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抽真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41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抽真空装置,真空泵与真空室的第一出气口连通,过滤箱侧壁贯穿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真空室的第一进气口与第一穿孔连通;冷却罐贯穿设有第三穿孔、第四穿孔和第五穿孔,冷凝管设于冷却罐内,冷凝管呈n形设置以具有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二导气管一端与第二穿孔连通,另一端穿过第三穿孔与第一支管连通,第三导气管一端穿过第四穿孔与第二支管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出气口连通,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下端与第一导水管一端连通,第一导水管另一端穿过第五穿孔位于冷却罐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挥发物在真空室冷凝形成的液滴倒流回螺筒内污染其它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抽真空装置
本技术涉及双螺杆挤出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抽真空装置。
技术介绍
在塑料挤出机工作过程时,为保证产品的外观密实,需要在挤出机末端进行抽真空,以排出熔融物中的小分子挥发物和其它加工助剂挥发物,挥发物进入真空室时容易液化冷凝成液态,这些挥发物容易由真空室倒流回螺筒内污染其它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抽真空装置,旨在避免挥发物在真空室冷凝形成的液滴倒流回螺筒内污染其它物质。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真空室、过滤箱、冷却罐、至少一个冷凝管、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以及第三导气管;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室的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过滤箱侧壁贯穿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真空室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穿孔通过所述第一导气管连通;所述冷却罐侧壁贯穿设有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底部贯穿设有第五穿孔,所述冷却罐内用于容纳冷却水,所述冷凝管设于所述冷却罐内,所述冷凝管呈n形设置以具有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二导气管一端与所述第二穿孔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穿孔与所述第一支管中部连通,所述第三导气管一端穿过所述第四穿孔与所述第二支管中部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下端均与第一导水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导水管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五穿孔位于所述冷却罐外,所述第一导水管位于所述冷却罐外的一端设有第一水阀。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设有多个,每一所述冷凝管的第二支管与相邻所述冷凝管的第一支管中部通过第四导气管连通,最靠近所述过滤箱的所述冷凝管的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二导气管连通,最远离所述过滤箱的所述冷凝管的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三导气管连通,多个所述冷凝管下端均与所述第一导水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导气管呈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水管呈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阀为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罐侧壁贯穿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与冷却装置连通,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冷却罐内的水进行冷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孔设于所述冷却罐顶部,所述出水孔设于所述冷却罐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室的第一进气口处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第二导水管中部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呈倾斜设置,与所述第二导水管连接的一端位于与所述过滤箱连接的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二导水管下端设有第二水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阀为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气管与所述过滤箱连接的一端位于与所述冷凝管连接的一端的上方。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关闭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开启真空泵使真空室内形成真空,由于真空室的负压,使得双螺杆挤出机内气体向真空室的方向流动,利用冷却装置对冷却罐内的水进行冷却,当气体流至冷凝管内时,气体与冷却水发生热传递,使得气体内的部分挥发物冷凝液化,气体从冷凝管的上部通过,挥发物液化成的液滴向下掉落聚集至第一导水管内,通过冷凝管的设置,可除去气体中的部分挥发物。气体通过冷凝管后进入至过滤箱内,过滤箱内的过滤层可对气体进行过滤处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气体从过滤箱流动至真空室内,由于气体经过冷凝管后,温度降低,可减少气体在真空室内发生冷凝的现象,若气体在真空室内冷凝,形成的液滴聚集至第二导水管内。关闭真空泵,开启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即可将第一导水管和第二导水管内的液滴排出,可有效避免挥发物在真空室冷凝形成的液滴倒流回螺筒内污染其它物质。附图说明图1是包含本技术提供的除味装置的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抽真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真空泵1、真空室2、第一出气口21、第一进气口22、过滤箱3、第一穿孔31、第二穿孔32、冷却罐4、第三穿孔41、第四穿孔42、第五穿孔43、进水孔44、出水孔45、冷凝管5、第一支管51、第二支管52、第一导气管61、第二导气管62、第三导气管63、第四导气管64、第一导水管71、第二导水管72、第一水阀81、第二水阀82、第二出气口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1、真空室2、过滤箱3、冷却罐4、至少一个冷凝管5、第一导气管61、第二导气管62以及第三导气管63。所述真空泵1与所述真空室2的第一出气口21连通,所述过滤箱3内可设有过滤层,过滤层可以为冷触媒过滤层、蜂窝活性炭过滤层和HEPA过滤层。蜂窝活性炭过滤层可以将塑料废气内部的异味以及有害物质进行过滤,保证排出的气体无污染,这样使得排出的废气不会污染空气,且保证了工厂工人的身体安全。冷触媒过滤层可催化甲醛、氨气、苯类等多种有害气体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HEPA过滤层由有机纤维交织而成,可过滤气体中0.3微米的细菌和烟雾粉尘等微小颗粒。所述过滤箱3侧壁贯穿设有第一穿孔31和第二穿孔32,所述真空室2的第一进气口22与所述第一穿孔31通过所述第一导气管61连通。所述冷却罐4侧壁贯穿设有第三穿孔41和第四穿孔42,底部贯穿设有第五穿孔43,所述冷却罐4内用于容纳冷却水。所述冷凝管5设于所述冷却罐4内,所述冷凝管5呈n形设置以具有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所述第二导气管62一端与所述第二穿孔32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穿孔41与所述第一支管51中部连通,所述第三导气管63一端穿过所述第四穿孔42与所述第二支管52中部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出气口9连通,所述第一支管51和所述第二支管52下端均与第一导水管71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导水管71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五穿孔43位于所述冷却罐4外,所述第一导水管71位于所述冷却罐4外的一端设有第一水阀8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阀81为电磁阀,开启第一水阀81,即可排出第一导水管71内的液滴。所述第一导水管71呈倾斜设置,便于液滴的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管5设有多个,每一所述冷凝管5的第二支管52与相邻所述冷凝管5的第一支管51中部通过第四导气管64连通,最靠近所述过滤箱3的所述冷凝管5的第一支管51与所述第二导气管62连通,最远离所述过滤箱3的所述冷凝管5的第二支管52与所述第三导气管63连通,多个所述冷凝管5下端均与所述第一导水管71连通,可增大气体与冷却罐4内冷却水之间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从而提高对气体中挥发性物质的冷凝率。所述第四导气管64呈倾斜设置,便于冷凝的液滴聚集至第一导水管71中。所述冷却罐4侧壁贯穿设有进水孔44和出水孔45,所述进水孔44和所述出水孔45通过导水管道与冷却装置连通,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冷却罐4内的水进行冷却,长时间运转后,冷却罐4内的冷却水的温度逐渐升高,使得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真空室、过滤箱、冷却罐、至少一个冷凝管、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以及第三导气管;/n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室的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过滤箱侧壁贯穿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真空室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穿孔通过所述第一导气管连通;/n所述冷却罐侧壁贯穿设有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底部贯穿设有第五穿孔,所述冷却罐内用于容纳冷却水,所述冷凝管设于所述冷却罐内,所述冷凝管呈n形设置以具有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二导气管一端与所述第二穿孔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穿孔与所述第一支管中部连通,所述第三导气管一端穿过所述第四穿孔与所述第二支管中部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下端均与第一导水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导水管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五穿孔位于所述冷却罐外,所述第一导水管位于所述冷却罐外的一端设有第一水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真空室、过滤箱、冷却罐、至少一个冷凝管、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以及第三导气管;
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室的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过滤箱侧壁贯穿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真空室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穿孔通过所述第一导气管连通;
所述冷却罐侧壁贯穿设有第三穿孔和第四穿孔,底部贯穿设有第五穿孔,所述冷却罐内用于容纳冷却水,所述冷凝管设于所述冷却罐内,所述冷凝管呈n形设置以具有沿上下向延伸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二导气管一端与所述第二穿孔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穿孔与所述第一支管中部连通,所述第三导气管一端穿过所述第四穿孔与所述第二支管中部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下端均与第一导水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导水管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五穿孔位于所述冷却罐外,所述第一导水管位于所述冷却罐外的一端设有第一水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设有多个,每一所述冷凝管的第二支管与相邻所述冷凝管的第一支管中部通过第四导气管连通,最靠近所述过滤箱的所述冷凝管的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二导气管连通,最远离所述过滤箱的所述冷凝管的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三导气管连通,多个所述冷凝管下端均与所述第一导水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白圭聚合物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