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759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包括:驱动基板、位于驱动基板之上的多个发光单元、位于发光单元背离驱动基板的一侧的封装胶层和位于封装胶层内的挡墙层。挡墙层包括多个开口,发光单元位于开口内。挡墙层背离驱动基板一侧的表面与封装胶层背离驱动基板一侧的表面相齐平,挡墙层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封装胶层的厚度。封装过程中不需要模具直接对驱动基板施加压力,且由于封装胶水的缓冲作用,当驱动基板基于玻璃基板制作时,可以有效降低玻璃基板的破损概率,提升良品率和制作效率。且不需要使用价格高昂的薄膜封装设备,有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nitting diode,简称micro led)显示技术是指以自发光的微米量级的发光二极管(light-enitting diode,简称led)为发光像素单元,将其转移到驱动基板上形成高密度阵列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技术。由于micro led芯片尺寸小、集成度高和自发光等特点,与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n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装置相比,在亮度、分辨率、对比度、能耗、使用寿命、响应速度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2、micro led转移到驱动基板上之后,需要对micro led显示面板进行封装。传统的基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的驱动基板在micro led转移完成后通常采用模压方式进行封装。该过程需要将驱动基板转移到模具中并通过模具直接对驱动基板施加压力以使封装胶成型。

3、随着显示面板分辨率的提高,micro led的尺寸和间距进一步缩小,pcb基板的制程难以满足更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的制作需求。目前业界逐渐采用基于玻璃基板的驱动基板代替pcb基板进行高分辨率的micro led显示面板的制作。但是由于玻璃基板易碎的特点,在转移和加压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导致制作效率和良品率较低。而如果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ide,简称oled)显示面板中的薄膜封装(thin filmencapsulation,简称tfe)工艺,则需要有投入大量资金采购薄膜封装设备,成本较高。有鉴于此需要开发新的封装方式以进行玻璃基显示面板的封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2、驱动基板;

3、多个发光单元,位于驱动基板之上,与驱动基板电连接;

4、封装胶层,封装胶层覆盖驱动基板和发光单元;

5、挡墙层,位于封装胶层内;挡墙层包括多个开口;发光单元位于开口内,一个开口内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单元;挡墙层背离驱动基板一侧的表面与封装胶层背离驱动基板一侧的表面相齐平;挡墙层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封装胶层的厚度。

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封装过程中不需要模具直接对驱动基板施加压力,且由于封装胶水的缓冲作用,当驱动基板基于玻璃基板制作时,可以有效降低玻璃基板的破损概率,提升显示装置的良品率和制作效率。相对于薄膜封装的工艺,不需要使用价格高昂的薄膜封装设备,有利于降低成本。当驱动基板采用其他材料制作时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7、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盖板,位于挡墙层背离驱动基板的一侧;挡墙层设置在盖板上。

8、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挡墙层包括第一挡墙层;第一挡墙层包括基质和分散在基质中的颗粒物;基质的材料为透明材料或者白色材料;颗粒物包括反射粒子、吸收粒子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其中反射粒子具有反射光线的作用,可以防止光线串扰和提高光线利用率;吸收粒子可以吸收光线,防止光线串扰。

9、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挡墙层包括第二挡墙层;第二挡墙层的材料为黑色材料,黑色材料用于吸收光线,具有良好的防止光线串扰的效果。

10、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挡墙层包括第一挡墙层和第二挡墙层;第二挡墙层位于第一挡墙背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第二挡墙层在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挡墙层在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相重合;第一挡墙层包括基质和分散在基质中的颗粒物;基质的材料为透明材料或者白色材料;颗粒物包括反射粒子、吸收粒子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第二挡墙层的材料为黑色材料。其中第一挡墙层可以反射光线提高亮度,第二挡墙层可以吸收光线防止光线串扰。

11、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挡墙层的厚度小于第一挡墙层的厚度。可以降低工艺难度,提高画面亮度。

12、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封装胶层由封装胶水固化形成;封装胶水至少包括透明基体;透明基体的材料为环氧树脂或者硅树脂。

13、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封装胶水还包括分散在透明基体中的扩散粒子和/或吸收粒子。其中扩散粒子可以使显示装置出射的光线更加均匀,优化显示效果。吸收粒子可以调节封装胶层的颜色,增加显示暗态画面时的对比度。

14、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基板包括:玻璃基板;驱动线路层,位于玻璃基板面向盖板的一侧。发光单元位于驱动线路层之上,与驱动线路层电连接。发光单元为发光芯片、叠层的发光器件或者灯驱一体的发光器件;其中发光芯片为mini led芯片或者micro led芯片。

15、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挡墙层背离驱动基板的一侧的盖板;挡墙层设置在盖板面向驱动基板的表面上。

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

17、将多个发光单元转移到驱动基板上,使发光单元与驱动基板电连接;

18、在盖板上制作挡墙层;挡墙层包括多个开口,一个开口与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相对应;

19、在驱动基板和发光单元的表面覆盖整层的封装胶水;

20、将驱动基板和形成有挡墙层的盖板通过封装胶水贴合,使发光单元位于对应的开口内;

21、对封装胶水进行固化,形成封装胶层;

22、其中,挡墙层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封装胶层的厚度。

23、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将盖板剥离。

24、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挡墙层包括第一挡墙层;在盖板上制作挡墙层,包括:

25、在盖板上形成第一材料层;第一材料层包括基质和分散在基质中的颗粒物;基质的材料为透明材料或者白色材料;颗粒物包括反射粒子、吸收粒子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26、对第一材料层进行刻蚀形成第一挡墙层。

27、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挡墙层包括第二挡墙层;在盖板上制作挡墙层,包括:

28、在盖板上形成第二材料层;第二材料层采用黑色材料;

29、对第二材料层进行打孔形成第二挡墙层。

30、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挡墙层包括第一挡墙层和第二挡墙层;在盖板上制作挡墙层,包括:

31、在盖板上制作第二材料层;第二材料层采用黑色材料;

32、对第二材料层进行打孔形成第二挡墙层;

33、在盖板以及第二挡墙层上形成第一材料层;第一材料层包括基质和分散在基质中的颗粒物;基质的材料为透明材料或者白色材料;颗粒物包括反射粒子、吸收粒子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34、对第一材料层进行刻蚀形成第一挡墙层;第一挡墙层在盖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挡墙层在盖板上的正投影相重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层包括第一挡墙层;所述第一挡墙层包括基质和分散在基质中的颗粒物;所述基质的材料为透明材料或者白色材料;所述颗粒物包括反射粒子、吸收粒子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层包括第一挡墙层和第二挡墙层;所述第二挡墙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挡墙层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层由封装胶水固化形成;所述封装胶水至少包括透明基体;所述透明基体的材料为环氧树脂或者硅树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水还包括分散在所述透明基体中的扩散粒子和/或吸收粒子。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基板包括:

8.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层包括第一挡墙层;所述在盖板上制作挡墙层,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层包括第一挡墙层;所述第一挡墙层包括基质和分散在基质中的颗粒物;所述基质的材料为透明材料或者白色材料;所述颗粒物包括反射粒子、吸收粒子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层包括第一挡墙层和第二挡墙层;所述第二挡墙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挡墙层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李智勇谢静超请求不公布姓名李潇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