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S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53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S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SO2多杂环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用材料
,具体公开了一种含SO2多杂环的化合物,同时还公开了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OLED)材料在信息显示材料、有机光电子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美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平板显示器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主要的显示技术有等离子显示器件、场发射显示器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s)。其中,OLEDs具有自身发光、低电压直流驱动、轻薄省电、全固化、视角宽、颜色丰富等一系列优点,与液晶显示器件相比,OLEDs不需要背光源,视角更宽,功耗低,其响应速度是液晶显示器件的1000倍,因此,OLEDs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自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第一次被报道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Forrest和Thompson研究组发现过渡金属配合物能应用于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hosphorescentOLEDs,PhOLEDs)。磷光材料存在很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能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使磷光电致发光器件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达到了100%。然而,磷光材料激发态寿命较长,当三线态激子浓度较高时容易形成三线态-三线态湮灭和三线态-极化子间湮灭,使效率严重下降。所以,常常将磷光材料作为客体掺入到主体材料中,以此来降低自浓度淬灭过程。在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hosphorescentOLEDs,PhOLEDs)中选择合适的主体材料十分重要。例如宽带隙的主体材料会引起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启亮电压的升高,相应可获取高效率。选择合适的主体材料,进而采用主客体掺杂方式来调节光色、亮度与效率,可达到改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性能的目的。一般来说,主体材料必备的特性包括:(1)拥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2)具有较好的载流子迁移率且能与相邻层能级匹配;(3)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成膜稳定性。目前OLED显示和照明得到了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客户终端对OLED屏体光电要求也不断提升,为了应对这类需求,除了在OLED面板制造工艺上的精益求精,能够满足更高器件指标的OLED材料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开发稳定高效的主体材料,从而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器件发光效率,将具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主体材料,应用于红色和绿色磷光OLED器件中,能够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器件发光效率。具体而言,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SO2多杂环的化合物,具有如通式(Ⅰ)所示的结构:所述通式(I)中,R1~R12中至少有一个基团为其余基团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卤素、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环烷基、氨基、烷胺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含有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所述Ar1、Ar2各自独立地代表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含有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所述Ar1、A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Ar1、Ar2可以独立存在,可以与相邻的苯环或杂环进行稠合,或者位置相邻的两个可以连接成环,或者通过其它原子例如等成环;所述R、R′和R″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8的烷基、C5~C1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环芳基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Ar1、Ar2各自独立地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取代或未取代的C4~C6的杂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多苯代脂烃、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芳烃、取代或未取代的稠杂环芳烃、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芳烃、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螺二芴类;当上述基团被取代时,取代基选自:卤素、直链或支链烷基、环烷基、芳基、氨基、烷胺基、芳胺基、杂芳基、单环芳基、苯并基、吡啶并基、菲并基、萘并基、吲哚并基、苯并噻吩并基、苯并呋喃并基;所述取代基的个数选自1~7的整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r1、Ar2各自独立地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C4~C6的杂芳环、联苯、茚、萘、苊烯、苊、芴、螺二芴、菲、蒽、荧蒽、芘、三亚苯、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占吨、吖啶、咔唑、二苯并呋喃或二苯并噻吩;当上述基团被取代时,取代基选自:卤素、C1-5的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C3-6的环烷基、苯基、二苯基氨基、苯并基、吡啶并基、菲并基、萘并基、吲哚并基、苯并噻吩并基、苯并呋喃并基;所述取代基的个数选自1~3的整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选自如下基团:优选地,所述选自如下基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选自如下基团:上述各取代基团中,“---”表示取代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通式(I)中,R1~R12中任意一个基团为进一步优选R1、R2、R3、R6、R7、R10或R11为更优选R2、R7、或R10为除了代表的基团外,其余基团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卤素、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环烷基、氨基、烷胺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含有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其余基团均为氢原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通式(I)中,R1~R12中任意两个基团为所述两个基团可以位于不同的苯环上,也可以位于相同的苯环上。当位于不同的苯环上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R1和R6、R1和R7、R1和R8、R2和R7、R2和R10、R3和R10、R3和R11、R6和R10、R6和R11、R7和R10、R9和R11、或者R7和R11为更优选R2和R7、R2和R10、或R7和R10为当位于相同的苯环上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R1和R3、R6和R8或者R9和R11代表上述两个代表的基团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除了代表的基团外,其余基团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卤素、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环烷基、氨基、烷胺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含有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其余基团均为氢原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通式(I)中,R1~R12中任意三个基团为优选所述三个基团分别位于不同的苯环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R2、R7和R10为上述三个代表的基团可以彼此相同,可以任意两个相同但与另一个不同,也可以各不相同。除了代表的基团外,其余基团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卤素、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环烷基、氨基、烷胺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含有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其余基团均为氢原子。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任意选自以下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含SO2多杂环的化合物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的含SO2多杂环的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用作发光层主体材料。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主体材料中含有所述的含SO2多杂环的化合物。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S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SO2多杂环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通式(Ⅰ)所示的结构:



其中:
所述通式(I)中,R1~R12中至少有一个基团为其余基团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卤素、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环烷基、氨基、烷胺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含有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r1、Ar2各自独立地代表取代或未被取代的含有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所述Ar1、A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Ar1、Ar2可以独立存在,可以与相邻的苯环或杂环进行稠合,或者位置相邻的两个可以连接成环,或者通过成环;所述R、R′和R″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8的烷基、C5~C1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环芳基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Ar1、Ar2各自独立地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取代或未取代的C4~C6的杂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多苯代脂烃、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芳烃、取代或未取代的稠杂环芳烃、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芳烃、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螺二芴类;当上述基团被取代时,取代基选自:卤素、直链或支链烷基、环烷基、芳基、氨基、烷胺基、芳胺基、杂芳基、单环芳基、苯并基、吡啶并基、菲并基、萘并基、吲哚并基、苯并噻吩并基、苯并呋喃并基;所述取代基的个数选自1~7的整数;
更优选地,所述Ar1、Ar2各自独立地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C4~C6的杂芳环、联苯、茚、萘、苊烯、苊、芴、螺二芴、菲、蒽、荧蒽、芘、三亚苯、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占吨、吖啶、咔唑、二苯并呋喃或二苯并噻吩;当上述基团被取代时,取代基选自:卤素、C1-5的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C3-6的环烷基、苯基、二苯基氨基、苯并基、吡啶并基、菲并基、萘并基、吲哚并基、苯并噻吩并基、苯并呋喃并基;所述取代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现丽李仲庆范洪涛段陆萌杭德余曹占广班全志陈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化集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