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线包覆成型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027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线包覆成型加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钢线包覆成型加工设备,该钢线包覆成型加工设备包括底座、辅助装置与包覆装置,底座上表面设置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中间设置有包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目前对于钢线外表面包覆铜带作业存在的问题:对于需要包覆铜带的钢线,其两端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拉紧固定,使得钢线松松垮垮,这对于铜带的包覆作业难以进行,铜带与钢线之间不能贴合紧密;对于铜带的压弯包覆在钢线表面,还需要对铜带连接处进行焊接,使得钢线被完全包覆,但是对于铜带连接处的压弯效果差,出现较大的距离,即使焊接完成,但是对于钢线的包覆效果明显不足,同样导致钢线的包覆紧密度难以符合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线包覆成型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线包覆成型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铜包钢是铜包着钢丝,因此是钢丝外围包裹铜层的复合线材,它利用低压高频信号的趋肤效应,在高频区沿表面行走,所以只要铜层厚度达到一定范围,某个频率段的信号就能被确保传递;铜起到传导弱电信号的作用,钢丝则起到支撑作用;依据铜包裹到钢丝的不同方法,主要分为电镀、包覆、热铸/浸以及电铸;该产品既有钢的强度和韧性,又有铜的良好导电性和耐腐蚀性能;相比铜单线具有密度小,强度高,造价低等优点,是传统纯铜单线的更新换代产品;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钢线外包覆铜带出现的问题。目前对于钢线外表面包覆铜带作业时,存在以下问题:a.对于需要包覆铜带的钢线,其两端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拉紧固定,使得钢线松松垮垮,这对于铜带的包覆作业难以进行,铜带与钢线之间不能贴合紧密,导致钢线的包覆紧密度难以符合标准;b.对于铜带的压弯包覆在钢线表面,还需要对铜带连接处进行焊接,使得钢线被完全包覆,但是对于铜带连接处的压弯效果差,出现较大的距离,即使焊接完成,但是对于钢线的包覆效果明显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线包覆成型加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钢线包覆成型加工设备,该钢线包覆成型加工设备包括底座(1)、辅助装置(2)与包覆装置(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钢线包覆成型加工设备对钢线外表面进行铜带包覆时具体方法如下:/n步骤一、准备作业:对本专利技术钢线包覆成型加工设备进行调试,并准备好需要进行包覆作业的钢线以及所需包覆材料铜带;/n步骤二、钢线固定:使用辅助装置(2)将步骤一中的钢线拉出到一定长度,并将钢线两端拉紧且固定牢固,然后将与拉出的钢线长度一样的铜带放在辅助装置(2)上与钢线前后对齐;/n步骤三、钢线包覆:使用包覆装置(3)对步骤二中放置在辅助装置(2)上的钢线和铜带进行包覆作业,使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线包覆成型加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钢线包覆成型加工设备,该钢线包覆成型加工设备包括底座(1)、辅助装置(2)与包覆装置(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钢线包覆成型加工设备对钢线外表面进行铜带包覆时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一、准备作业:对本发明钢线包覆成型加工设备进行调试,并准备好需要进行包覆作业的钢线以及所需包覆材料铜带;
步骤二、钢线固定:使用辅助装置(2)将步骤一中的钢线拉出到一定长度,并将钢线两端拉紧且固定牢固,然后将与拉出的钢线长度一样的铜带放在辅助装置(2)上与钢线前后对齐;
步骤三、钢线包覆:使用包覆装置(3)对步骤二中放置在辅助装置(2)上的钢线和铜带进行包覆作业,使得铜带包裹在钢线的表面;
步骤四、铜带连接处焊接:对步骤三中钢线外表面包裹的铜带侧端面之间进行焊接处理;
步骤五、铜带焊接处磨平:对步骤四中铜带侧端面之间焊接处理完成的地方进行打磨处理;
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辅助装置(2),辅助装置(2)中间设置有包覆装置(3);其中:
所述辅助装置(2)包括辅助支架(21)、辅助轴杆(22)、辅助轮盘(23)、钢线辊(24)、收线辊(25)、辅助框体(26)、固定单元(27)与支撑单元(28),底座(1)上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辅助支架(21),辅助支架(21)上安装有辅助轴杆(22),辅助轴杆(22)两端对称安装有辅助轮盘(23),位于底座(1)上表面左端的辅助支架(21)上的辅助轴杆(22)上安装有钢线辊(24),位于底座(1)上表面右端的辅助支架(21)上的辅助轴杆(22)上安装有收线辊(25),底座(1)上表面中间设置有辅助框体(26),辅助框体(26)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单元(27),辅助框体(26)之间设置有支撑单元(28),固定单元(27)与支撑单元(28)水平对齐;
所述包覆装置(3)包括包覆长板(31)、上包覆单元(32)、包覆框架(33)、包覆电机(34)、包覆滑道(35)、包覆滑架(36)、包覆丝杠(37)与下包覆单元(38),辅助框体(26)上端之间设置有包覆长板(31),包覆长板(31)下端面设置有上包覆单元(32),底座(1)下表面中间设置有包覆框架(33),包覆框架(33)内安装有包覆电机(34),底座(1)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包覆滑道(35),包覆滑道(35)滑动安装有包覆滑架(36),包覆滑道(35)两端之间安装有包覆丝杠(37),且包覆滑架(36)与包覆丝杠(37)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包覆电机(34)输出轴与包覆丝杠(37)一端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包覆滑架(36)上设置有下包覆单元(38);
所述固定单元(27)包括U型滑道(271)、U型滑架(272)、腰型块(273)、腰型长槽(274)、固定螺栓(275)、固定滚轮(276)、移动轴杆(277)、移动滚轮(278)与固定卡件(279),辅助框体(26)内部设置有有辅助空腔,辅助空腔边缘设置有U型滑道(271),U型滑道(271)内滑动安装有U型滑架(272),U型滑道(271)上左右对称设置有腰型块(273),U型滑架(272)上左右对称开设有腰型长槽(274),腰型块(273)与腰型长槽(274)滑动连接,辅助空腔上端面与U型滑架(272)上端面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辅助框体(26)上滑动安装有固定螺栓(275),U型滑架(272)上端与固定螺栓(275)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固定螺栓(275)下端设置有固定滚轮(276),辅助空腔左右侧壁中间设置有移动轴杆(277),移动轴杆(277)中间设置有移动滚轮(278),辅助腔体下底面设置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东姚孝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集知匠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