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子器件,具体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材料,同时还涉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有机电子器件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种类: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有机发光晶体管(olets),有机光伏器件copvs),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有机光学检测器,有机光感受器,有机场效应器件(ofqds),发光电化学电池(legs),有机激光二极管和有机电浆发光器件。1987年,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的tang等首次报道了由双层有机薄膜制成的绿色电致发光器件,器件以氧化铟锡(ito)作为阳极,在阳极上蒸镀一层厚度为75nm的非晶无针孔芳族二胺薄膜,用作空穴传输,接着在芳族二胺的薄膜上再镀一层厚度为60nm的8-羟基喹啉铝薄膜,用作电子传输层兼发光层,以镁银合金作为阴极,此双层膜结构成功地将启亮电压降低至5.5v,实现了高辐射发光(>1000cd·m-2),波长为550nm,外量子效率达到1.0%,具有极大的实用意义。1994年,日本的kido等首次制备了发白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他们将蓝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H为通式(I-1)所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嘧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噻吩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r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h为通式(i-1)所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嘧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噻吩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r选自h,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10个碳原子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10个碳原子的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10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10个碳原子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2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有3-10个碳原子的烷硅基,取代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婷,呼建军,胡俊涛,李仲庆,郭宇星,兰庚,杭德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化集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