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杂环结构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89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杂环结构化合物的有机材料,同时还公开了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杂环结构化合物如通式(Ⅰ)所示,可以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作为电子传输材料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该结构化合物应用于OLED器件中,器件表现具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杂环结构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用材料
,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多杂环结构化合物,同时还公开了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OLED)材料在信息显示材料、有机光电子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美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平板显示器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主要的显示技术有等离子显示器件、场发射显示器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s)。其中,OLEDs具有自身发光、低电压直流驱动、轻薄省电、全固化、视角宽、颜色丰富等一系列优点,与液晶显示器件相比,OLEDs不需要背光源,视角更宽,功耗低,其响应速度是液晶显示器件的1000倍,因此,OLEDs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自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第一次被报道以来,许多学者就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OLED器件的性能。有机电荷传输材料是一种用于OLED器件的重要材料。有机电荷传输材料是一类当有载流子(电子或空穴)注入时,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实现载流子的可控定向有序移动,从而来进行电荷传输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有机电荷传输材料中以传输空穴为主的,称为空穴型传输材料,以传输电子为主的,称为电子型传输材料,或者简称电子传输材料。有机电荷传输材料发展至今,其中空穴传输材料种类较为繁多且性能较好,而电子传输材料的品种少、性能也较差。例如目前常用的电子传输材料Alq3由于电子迁移率低,因而导致器件的工作电压较高,耗电严重;部分电子传输材料如LG201三线态能级不高,在使用磷光发光材料作为发光层时,需要增加激子阻挡层,否则效率会降低;还有一些材料如Bphen,容易结晶,导致寿命降低。电子传输材料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是影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发新的性能更好的电子传输材料将具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材料,应用于OLED器件中,具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的优点。具体而言,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杂环结构化合物,具有如通式(Ⅰ)所示的结构:其中:R1~R12任意选自H、卤原子、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环烷基、氨基、烷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杂原子且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且R1~R12中至少一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杂原子且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并通过所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杂原子且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上的C原子与通式(I)所示的母核相连。所述卤原子为F、Cl、Br或I。直链烷基是指通式为CnH2n+1-的直链烷基,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等。含支链的烷基包括但不限于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戊基、新戊基等。环烷基包括但不限于含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等的基团。烷胺基是指氨基上至少一个H被烷基取代的基团。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通式(Ⅰ)中,所述R1~R12任意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杂原子且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且R1~R12不同时为H;所述芳香基团为单环芳烃基或多环芳烃基,所述多环芳烃基任意选自多苯代脂烃基、联苯型多环芳烃基、稠环芳烃基,所含杂原子的个数为1-6个,所述杂原子任意选自N、O、S。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通式(I)中,所述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唑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噁二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噻二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氮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噁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咪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1,10-邻菲啰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哒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嘧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均三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且R1~R12不同时为H;其中,取代的取代基可以是1-5个,所述取代基任意选自:烷基、苯基、联苯基、喹唑啉基、苯并吡嗪基、三氮唑基、噁二唑基、苯并基、萘并基、苯并咪唑基、萘基、吡啶基、吡啶并基、吡咯基、吡咯并基、咪唑基、咪唑并基、吡唑基、吡唑并基、二嗪基、二嗪并基、1,10-邻菲啰啉基、1,10-邻菲啰啉并基、均三嗪基、芴基、氧芴基、硫芴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咔唑基;所述取代基上的氢可以进一步分别被1~3的任意以下基团取代:烷基、苯基、苯并基、萘基、萘并基、吡啶基、联苯基,喹唑啉基、苯并吡嗪基、三氮唑基、噁二唑基、苯并咪唑基、芴基、氧芴基、硫芴基。作为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通式(I)中,所述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唑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噁二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咪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噁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1,10-邻菲啰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均三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嘧啶基,且R1~R12不同时为H;其中,取代的取代基可以是1-3个,所述取代基任意选自:C1~C5烷基、苯基、联苯基、喹唑啉基、苯并吡嗪基、三氮唑基、噁二唑基、苯并基、萘并基、苯并咪唑基、萘基、吡啶基、1,10-邻菲啰啉并基、吡嗪并基、均三嗪基、芴基、氧芴基、硫芴基、喹啉基;所述取代基上的氢可以进一步分别被1~2的任意以下基团取代:C1~C5烷基、苯基、苯并基、萘基、萘并基、吡啶基、联苯基、芴基、氧芴基、硫芴基。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案,通式(I)中,所述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以下基团:且R1~R12不同时为H;进一步优选地,所述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以下基团:且R1~R12不同时为H;更优选地,所述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以下基团:且R1~R12不同时为H。上述各取代基团中,“---”表示取代位。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通式(I)中,所述R1~R12中至少一个选自所述的H以外的基团,优选所述R1~R12中1~5个选自H以外的基团,更优选所述R1~R12中1~3个选自H以外的基团;当所述R1~R12中有两个或以上选自H以外的基团时,选择的所述H以外的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R1~R12中的其中一个选自所述的H以外的基团,其它均为H;优选R1为H以外的基团,其它均为H;或者,R2为H以外的基团,其它均为H;或者,R3为H以外的基团,其它均为H;或者,R6为H以外的基团,其它均为H;或者,R7为H以外的基团,其它均为H;或者,R8为H以外的基团,其它均为H;或者,R9为H以外的基团,其它均为H;或者,R10为H以外的基团,其它均为H;或者,R11为H以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杂环结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通式(Ⅰ)所示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杂环结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通式(Ⅰ)所示的结构:



其中:
R1~R12任意选自H、卤原子、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环烷基、氨基、烷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苯环和/或芳杂环的芳香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杂原子且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且R1~R12中至少一个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杂原子且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并通过所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杂原子且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上的C原子与通式(I)所示的母核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R12任意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杂原子且具有吸电子性质的芳香基团,且R1~R12不同时为H;所述芳香基团为单环芳烃基或多环芳烃基,所述多环芳烃基任意选自多苯代脂烃基、联苯型多环芳烃基、稠环芳烃基,所含杂原子的个数为1-6个,所述杂原子任意选自N、O、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唑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噁二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噻二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氮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噁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咪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1,10-邻菲啰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哒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嘧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均三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且R1~R12不同时为H;
取代的取代基可以是1-5个,所述取代基任意选自:烷基、苯基、联苯基、喹唑啉基、苯并吡嗪基、三氮唑基、噁二唑基、苯并基、萘并基、苯并咪唑基、萘基、吡啶基、吡啶并基、吡咯基、吡咯并基、咪唑基、咪唑并基、吡唑基、吡唑并基、二嗪基、二嗪并基、1,10-邻菲啰啉基、1,10-邻菲啰啉并基、均三嗪基、芴基、氧芴基、硫芴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咔唑基;
所述取代基上的氢可以进一步分别被1~3的任意以下基团取代:烷基、苯基、苯并基、萘基、萘并基、吡啶基、联苯基,喹唑啉基、苯并吡嗪基、三氮唑基、噁二唑基、苯并咪唑基、芴基、氧芴基、硫芴基;
优选地,所述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唑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噁二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咪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噁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1,10-邻菲啰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均三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嘧啶基,且R1~R12不同时为H;
取代的取代基可以是1-3个,所述取代基任意选自:C1~C5烷基、苯基、联苯基、喹唑啉基、苯并吡嗪基、三氮唑基、噁二唑基、苯并基、萘并基、苯并咪唑基、萘基、吡啶基、1,10-邻菲啰啉并基、吡嗪并基、均三嗪基、芴基、氧芴基、硫芴基、喹啉基;
所述取代基上的氢可以进一步分别被1~2的任意以下基团取代:C1~C5烷基、苯基、苯并基、萘基、萘并基、吡啶基、联苯基、芴基、氧芴基、硫芴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以下基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现丽李仲庆范洪涛段陆萌杭德余曹占广班全志陈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化集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