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44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该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采用如下喷涂机械,该喷涂机械包括底板和分别设置在底板顶部两端的固定装置和喷涂装置,喷涂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顶部的滑动板和安装在滑动板上的转动轴,转动轴外壁设置喷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轴末端的胀芯推动胀块向外移动,从而对轮毂的轴孔内支撑固定,利用固定杆调整转板之间的角度,使转板上的定位轴与轮毂上的安装孔对应,从而对轮毂进行二次固定,定位轴可从转板上拆卸下来,固定装置适用范围更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横杆和L形杆上均设置漆管,通过把手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喷涂机构在支架的带动下同步转动,从而对轮毂的内外侧壁同时喷涂,提高了喷涂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喷涂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轮毂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轮圈”或“钢圈。市场上的轮毂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钢轮毂和合金轮毂,钢质轮毂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制造工艺简单(一般采用铸造的工艺,例如铝合金轮毂一般采用低压铸造工艺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抗金属疲劳的能力很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便宜又结实,但钢质轮毂的缺点也相对比较突出就是外观丑陋,重量较大(相同的轮毂钢材质要比铝合金材质重很多),惯性阻力大,散热性也比较差,而且非常容易生锈,因此需要对轮毂的内外壁进行喷涂处理。目前在对轮毂进行喷涂时存在以下缺点:一、轮毂的支架形状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固定装置来固定不同造型的轮毂,使得轮毂在喷涂时需要不同的固定夹具;二、轮毂在进行喷涂时,只能单独喷涂轮毂的内侧壁或者外侧壁,喷涂效率低,且需要等到其中一侧干了以后才可以喷涂另一侧。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该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采用如下喷涂机械,该喷涂机械包括底板和分别设置在底板顶部两端的固定装置和喷涂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底板顶部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侧壁靠顶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的外部套设有两组转板,其中一组转板与中心轴固定连接,另一组转板与中心轴转动连接,转板的侧壁靠两端螺接有定位轴,定位轴靠近喷涂装置的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的直径;>所述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板,条形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定位孔,两组转板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圆筒,圆筒的侧壁开设有四组呈环形分布的弧形通孔,弧形通孔内滑动设置有胀块,所述胀块的内外侧壁均为曲面,且胀块的内环面呈倾斜状,胀块靠近中心轴的一侧厚度大于另一侧的厚度,所述圆筒的封闭端中心固定安装有回形框架,胀块通过第一弹簧与回形框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喷涂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顶部的滑动板和用于驱动滑动板的电动推杆,滑动板的侧壁靠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滑动板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把手,所述转动轴的外壁靠近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侧壁靠末端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内滑动安装有喷涂机构;所述喷涂机构包括横杆和连接在横杆末端的滑块,滑块滑动对接在矩形通孔内,且滑块通过第二弹簧与矩形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架的末端螺接有给进螺杆,给进螺杆的末端伸入矩形通孔内并与滑块的外壁相接触;所述横杆的外壁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半圆卡槽,半圆卡槽内卡合有第一漆管,横杆的外壁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排列的第一喷头,且第一喷头与第一漆管相连通;所述横杆的外壁靠近滑块的一端滑动设置有L形杆,L形杆的竖直段贯穿横杆通向下方,L形杆的竖直段侧壁开设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矩形卡槽,横杆的外壁转动设置有用于锁紧L形杆的锁紧板;所述L形杆的水平段与横杆结构相同,且L形杆水平段上的半圆凹槽内卡合有第二漆管,第二漆管的外壁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排列的第二喷头,且第二喷头与第一喷头呈相对设置;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固定装置调整:拨动其中一组转板,使两组转板之间的夹角发生改变,当定位轴与轮毂上的四个安装孔一一对应时,将固定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组条形板上对应的定位孔内,此时两组转板的夹角被固定,固定装置调整完成;S2轮毂固定:将轮毂的四个安装孔与定位轴对准,向固定装置的方向移动轮毂,直至定位轴的外壁与安装孔的内壁接触,此时圆筒穿过轮毂的轴孔,胀块与轴孔之间存在间隙;驱动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伸长,使其带动滑动板向固定装置的方向移动,转动轴在滑动板的带动下向圆筒靠近,转动轴的末端逐渐进入圆筒内,此时胀块的内环面与圆筒的外壁接触,继续推动滑动板,胀块在转动轴的推动下沿着弧形通孔向外移动,直至胀块的外壁与轴孔内壁相抵接,此时轮毂被固定;S3轮毂喷漆:在步骤S2中,转动轴向固定装置的方向移动时,带动支架同步移动,横杆和L形杆的水平段分别移动至轮毂的内外两侧,旋动给进螺杆,使其向矩形通孔内给进,滑块在给进螺杆的推动下沿着矩形通孔移动,进而带动横杆移动,第二弹簧则受压力收缩,第一喷头更加靠近轮毂的外壁;拉动L形杆,使其水平段更加靠近轮毂的内壁,旋动锁紧板,使其卡在其中一组矩形卡槽内,从而对L形杆固定;手动旋转把手,使其带动转动轴转动,喷涂机构在支架的带动下随之转动,进而对轮毂的内外壁进行喷涂;S4轮毂拆卸:驱动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缩短,使其带动滑动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转动轴从圆筒内抽出,此时转动轴对胀块不再有推力,胀块在第一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沿着弧形通孔向内移动,胀块不与轮毂的轴孔相接触,将轮毂从圆筒上抽出即可。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包括连接杆和垂直设置在连接杆两端的短轴,短轴分别贯穿两组条形板上相应的定位孔内。优选的,所述弧形通孔设置有四组,四组胀块分别与弧形通孔的四侧外壁相对应。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由圆杆和一体成型在圆杆末端的胀芯组成,胀芯呈圆台状,且胀芯靠近圆杆的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优选的,所述把手由连板和固定在连板两端的圆轴组成,圆轴位于连板的两侧,且其中一组圆轴与转动轴的末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块的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指针,指针的侧壁与支架的侧壁相接触,且支架的侧壁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刻度线。优选的,所述横杆上的半圆凹槽远离滑块的一端呈开口状,另一端呈封闭状,且半圆凹槽的开口宽度小于半圆凹槽的直径。优选的,所述锁紧板由转轴和固定套设在转轴上的椭圆形板组成,椭圆形板的厚度与矩形卡槽的深度相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轴末端的胀芯推动胀块向外移动,从而对轮毂的轴孔内支撑固定,利用固定杆调整转板之间的角度,使转板上的定位轴与轮毂上的安装孔对应,从而对轮毂进行二次固定,定位轴可从转板上拆卸下来,固定装置适用范围更广;2.本专利技术在横杆和L形杆的水平段上均设置漆管,通过把手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喷涂机构在支架的带动下同步转动,从而对轮毂的内外侧壁同时喷涂,提高了喷涂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未固定轮毂时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固定装置的局部剖切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喷涂机构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喷涂对象的立体图。图中:10、底板;20、固定装置;21、固定板;22、中心轴;23、转板;24、定位轴;25、条形板;251、定位孔;26、固定杆;27、圆筒;271、弧形通孔;272、回形框架;28、胀块;29、第一弹簧;30、喷涂装置;31、滑动板;32、电动推杆;33、转动轴;34、支架;341、矩形通孔;35、喷涂机构;351、横杆;352、滑块;353、指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该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采用如下喷涂机械,该喷涂机械包括底板(10)和分别设置在底板(10)顶部两端的固定装置(20)和喷涂装置(3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0)包括垂直设置在底板(10)顶部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侧壁靠顶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轴(22),中心轴(22)的外部套设有两组转板(23),其中一组转板(23)与中心轴(22)固定连接,另一组转板(23)与中心轴(22)转动连接,转板(23)的侧壁靠两端螺接有定位轴(24),定位轴(24)靠近喷涂装置(30)的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的直径;/n所述转板(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板(25),条形板(25)的侧壁上开设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定位孔(251),两组转板(23)通过固定杆(26)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2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圆筒(27),圆筒(27)的侧壁开设有四组呈环形分布的弧形通孔(271),弧形通孔(271)内滑动设置有胀块(28),所述胀块(28)的内外侧壁均为曲面,且胀块(28)的内环面呈倾斜状,胀块(28)靠近中心轴(22)的一侧厚度大于另一侧的厚度,所述圆筒(27)的封闭端中心固定安装有回形框架(272),胀块(28)通过第一弹簧(29)与回形框架(272)的外壁固定连接;/n所述喷涂装置(30)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10)顶部的滑动板(31)和用于驱动滑动板(31)的电动推杆(32),滑动板(31)的侧壁靠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3),滑动板(31)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33)转动的把手(38),所述转动轴(33)的外壁靠近滑动板(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34),支架(34)的侧壁靠末端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通孔(341),且矩形通孔(341)内滑动安装有喷涂机构(35);/n所述喷涂机构(35)包括横杆(351)和连接在横杆(351)末端的滑块(352),滑块(352)滑动对接在矩形通孔(341)内,且滑块(352)通过第二弹簧(36)与矩形通孔(341)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架(34)的末端螺接有给进螺杆(37),给进螺杆(37)的末端伸入矩形通孔(341)内并与滑块(352)的外壁相接触;所述横杆(351)的外壁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半圆卡槽,半圆卡槽内卡合有第一漆管(354),横杆(351)的外壁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排列的第一喷头(355),且第一喷头(355)与第一漆管(354)相连通;所述横杆(351)的外壁靠近滑块(352)的一端滑动设置有L形杆(356),L形杆(356)的竖直段贯穿横杆(351)通向下方,L形杆(356)的竖直段侧壁开设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矩形卡槽(3561),横杆(351)的外壁转动设置有用于锁紧L形杆(356)的锁紧板(357);所述L形杆(356)的水平段与横杆(351)结构相同,且L形杆(356)水平段上的半圆凹槽内卡合有第二漆管(358),第二漆管(358)的外壁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排列的第二喷头(359),且第二喷头(359)与第一喷头(355)呈相对设置;/n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nS1固定装置调整:拨动其中一组转板(23),使两组转板(23)之间的夹角发生改变,当定位轴(24)与轮毂上的四个安装孔一一对应时,将固定杆(26)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组条形板(25)上对应的定位孔(251)内,此时两组转板(23)的夹角被固定,固定装置(20)调整完成;/nS2轮毂固定:将轮毂的四个安装孔与定位轴(24)对准,向固定装置(20)的方向移动轮毂,直至定位轴(24)的外壁与安装孔的内壁接触,此时圆筒(27)穿过轮毂的轴孔,胀块(28)与轴孔之间存在间隙;驱动电动推杆(32)的伸缩杆伸长,使其带动滑动板(31)向固定装置(20)的方向移动,转动轴(33)在滑动板(31)的带动下向圆筒(27)靠近,转动轴(33)的末端逐渐进入圆筒(27)内,此时胀块(28)的内环面与圆筒(27)的外壁接触,继续推动滑动板(31),胀块(28)在转动轴(33)的推动下沿着弧形通孔(271)向外移动,直至胀块(28)的外壁与轴孔内壁相抵接,此时轮毂被固定;/nS3轮毂喷漆:在步骤S2中,转动轴(33)向固定装置(20)的方向移动时,带动支架(34)同步移动,横杆(351)和L形杆(356)的水平段分别移动至轮毂的内外两侧,旋动给进螺杆(37),使其向矩形通孔(341)内给进,滑块(352)在给进螺杆(37)的推动下沿着矩形通孔(341)移动,进而带动横杆(351)移动,第二弹簧(36)则受压力收缩,第一喷头(355)更加靠近轮毂的外壁;拉动L形杆(356),使其水平段更加靠近轮毂的内壁,旋动锁紧板(357),使其卡在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该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采用如下喷涂机械,该喷涂机械包括底板(10)和分别设置在底板(10)顶部两端的固定装置(20)和喷涂装置(3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0)包括垂直设置在底板(10)顶部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侧壁靠顶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轴(22),中心轴(22)的外部套设有两组转板(23),其中一组转板(23)与中心轴(22)固定连接,另一组转板(23)与中心轴(22)转动连接,转板(23)的侧壁靠两端螺接有定位轴(24),定位轴(24)靠近喷涂装置(30)的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的直径;
所述转板(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板(25),条形板(25)的侧壁上开设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定位孔(251),两组转板(23)通过固定杆(26)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2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圆筒(27),圆筒(27)的侧壁开设有四组呈环形分布的弧形通孔(271),弧形通孔(271)内滑动设置有胀块(28),所述胀块(28)的内外侧壁均为曲面,且胀块(28)的内环面呈倾斜状,胀块(28)靠近中心轴(22)的一侧厚度大于另一侧的厚度,所述圆筒(27)的封闭端中心固定安装有回形框架(272),胀块(28)通过第一弹簧(29)与回形框架(272)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喷涂装置(30)包括滑动设置在底板(10)顶部的滑动板(31)和用于驱动滑动板(31)的电动推杆(32),滑动板(31)的侧壁靠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3),滑动板(31)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33)转动的把手(38),所述转动轴(33)的外壁靠近滑动板(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34),支架(34)的侧壁靠末端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通孔(341),且矩形通孔(341)内滑动安装有喷涂机构(35);
所述喷涂机构(35)包括横杆(351)和连接在横杆(351)末端的滑块(352),滑块(352)滑动对接在矩形通孔(341)内,且滑块(352)通过第二弹簧(36)与矩形通孔(341)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架(34)的末端螺接有给进螺杆(37),给进螺杆(37)的末端伸入矩形通孔(341)内并与滑块(352)的外壁相接触;所述横杆(351)的外壁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半圆卡槽,半圆卡槽内卡合有第一漆管(354),横杆(351)的外壁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排列的第一喷头(355),且第一喷头(355)与第一漆管(354)相连通;所述横杆(351)的外壁靠近滑块(352)的一端滑动设置有L形杆(356),L形杆(356)的竖直段贯穿横杆(351)通向下方,L形杆(356)的竖直段侧壁开设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分布的矩形卡槽(3561),横杆(351)的外壁转动设置有用于锁紧L形杆(356)的锁紧板(357);所述L形杆(356)的水平段与横杆(351)结构相同,且L形杆(356)水平段上的半圆凹槽内卡合有第二漆管(358),第二漆管(358)的外壁设置有多组沿其长度方向呈线性排列的第二喷头(359),且第二喷头(359)与第一喷头(355)呈相对设置;
汽车轮毂喷涂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固定装置调整:拨动其中一组转板(23),使两组转板(23)之间的夹角发生改变,当定位轴(24)与轮毂上的四个安装孔一一对应时,将固定杆(26)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组条形板(25)上对应的定位孔(251)内,此时两组转板(23)的夹角被固定,固定装置(20)调整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东姚孝明郭庆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集知匠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