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材料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60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材料组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该组合物包括发光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发光主体材料包括H‑L‑Ar表示的含氮多环化合物,所述H具有如式1‑1或式1‑2表示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该组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常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比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括含氮多环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包含该组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1、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根据发光层构成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与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全色发光、极高的亮度、极低的驱动电压、快速响应时间和简单的制造工艺等。

2、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起步于19世纪60年代,pope首次在蒽单晶上实现了电致发光,但是当时驱动电压高达100v,量子效率很低。1987年,tang和vanslyke采用以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alq3)作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tapc为空穴传输层的双层薄膜结构,用ito电极和mg:ag电极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制成了高亮度(>1000cd/m2)、高效率(1.5lm/w)的绿光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其驱动电压降到了10v以下。1990年,burroughes等人用聚对苯乙烯(ppv)制备的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量子效率为0.05%的蓝绿光输出,其驱动电压小于14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材料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发光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发光主体材料包括式(1)所示的含氮多环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1、环2和环3各自独立地选自5元碳环、具有6-18个碳原子的芳环或者具有3-18个碳原子的杂芳环,优选5元碳环、苯环、5元杂芳环或者6元杂芳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H选自具有式2-1至式2-8表示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RX、RN、Ra和Rb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杂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材料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发光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所述发光主体材料包括式(1)所示的含氮多环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1、环2和环3各自独立地选自5元碳环、具有6-18个碳原子的芳环或者具有3-18个碳原子的杂芳环,优选5元碳环、苯环、5元杂芳环或者6元杂芳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h选自具有式2-1至式2-8表示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rx、rn、ra和rb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20个碳原子的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7-3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3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有0-20个碳原子的氨基、酰基、羰基、羧酸基、酯基、氰基、异氰基、羟基、巯基、亚磺酰基、磺酰基、膦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h选自由以下结构h-1至h-280组成的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嘧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噻吩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r选自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现丽呼建军胡俊涛李仲庆郭宇星兰庚杭德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化集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