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重汽车侧翼子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63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重汽车侧翼子板装置,包括侧翼子板前端、侧翼子板后端、翼子板支架、防滑踏板、脚踏板骨架总成和前挡泥板,所述侧翼子板前端和侧翼子板后端连接形成侧翼子板分总成,防滑踏板和侧翼子板前端同时固定在脚踏板骨架总成上,脚踏板骨架总成与驾驶室本体连接;所述前挡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侧翼子板前端;所述侧翼子板后端的内表面的安装凸台内嵌螺母,通过螺栓与翼子板支架连接,侧翼子板后端通过翼子板支架与驾驶室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牢固可靠,且装配精度高速度快,产品一致性好,且满足轻量化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重汽车侧翼子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侧翼子板装置,属于重型载重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重型汽车领域,侧翼子板装置多采用玻璃钢材料,质量重,不能满足轻量化需求,且耐温性差,容易老化;同时现有翼子板装置安装支架较为复杂,拆卸困难,维修成本大;分体式侧翼子板前端与翼子板后端多采用自攻丝连接,拆卸维修后连接不牢固;整体式侧翼子板损坏后,维修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易、实用性强的载重汽车侧翼子板装置。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载重汽车侧翼子板装置,包括侧翼子板前端、侧翼子板后端、翼子板支架、防滑踏板、脚踏板骨架总成和前挡泥板,所述侧翼子板前端和侧翼子板后端连接形成侧翼子板分总成,防滑踏板和侧翼子板前端同时固定在脚踏板骨架总成上,脚踏板骨架总成与驾驶室本体连接;所述前挡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侧翼子板前端;所述侧翼子板后端的内表面的安装凸台内嵌螺母,通过螺栓与翼子板支架连接,侧翼子板后端通过翼子板支架与驾驶室本体连接。所述侧翼子板前端后部凸起内嵌螺母,三个限位凸台嵌入侧翼子板后端三个凹槽内,侧翼子板前端和侧翼子板后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脚踏板骨架总成包括前踏板吊架、踏板骨架和后踏板吊架,踏板骨架设有焊接螺母,前踏板吊架和后踏板吊架通过螺栓与踏板骨架连接。所述前踏板吊架、踏板骨架和后踏板吊架上设有翻边和加强筋和切口。有益效果:本技术整体采用左右完全对称的布局形式,翼子板支架适用于左右两侧,通用性良好,设计美观,强度高,可靠性好,集成化较高,减重,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和精度。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牢固可靠,且装配精度高速度快,产品一致性好,且满足轻量化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轴侧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面安装点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脚踏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前后端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侧翼子板前端、2侧翼子板后端、3翼子板支架、4防滑踏板、5脚踏板骨架总成、6前挡泥板、7前踏板吊架、8踏板骨架、9后踏板吊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描述。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轴侧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内面安装点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载重汽车侧翼子板装置,包括侧翼子板前端1、侧翼子板后端2、翼子板支架3、防滑踏板4、脚踏板骨架总成5和前挡泥板6,所述侧翼子板前端1和侧翼子板后端2连接形成侧翼子板分总成,防滑踏板4和侧翼子板前端1同时固定在脚踏板骨架总成5上,脚踏板骨架总成5与驾驶室本体连接;所述前挡泥板6通过螺栓连接在侧翼子板前端1;所述侧翼子板后端2的内表面的安装凸台内嵌螺母,通过螺栓与翼子板支架3连接,侧翼子板后端2通过翼子板支架3与驾驶室本体连接。图5所示为本技术前后端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侧翼子板前端1后部凸起内嵌螺母,三个限位凸台嵌入侧翼子板后端2三个凹槽内,侧翼子板前端1和侧翼子板后端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保证侧翼子板前后端间隙一致。所述侧翼子板前端1上部的设计基于门槛的定位结构,能保证车门和侧围的间隙与侧翼子板前端1和侧翼子板后端2间隙对齐,不用手动调整间隙,产品一致性好。图4所示为本技术脚踏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脚踏板骨架总成5包括前踏板吊架7、踏板骨架8和后踏板吊架9,踏板骨架8设有焊接螺母,前踏板吊架7和后踏板吊架9通过螺栓与踏板骨架8连接。所述前踏板吊架7、踏板骨架8和后踏板吊架9上设有翻边和加强筋和切口,强度高,自重轻。本技术在上装配线装配前,将踏板骨架8与前踏板吊架7、后踏板吊架9组装起来,形成分总成;将侧翼子板前端1和侧翼子板后端2组装起来,形成分总成。分总成为装配线上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加快了装配线的生产节拍,提高的生产效率。在装配线装配时,先将脚踏板骨架总成5通过五个安装孔位固定在驾驶室上;然后将侧翼子板分总成放在脚踏板骨架总成5上,此时依靠侧翼子板前端1可以挂在驾驶室本体上,进行轻松装配,避免了整个过程中持续托举,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侧翼子板分总成与驾驶室连接的凸台内嵌螺母,通过五个安装孔位将侧翼子板装配在驾驶室上;然后将翼子板支架3装配在驾驶室本体和侧翼子板后端2上,形成框架结构,进行加固;最后将防滑踏板4和侧翼子板前端1通过四个安装孔装配在脚踏板骨架8上,完成侧翼子板装置的装配。本技术整体采用左右完全对称的布局形式,翼子板支架适用于左右两侧,通用性良好,设计美观,强度高,可靠性好,集成化较高,减重,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和精度。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牢固可靠,且装配精度高速度快,产品一致性好,且满足轻量化需求。本技术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等同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重汽车侧翼子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翼子板前端(1)、侧翼子板后端(2)、翼子板支架(3)、防滑踏板(4)、脚踏板骨架总成(5)和前挡泥板(6),所述侧翼子板前端(1)和侧翼子板后端(2)连接形成侧翼子板分总成,防滑踏板(4)和侧翼子板前端(1)同时固定在脚踏板骨架总成(5)上,脚踏板骨架总成(5)与驾驶室本体连接;所述前挡泥板(6)通过螺栓连接在侧翼子板前端(1);所述侧翼子板后端(2)的内表面的安装凸台内嵌螺母,通过螺栓与翼子板支架(3)连接,侧翼子板后端(2)通过翼子板支架(3)与驾驶室本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重汽车侧翼子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翼子板前端(1)、侧翼子板后端(2)、翼子板支架(3)、防滑踏板(4)、脚踏板骨架总成(5)和前挡泥板(6),所述侧翼子板前端(1)和侧翼子板后端(2)连接形成侧翼子板分总成,防滑踏板(4)和侧翼子板前端(1)同时固定在脚踏板骨架总成(5)上,脚踏板骨架总成(5)与驾驶室本体连接;所述前挡泥板(6)通过螺栓连接在侧翼子板前端(1);所述侧翼子板后端(2)的内表面的安装凸台内嵌螺母,通过螺栓与翼子板支架(3)连接,侧翼子板后端(2)通过翼子板支架(3)与驾驶室本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重汽车侧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岁边鹏李鑫李庆榜崔志军曹东海李正鲁马新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