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的制造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分球保持架装配机 的铆压后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轴承制造过程中,轴承分球保持架的铆压工艺在国内是依靠冲床手功一 个一个铆压好,采用人工目测与检测仪表抽样检测方式,无法对大批量生产的 轴承进行全检,这样一来轴承的精度与质量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检测 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极易发生漏检。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 对大批量生产的轴承进行全检的轴承分球保持架装配机的铆压后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分球保持架装配机的铆压后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及电控系统,机 架上方安装升降机构,上检测模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定位被检测轴承的下模 装置于上检测模下方的机架上;所述上检测模包括上模头及芯轴,芯轴与升降 机构连接,上模体装置在上模头及芯轴之间,第一电极板及第二电极板分别装 置在上模体两端的槽口中,在上模体、第二电极板及上模头上分别设置有多个 相连通的检测针孔,多个检测针分别装置在检测针孔中,复位弹簧一端抵在检 测针的凸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分球保持架装配机的铆压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电控系统,机架(1)上方安装升降机构(2),上检测模(3)与所述升降机构(2)连接,定位被检测轴承(5)的下模(4)装置于上检测模(3)下方的机架(1)上;所述上检测模(3)包括上模头(301)及芯轴(302),芯轴(302)与升降机构(2)连接,上模体(304)装置在上模头(301)及芯轴(302)之间,第一电极板(303)及第二电极板(307)分别装置在上模体(304)两端的槽口中,在上模体(304)、第二电极板(307)及上模头(301)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相连通的检测针孔,多个检测针(306)分别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忠,郁彬,曾祥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江益轴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