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式全车制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646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式全车制热系统,包括HVAC总成、冷凝器总成和后蒸发器总成,HVAC总成内设有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的一侧设有驾驶区换热器,驾驶区换热器的一侧设有驾驶区换热风机,后蒸发器总成内设有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的一侧设有乘客区换热器,乘客区换热器的一侧设有乘客区换热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当小车外界气温低时,风暖PTC加热器和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开始生热,使小车内的温度慢慢升高,之后乘客区换热器与驾驶区换热器运作时会吸收小车内的热量,从而使制冷剂在管道内吸收到热量而蒸发,使乘客区换热器与驾驶区换热器的表面上产生热量,从而使小车内的温度慢慢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式全车制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热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式全车制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纯电动汽车空调制热系统有两种类型:PTC热敏电阻加热器和热泵系统。不同类型的制热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很大区别。PTC热敏电阻型加热系统的生热原理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理解,与电炉丝类似,都是靠电流通过电阻生热,唯一的区别是电阻的材质。电炉是用普通的电阻丝,而纯电动汽车上用的PTC是一种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PTC加热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热快等特点。热泵暖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图热泵的功能是将低温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热源的,工作原理与空调制冷系统类似,只是热量转移的方向正好相反。空调制冷时,是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而热泵制热系统则是将车外的热量转移到车内。热泵制热系统一般都与空调制冷系统融合在一起,通过阀门控制热量的转移路径。另外,制热时,能有效利用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预热。现有的制热系统大多采用PTC制热或者热泵空调制热,在天气冷的环境下,两者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式全车制热系统,具有高效制热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合式全车制热系统,包括HVAC总成、冷凝器总成和后蒸发器总成,所述HVAC总成内设有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所述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的一侧设有驾驶区换热器,所述驾驶区换热器的一侧设有驾驶区换热风机,所述冷凝器总成内设有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的一侧设有冷凝风机,所述后蒸发器总成内设有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所述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的一侧设有乘客区换热器,所述乘客区换热器的一侧设有乘客区换热风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小车外界气温低时,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和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同时运行,风暖PTC加热器和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开始生热,从而使小车内的温度慢慢升高,对小车起到预热的作用,乘客区换热器与驾驶区换热器运作时会吸收小车内的热量,从而使制冷剂在管道内吸收到热量而蒸发,最终使乘客区换热器与驾驶区换热器的表面上产生热量,驾驶区换热风机启动,会将驾驶区换热器表面的热量吹送到驾驶区内,乘客区换热风机启动,会将乘客区换热器表面的热量吹送到驾驶区内,从而使小车内的温度慢慢升高,冷凝风机启动,对车外换热器表面进行降温,从而使车外换热器表面的热量散发,使之前蒸发的制冷剂气体冷却成制冷剂液体。作为优选,所述HVAC总成内设有膨胀阀一,且所述膨胀阀一的一侧与驾驶区换热器管道连接,所述膨胀阀一的一侧连接有感温包一,所述后蒸发器总成内设有膨胀阀二,且所述膨胀阀二的一侧与乘客区换热器管道连接,所述膨胀阀二的一侧连接有感温包二,所述冷凝器总成的一侧设有膨胀阀三,且所述膨胀阀三的一侧与车外换热器管道连接,所述膨胀阀三的一侧连接有感温包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温包一能根据膨胀阀一的出口温度来调节膨胀阀一的开度,从而使膨胀阀一起节流降压的作用,防止驾驶区换热器出现面积利用不足而产生敲缸现象,感温包二和膨胀阀二的作用与感温包一和膨胀阀一相同,感温包三和膨胀阀三的作用也与感温包一和膨胀阀一相同。作为优选,所述膨胀阀一的一侧设有电磁阀一,且所述电磁阀一的一侧与膨胀阀一管道连接,所述膨胀阀二的一侧设有电磁阀二,且所述电磁阀二的一侧与膨胀阀二管道连接,且所述电磁阀一与电磁阀二的另一侧均与膨胀阀三远离车外换热器的一侧管道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阀运作时,电磁阀的线圈产生电磁力促使阀门打开,制冷剂从阀门内流过,在达到设定温度后,电磁阀的线圈断电,电磁力消失,从而起对膨胀阀一中流出的制冷剂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电磁阀二和的电磁阀三作用与电磁阀一相同。作为优选,所述HVAC总成与后蒸发器总成之间设有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四侧设有阀口一、阀口二、阀口三和阀口四,所述驾驶区换热器的一侧与乘客区换热器的一侧均与阀口一管道连接,所述车外换热器的一侧与阀口三管道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通阀能改变制冷剂在空调管路内的流向实现制冷、制热之间的相互转换,当小车制热时,四通阀内部的阀口一与阀口四相连接,阀口二与阀口三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四通阀的一侧设有单向阀,且所述单向阀的一侧与阀口二管道连接,所述单向阀的一侧设有电动压缩机,所述电动压缩机的一侧与单向阀远离阀口二的一侧管道连接,且所述电动压缩机远离单向阀的一侧与阀口四管道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能保持制冷剂的单向流动性,单向阀正向开启时,反向密封也就不能通过制冷剂,电动压缩机启动,制冷剂从电动压缩机出来,通过管道流到阀口四,再从阀口四流到阀口一,之后通过管道分别流入到乘客区换热器与驾驶区换热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HVAC总成;2、冷凝器总成;3、后蒸发器总成;4、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5、驾驶区换热器;6、驾驶区换热风机;7、车外换热器;8、冷凝风机;9、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10、乘客区换热器;11、乘客区换热风机;12、膨胀阀一;13、感温包一;14、膨胀阀二;15、感温包二;16、膨胀阀三;17、感温包三;18、电磁阀一;19、电磁阀二;20、四通阀;21、阀口一;22、阀口二;23、阀口三;24、阀口四;25、单向阀;26、电动压缩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混合式全车制热系统,包括HVAC总成1、冷凝器总成2和后蒸发器总成3,HVAC总成1内设有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4,后蒸发器总成3内设有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9,当小车外界气温低时,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4和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9同时运行,风暖PTC加热器和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9开始生热,从而使小车内的温度慢慢升高,对小车起到预热的作用。HVAC总成1与后蒸发器总成3之间设有四通阀20,四通阀20能改变制冷剂在空调管路内的流向实现制冷、制热之间的相互转换。四通阀20的四侧设有阀口一21、阀口二22、阀口三23和阀口四24,当小车制热时,四通阀20内部的阀口一21与阀口四24相连接,阀口二22与阀口三23相连接。四通阀20的一侧设有电动压缩机26,且电动压缩机26的一侧与阀口四24管道连接,当小车的车内温度逐渐上升时,电动压缩机26启动,制冷剂从电动压缩机26出来,通过管道流到阀口四24,再从阀口四24流到阀口一21。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4的一侧设有驾驶区换热器5,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9的一侧设有乘客区换热器10,且驾驶区换热器5的一侧与乘客区换热器10的一侧均与阀口一21管道连接,当制冷剂从阀口四24流到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式全车制热系统,包括HVAC总成(1)、冷凝器总成(2)和后蒸发器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HVAC总成(1)内设有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4),所述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4)的一侧设有驾驶区换热器(5),所述驾驶区换热器(5)的一侧设有驾驶区换热风机(6),所述冷凝器总成(2)内设有车外换热器(7),所述车外换热器(7)的一侧设有冷凝风机(8),所述后蒸发器总成(3)内设有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9),所述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9)的一侧设有乘客区换热器(10),所述乘客区换热器(10)的一侧设有乘客区换热风机(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式全车制热系统,包括HVAC总成(1)、冷凝器总成(2)和后蒸发器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HVAC总成(1)内设有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4),所述驾驶区风暖PTC加热器(4)的一侧设有驾驶区换热器(5),所述驾驶区换热器(5)的一侧设有驾驶区换热风机(6),所述冷凝器总成(2)内设有车外换热器(7),所述车外换热器(7)的一侧设有冷凝风机(8),所述后蒸发器总成(3)内设有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9),所述乘客区风暖PTC加热器(9)的一侧设有乘客区换热器(10),所述乘客区换热器(10)的一侧设有乘客区换热风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式全车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HVAC总成(1)内设有膨胀阀一(12),且所述膨胀阀一(12)的一侧与驾驶区换热器(5)管道连接,所述膨胀阀一(12)的一侧连接有感温包一(13),所述后蒸发器总成(3)内设有膨胀阀二(14),且所述膨胀阀二(14)的一侧与乘客区换热器(10)管道连接,所述膨胀阀二(14)的一侧连接有感温包二(15),所述冷凝器总成(2)的一侧设有膨胀阀三(16),且所述膨胀阀三(16)的一侧与车外换热器(7)管道连接,所述膨胀阀三(16)的一侧连接有感温包三(17)。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奇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易铭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