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零部件的结构耐撞性研究
,具体的涉及一种对于车辆部件实物特别是对车辆吸能零部件进行实物碰撞试验的碰撞试验方法及其 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研究车辆大变形碰撞的方法有理论研究、实物试验和数值仿真三种。 理论研究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为实物试验和数值仿真建模提供一些方 向性的建议,但相对来说,理论研究需作大量简化,结果比较粗造。实物试验 验证是整个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但是实物试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且危险性特大。如汽车等尚可进行实车碰撞试验,但是铁道车辆的重量是汽 车的好几十倍,发生撞击时的反作用力也将是汽车的数十倍。进行整车的碰撞试验不具有现实操作性。随着我国列车运行速度的快速提高,列车行车安全已经成为现代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列车碰撞事故严重危及乘客和乘务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应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但目前尚难以办到。为减轻列车碰撞事故造成的损失,开展列车多体耦合撞击动力学研究,研制耐冲击吸能车体,是减轻列车撞击事故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铁路客车车体结构(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列车结构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部件实物碰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碰撞试验方法包括: 将车辆部件固定于一可沿轨道运行的载运台车上,通过一驱动系统牵引该载运台车的速度增加至一测试值后准备撞击一冲撞墙; 当载运台车运行至冲撞墙前一设定位置时启动触发装置,使 驱动系统与载运台车脱离,使待测试件和载运台车无驱动动力下撞击冲撞墙; 所述载运台车上设置车载加速度测试系统实时完成包括瞬态加速度的测试和数据采集; 所述触发装置同时触发速度测试系统、撞击力测试系统和高速摄像系统,进行撞击力、撞击 速度和碰撞序列图像的数据采集; 所述采集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碰撞试验结果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红旗,姚松,高广军,张健,鲁寨军,刘堂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