凝土与地面连接,该种安装方式有时会出现防水底盘下方与排水支管之间的安装密封性欠佳,导致出现渗水现象,通常在楼板底部(也指下一楼层的房顶)有渗水痕迹,给下楼用户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连接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防水底盘与排水支管安装密封性欠佳而导致的楼板渗水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连接件,包括用于和排水支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防水底盘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环形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外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防水底盘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伸入所述排水支管内,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排水支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外表面的喇叭状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截面呈三角状的间隙,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表面位于所述密封圈的上端活动套设有挤压套,所述挤压套的下边缘设置有与所述间隙相匹配的嵌入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由上至下顺次设置有连通管、缩口管以及插接管,所述缩口管的大口端与所述连通管连接,所述缩口管的小口端与所述插接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安装在所述连通管上,所述插接管插入所述排水支管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边缘设置有便于旋转的齿轮边。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套的厚度小于所述嵌入块的最大厚度,所述密封圈的内面上边缘设置有避免所述嵌入块从间隙内退出的止退条。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15°~45°。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与排水支管连接,第二连接部的上表面与防水底盘连接,当第一连接部的下端伸入到排水支管内后,安装在第一连接部外表面的喇叭状密封圈在排水支管内壁的挤压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形变与排水支管贴合,再通过嵌入块嵌入密封圈与排水支管的间隙内使密封圈膨胀进一步贴合排水支管内壁,实现了排水支管和防水底盘之间的密封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密封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10-第一连接部;20-第二连接部;30-密封结构;11-连通管;12-缩口管;13-插接管;21-齿轮边;31-密封圈;32-间隙;33-挤压套;34-嵌入块;35-止退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连接件,包括用于和排水支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0以及与防水底盘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0,第二连接部20环形安装在第一连接部10的上端外部且第二连接部20的上表面与防水底盘连接,第一连接部10的下端伸入排水支管内,且第一连接部10与排水支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30;密封结构30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部10外表面的喇叭状密封圈31,密封圈31与第一连接部10之间形成截面呈三角状的间隙32,第一连接部10的外表面位于密封圈31的上端活动套设有挤压套33,挤压套33的下边缘设置有与间隙32相匹配的嵌入块34。基于上述密封连接部的现有结构,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密封连接防水底盘和排水支管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第一连接部10的下端伸入到排水支管内,安装在第一连接部10外表面的喇叭状密封圈31在排水支管内壁的挤压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与排水支管贴合,再通过挤压套33下端的嵌入块34嵌入密封圈31与排水支管的间隙内使密封圈31发生膨胀进一步贴合排水支管内壁,使第一连接部10与排水支管连接紧密,再将防水底盘的排水口套设在第一连接部10的上端口并与第二连接部20连接则完成了排水支管与排水支管之间的密封连接。具体地,嵌入块34嵌入间隙32的操作步骤为:首先第一连接部10的下端向下插入到排水支管内,插入到位后,向上旋转拽动第一连接部10,与第一连接部10固定连接的密封圈31随第一连接部10一同发生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当套设在第一连接部10外部的挤压套33裸露出来后,用一只手按压住挤压套33使挤压套33不随第一连接部10发生转动,后续转动过程中,挤压套33不发生移动,密封圈31不断的向上运动,最终挤压套33的下端的嵌入块34嵌入密封圈31与第一连接部10之间的间隙内使密封圈31发生膨胀进一步贴合排水支管的内壁。完成上述步骤后可以旋转挤压第一连接部10向下伸入回归其原始插入深度。在最后的第一连接部10旋转向下归位的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嵌入间隙32内的嵌入块34脱离间隙32,使密封圈31的膨胀失效,如图3所示,可以将挤压套33的厚度设计为小于嵌入块34的最大厚度,即挤压套33与嵌入块34的连接出存在一个拐角,密封圈31的内面上边缘设置有避免嵌入块34从间隙32内退出的止退条35,这里的止退条35可以是一端与密封圈内面固定连接另一面倾斜向下的弹性结构。在嵌入块34嵌入间隙32的过程中止退条35发生形变使嵌入块34挤压进间隙32内,而嵌入过后的嵌入块34的拐角则被限定在止退条35的倾斜范围内,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连接件,包括用于和排水支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0)以及与防水底盘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0)环形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0)的上端外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0)的上表面与所述防水底盘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0)的下端伸入所述排水支管内,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0)与所述排水支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30);/n所述密封结构(30)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0)外表面的喇叭状密封圈(31),所述密封圈(3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之间形成截面呈三角状的间隙(32),所述第一连接部(10)的外表面位于所述密封圈(31)的上端活动套设有挤压套(33),所述挤压套(33)的下边缘设置有与所述间隙(32)相匹配的嵌入块(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连接件,包括用于和排水支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0)以及与防水底盘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0)环形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0)的上端外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0)的上表面与所述防水底盘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0)的下端伸入所述排水支管内,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0)与所述排水支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30);
所述密封结构(30)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0)外表面的喇叭状密封圈(31),所述密封圈(3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0)之间形成截面呈三角状的间隙(32),所述第一连接部(10)的外表面位于所述密封圈(31)的上端活动套设有挤压套(33),所述挤压套(33)的下边缘设置有与所述间隙(32)相匹配的嵌入块(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由上至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广大住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