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985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装置,该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装置包括工作台、夹固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的工作台的上端面安装有夹固机构,夹固机构的后方设置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工作台的上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检测与标记一体结构相的设计理念进行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与传统人工标记方式相比,本装置采用的检测‑标记一体结构可实现快速和高质量标记,同时设置有多个具有导向和限位作用的结构以最大限度降低外界因素对圆板本身垂直度检测结构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棒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合金是指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合金铜棒是有色金属加工棒材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高导电性能。主要分为黄铜棒(铜锌合金,较便宜)和紫铜棒(较高的铜含量),铜棒形成工艺包括挤压、拉伸、轧制、连铸等工艺,其中拉伸是将坯料经过模孔并施加拉力使其形状和尺度发生改变的一种压力加工办法,也是铜棒型线材出产成品的要害工序,经过该工序,使制品的外形、尺度符合要求,具有尺度精度高、外表光洁度好等特色,拉伸工序中包含的精整步骤可对铜棒进行切头尾(定尺)、矫直、外表处理等处理,但在合金铜棒成型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传统采用人工标记检测结果方式的整体效率和标记准确度较低,且易因人工视差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同时检测结构与待测物体接触力度的适当性较低,以致检测结构与待测物体初始接触时即存在出现非垂直面检测结果;2、检测结构在垂直度检测过程中,其整体的稳固程度存在不稳定性,同时待测物体的整体受到的夹固力较低,以致其易出现偏动或倾斜现象,进而垂直度检测结果易因外界的不稳定因素而出现偏差或错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装置,该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装置包括工作台、夹固机构和检测机构,采用上述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装置进行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时具体检测修复方法如下:S1、合金铜棒夹固:过人工方式将圆棒放置于圆盘之间,并通过一号电动滑块带动夹板向内侧运动夹紧圆棒;S2、垂直度检测:通过二号电动滑块带动竖直板向前运动,然后通过三号电动滑块借助连接杆带动回型板向下运动,直至测针的下端接触圆棒表面,然后再次通过二号电动滑块带动竖直板整体向右慢速运动,测针随之同步运动进行垂直度检测;S3、缺陷表现:测针检测至圆棒表面废垂直部位时,测针出现下沉或上顶运动现象,转板在测针的带动下呈现倾斜状态,转板上倾一端的顶杆向上顶动并将其正上方的滚球顶起,滚球沿矩形凹槽向下滚动,此过程中二号电动滑块停止运动;S5、换向检测: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皮带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圆盘转轴,夹板夹带圆棒随圆盘同步转动以转换检测部位,之后重复S2和S3步骤。所述的工作台的上端面安装有夹固机构,夹固机构的后方设置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工作台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夹固机构包括立板、连接轴、圆盘、一号电动滑块、夹板、转轴、皮带和电机,立板左右对称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立板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内侧端面安装有圆盘,圆盘的内侧端面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沿圆盘周向均匀排布,矩形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一号电动滑块,一号电动滑块的内侧端安装有夹板,立板的下端之间通轴承安装有转轴,转轴位于连接轴的正下方,连接轴的外侧端与转轴之间通过皮带相连,皮带位于立板的内侧,转轴的右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位于转轴右端立板的右侧,电机的下端面安装在工作台上,通过人工方式将圆棒放置于圆盘之间,并通过一号电动滑块带动夹板向内侧运动夹紧圆棒,然后通过检测机构对圆棒进行垂直度检测,之后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皮带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圆盘转轴,夹板夹带圆棒随圆盘同步转动以转换检测部位。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二号电动滑块、竖直板、三号电动滑块、连接杆、回型板、轴杆、转板、测针、顶杆、主板、副板和滚球,二号电动滑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二号电动滑块位于立板的后侧,二号电动滑块的上端安装有竖直板,竖直板的前端面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三号电动滑块,三号电动滑块的前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面与回型板的下端面相连,回型板的前后内侧壁下端之间连接有轴杆,轴杆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转板,转板的下端面右中部安装有测针,转板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顶杆,转板的正上方设置有主板,主板的后端面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副板,副板的后端呈向下倾斜结构,主板和副板的上端面中部均开设有轨道凹槽,主板上的轨道凹槽的内底壁左右对称开设有矩形通槽,矩形通槽的上端为内凹圆弧结构,内凹圆弧结构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有滚球,顶杆的上端与矩形通槽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通过二号电动滑块带动竖直板向前运动,然后通过三号电动滑块借助连接杆带动回型板向下运动,直至测针的下端接触圆棒表面,然后再次通过二号电动滑块带动竖直板整体向右慢速运动,测针随之同步运动进行垂直度检测,测针检测至圆棒表面废垂直部位时,测针出现下沉或上顶运动现象,转板在测针的带动下呈现倾斜状态,转板上倾一端的顶杆向上顶动并将其正上方的滚球顶起,滚球沿矩形凹槽向下滚动,此过程中二号电动滑块停止运动,二号电动滑块重新运动之前,通过人工方式将滚球放置于原始位置以继续进行垂直度检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副板的下端安装有底板,底板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长方形凹槽,长方形凹槽与副板上的轨道凹槽相通,底板的上端面后端开设有方形通槽,方形通槽内通过滑动配合带式安装有圆弧块,圆弧块呈外凸结构,圆弧块的下端安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下端安装有控制块,控制块的前端面与控制板的后端面相连,控制板的中部安装有喷枪,喷枪与测针正相对,滚球沿矩形通槽向下滚动至底板的过程中,其向下压动圆弧块,圆弧块通过压缩弹簧向下压动控制块,控制块与控制板完全接触时,喷枪工作并向圆棒表面喷射可洗涂料,可洗涂料对测针检测出的缺陷部位进行同步快速标记,以便于后续工人根据标记对圆棒进行再加工处理,与传统人工标记方式相比,此标记方式的速率和准确度更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立板之间设置有底撑板,底撑板的上端面为内凹圆弧结构,底撑板的前后两端面中部对称安装有倒L型架,倒L型架的下端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面,底撑板后端的倒L型架位于二号电动滑块的前侧,底撑板可对圆棒起到辅助支撑固定的作用,内凹圆弧结构可提高底撑板对圆棒固定程度,以避免因外界因素导致圆棒出现倾斜或偏动现象而造成垂直度检测结果出现误差或错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板的内侧端面和底撑板的上端面均设置有橡胶层,夹板的内侧端面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夹板内侧端面的橡胶层前后方向的外侧,橡胶层可提高夹板和底撑板对与圆棒的夹固程度,且橡胶层可避免圆棒被夹持部位因直接刚性夹固而产生凹陷等变形现象,限位块可与夹板和底撑板之间配合以对圆棒进行多方位自由度限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测针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L型杆,L型杆的上端面与回型板的下端面相连,L型杆与测针正相对,L型杆可对测针起到限位和辅助固定的作用,以降低测针运动过程中发生偏动现象而造成额外错误垂直度检测结果出现的几率,进而提高了圆棒垂直度检测的质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转轴右端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装置,该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装置包括工作台(1)、夹固机构(2)和检测机构(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装置进行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时具体检测修复方法如下:/nS1、合金铜棒夹固:过人工方式将圆棒放置于圆盘(22)之间,并通过一号电动滑块(23)带动夹板(24)向内侧运动夹紧圆棒;/nS2、垂直度检测:通过二号电动滑块(30)带动竖直板(31)向前运动,然后通过三号电动滑块(32)借助连接杆(33)带动回型板(34)向下运动,直至测针(37)的下端接触圆棒表面,然后再次通过二号电动滑块(30)带动竖直板(31)整体向右慢速运动,测针(37)随之同步运动进行垂直度检测;/nS3、缺陷表现:测针(37)检测至圆棒表面废垂直部位时,测针(37)出现下沉或上顶运动现象,转板(36)在测针(37)的带动下呈现倾斜状态,转板(36)上倾一端的顶杆(38)向上顶动并将其正上方的滚球(311)顶起,滚球(311)沿矩形凹槽向下滚动,此过程中二号电动滑块(30)停止运动;/nS4、换向检测:通过电机(27)带动转轴(25)转动,转轴(25)通过皮带(26)带动连接轴(21)转动,连接轴(21)带动圆盘(22)转轴(25),夹板(24)夹带圆棒随圆盘(22)同步转动以转换检测部位,之后重复S2和S3步骤;/n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端面安装有夹固机构(2),夹固机构(2)的后方设置有检测机构(3),检测机构(3)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工作台(1)的上端相连;/n所述的夹固机构(2)包括立板(20)、连接轴(21)、圆盘(22)、一号电动滑块(23)、夹板(24)、转轴(25)、皮带(26)和电机(27),立板(20)左右对称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立板(20)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轴(21),连接轴(21)的内侧端面安装有圆盘(22),圆盘(22)的内侧端面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沿圆盘(22)周向均匀排布,矩形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一号电动滑块(23),一号电动滑块(23)的内侧端安装有夹板(24),立板(20)的下端之间通轴承安装有转轴(25),转轴(25)位于连接轴(21)的正下方,连接轴(21)的外侧端与转轴(25)之间通过皮带(26)相连,皮带(26)位于立板(20)的内侧,转轴(25)的右端与电机(27)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27)位于转轴(25)右端立板(20)的右侧,电机(27)的下端面安装在工作台(1)上;/n所述的检测机构(3)包括二号电动滑块(30)、竖直板(31)、三号电动滑块(32)、连接杆(33)、回型板(34)、轴杆(35)、转板(36)、测针(37)、顶杆(38)、主板(39)、副板(310)和滚球(311),二号电动滑块(30)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二号电动滑块(30)位于立板(20)的后侧,二号电动滑块(30)的上端安装有竖直板(31),竖直板(31)的前端面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三号电动滑块(32),三号电动滑块(32)的前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上端面与回型板(34)的下端面相连,回型板(34)的前后内侧壁下端之间连接有轴杆(35),轴杆(35)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转板(36),转板(36)的下端面右中部安装有测针(37),转板(36)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顶杆(38),转板(36)的正上方设置有主板(39),主板(39)的后端面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副板(310),副板(310)的后端呈向下倾斜结构,主板(39)和副板(310)的上端面中部均开设有轨道凹槽,主板(39)上的轨道凹槽的内底壁左右对称开设有矩形通槽,矩形通槽的上端为内凹圆弧结构,内凹圆弧结构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有滚球(311),顶杆(38)的上端与矩形通槽之间为滑动配合方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装置,该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装置包括工作台(1)、夹固机构(2)和检测机构(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装置进行合金铜棒成型检测修复时具体检测修复方法如下:
S1、合金铜棒夹固:过人工方式将圆棒放置于圆盘(22)之间,并通过一号电动滑块(23)带动夹板(24)向内侧运动夹紧圆棒;
S2、垂直度检测:通过二号电动滑块(30)带动竖直板(31)向前运动,然后通过三号电动滑块(32)借助连接杆(33)带动回型板(34)向下运动,直至测针(37)的下端接触圆棒表面,然后再次通过二号电动滑块(30)带动竖直板(31)整体向右慢速运动,测针(37)随之同步运动进行垂直度检测;
S3、缺陷表现:测针(37)检测至圆棒表面废垂直部位时,测针(37)出现下沉或上顶运动现象,转板(36)在测针(37)的带动下呈现倾斜状态,转板(36)上倾一端的顶杆(38)向上顶动并将其正上方的滚球(311)顶起,滚球(311)沿矩形凹槽向下滚动,此过程中二号电动滑块(30)停止运动;
S4、换向检测:通过电机(27)带动转轴(25)转动,转轴(25)通过皮带(26)带动连接轴(21)转动,连接轴(21)带动圆盘(22)转轴(25),夹板(24)夹带圆棒随圆盘(22)同步转动以转换检测部位,之后重复S2和S3步骤;
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端面安装有夹固机构(2),夹固机构(2)的后方设置有检测机构(3),检测机构(3)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工作台(1)的上端相连;
所述的夹固机构(2)包括立板(20)、连接轴(21)、圆盘(22)、一号电动滑块(23)、夹板(24)、转轴(25)、皮带(26)和电机(27),立板(20)左右对称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立板(20)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轴(21),连接轴(21)的内侧端面安装有圆盘(22),圆盘(22)的内侧端面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沿圆盘(22)周向均匀排布,矩形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一号电动滑块(23),一号电动滑块(23)的内侧端安装有夹板(24),立板(20)的下端之间通轴承安装有转轴(25),转轴(25)位于连接轴(21)的正下方,连接轴(21)的外侧端与转轴(25)之间通过皮带(26)相连,皮带(26)位于立板(20)的内侧,转轴(25)的右端与电机(27)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27)位于转轴(25)右端立板(20)的右侧,电机(27)的下端面安装在工作台(1)上;
所述的检测机构(3)包括二号电动滑块(30)、竖直板(31)、三号电动滑块(32)、连接杆(33)、回型板(34)、轴杆(35)、转板(36)、测针(37)、顶杆(38)、主板(39)、副板(310)和滚球(311),二号电动滑块(30)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二号电动滑块(30)位于立板(20)的后侧,二号电动滑块(30)的上端安装有竖直板(31),竖直板(31)的前端面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三号电动滑块(32),三号电动滑块(32)的前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上端面与回型板(34)的下端面相连,回型板(34)的前后内侧壁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东姚孝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集知匠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