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嵌合Fab抗体片段及制备方法、应用,是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对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进行改造,将鼠源性抗体的可变区与人IgG, 的CH,、Cic重组,以降低抗独特型抗体的鼠源性成分,用于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及急性血吸 虫病的治疗等,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技术和制备免疫治疗药物领域。
技术介绍
血吸虫病是继疟疾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寄生虫病,据统计,全球有76个国家6亿左右的人 口受血吸虫感染威胁,约有2亿人感染血吸虫,全球每年估计至少有20万人死于血吸虫病,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三种。流行于我国的曰本 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称为日本血吸虫病。自1984年iffl0提出"以疾病控制代替以往的传播阻断"新的防治策略以来,建议血吸虫 病防治策略应着眼于人及人的行为,采用以大规模和反复化疗为主的防治措施。安全有效、 价格低廉的吡喹酮的问世使得大规模的化疗成为可能。1992-2001年,世行贷款中国血吸虫 病控制项目中,执行以化疗为主的干预措施。随后的血吸虫病防治规划中,化学药物治疗已 ...
【技术保护点】
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的嵌合Fab抗体片段,即鼠源性抗独特型抗体NP30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与人IgG↓[1]的重链部分恒定区(CH↓[1])及轻链恒定区(Cκ)进行重组形成的融合蛋白;鼠源性抗体NP30的轻链可变区与人IgG↓[1]的轻链恒定区Cκ重组的嵌合L链及鼠源性抗体NP30的重链可变区VH与人IgG↓[1]的CH↓[1]重组的嵌合Fd段,两者中间通过前导序列pelB连接,嵌合Fd段、L链分泌到细菌周质腔时前导序列pelB被剪切,两者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构成嵌合Fab抗体片段;嵌合L链的氨基酸序列为: Glu Asn Leu Leu Thr Gln Ser Pr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振卿,许静,朱晓娟,顾春燕,李红,管晓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