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08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切削刀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针对现有的可转为切削刀片只是在上表面设置断屑层,不能对断屑进行收集,当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切削刀片的上表面进行清理,清理的工作量大,耽误切削刀片连续加工的效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为正方体结构,且刀片本体的四角拐角处均设置有弧形切削部,刀片本体上设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凹部,且凹部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之传统的切削刀片,可以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断屑收集在收集孔的内部,不需要后期对上表面的断屑进行清理,大大降低了清理的工作量,减少中间环节耗费的时间,提高了切削刀片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
本技术涉及切削刀具
,尤其涉及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
技术介绍
可转位刀片,是在世界三大硬质合金刀片生产基地之一的欧洲OEM生产,具有很高的性价比;特别是切槽刀片和APKT铣刀片是优质中的王牌,螺纹刀片和其他磨制刀片采用欧洲进口毛坯磨制而成,根据用户需求可进行涂层以提升其性能。现有的可转为切削刀片只是在上表面设置断屑层,不能对断屑进行收集,当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切削刀片的上表面进行清理,清理的工作量大,耽误切削刀片连续加工的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可转为切削刀片只是在上表面设置断屑层,不能对断屑进行收集,当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切削刀片的上表面进行清理,清理的工作量大,耽误切削刀片连续加工的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为正方体结构,且刀片本体的四角拐角处均设置有弧形切削部,所述刀片本体上设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的顶部设置有凹部,且凹部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凹部的顶部开设有呈矩阵排列的多个收集组件,所述弧形切削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主切削部,所述上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凸部,且多个凸部呈矩阵排列。优选的,所述上表面的顶部四角位置均开设有断屑槽,多个断屑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阻挡部,所述断屑槽的位置和多个弧形切削部的位置相对应,且断屑槽位于弧形切削部的一侧,便于对断屑进行收集。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开设在凹部顶部的多个收集孔,多个收集孔呈矩阵排雷,多个收集孔上均连通有收集通道,多个收集通道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和多个断屑槽相连通,且相连通的断屑槽和收集通道呈梯度下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断屑会直接滑入收集孔的内部。优选的,多个收集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堵塞,所述堵塞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盖,且拉盖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拉把,且拉把的底部和收集孔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方便对收集孔内部的断屑进行收集工作,可实施性高。优选的,所述收集孔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堵塞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纹齿,且螺纹齿和螺纹槽密封螺纹连接,堵塞方便和收集孔进行脱离,可操作性高,减少中间环节耗费的时间。本技术中,主切削部和弧形切削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断屑会经由设置的断屑槽和收集通道进入到相对应的收集孔的内部,利用堵塞将断屑积存在收集孔的内部,适用于横切的加工,主切削部和弧形切削部均设置了四个,四个主切削部和四个弧形切削部能够产生相同的加工作业,较之传统的切削刀片,可以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断屑收集在收集孔的内部,当拉开拉盖时,就能完成断屑的收集工作,不需要后期对上表面的断屑进行清理,大大降低了清理的工作量,减少中间环节耗费的时间,提高了切削刀片加工的效率;通过设置的定位孔,可以方便进行刀片本体的固定和转位,安装刀片主体的工作量小,大大提高了刀片本体转位的可实施性;通过在断屑槽两侧设置的阻挡部,可以避免出现断屑乱溅的现象,能保持上表面的干净程度,降低后期的清理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的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的图2中B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刀片本体、2上表面、3凸部、4主切削部、5拉把、6断屑槽、7阻挡部、8收集通道、9凹部、10定位孔、11收集孔、12弧形切削部、13堵塞、14拉盖、15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1,刀片本体1为正方体结构,且刀片本体1的四角拐角处均设置有弧形切削部12,刀片本体1上设有上表面2,上表面2的顶部设置有凹部9,且凹部9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10,凹部9的顶部开设有呈矩阵排列的多个收集组件,弧形切削部12的两侧均设置有主切削部4,上表面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凸部3,且多个凸部3呈矩阵排列。其中,主切削部4和弧形切削部12切削过程中产生的断屑会经由设置的断屑槽6和收集通道8进入到相对应的收集孔11的内部,利用堵塞13将断屑积存在收集孔11的内部,适用于横切的加工,主切削部4和弧形切削部12均设置了四个,四个主切削部4和四个弧形切削部12能够产生相同的加工作业,较之传统的切削刀片,可以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断屑收集在收集孔11的内部,当拉开拉盖14时,就能完成断屑的收集工作,不需要后期对上表面2的断屑进行清理,大大降低了清理的工作量,减少中间环节耗费的时间,提高了切削刀片加工的效率。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定位孔10,可以方便进行刀片本体1的固定和转位,安装刀片主体1的工作量小,大大提高了刀片本体1转位的可实施性。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进一步的改进:实施例2本技术中,上表面的顶部四角位置均开设有断屑槽6,多个断屑槽6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阻挡部7,断屑槽6的位置和多个弧形切削部12的位置相对应,且断屑槽6位于弧形切削部12的一侧,便于对断屑进行收集。本技术中,收集组件包括开设在凹部9顶部的多个收集孔11,多个收集孔11呈矩阵排雷,多个收集孔11上均连通有收集通道8,多个收集通道8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和多个断屑槽6相连通,且相连通的断屑槽6和收集通道8呈梯度下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断屑会直接滑入收集孔11的内部。本技术中,多个收集孔1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堵塞13,堵塞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盖14,且拉盖14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拉把5,且拉把5的底部和收集孔11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方便对收集孔11内部的断屑进行收集工作,可实施性高。本技术中,收集孔11的内壁上开设有螺纹槽,堵塞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纹齿,且螺纹齿和螺纹槽密封螺纹连接,堵塞13方便和收集孔11进行脱离,可操作性高,减少中间环节耗费的时间。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断屑槽6两侧设置的阻挡部7,可以避免出现断屑乱溅的现象,能保持上表面2的干净程度,降低后期的清理强度。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定位孔10,可以方便进行刀片本体1的固定和转位,安装刀片主体1的工作量小,大大提高了刀片本体1转位的可实施性,主切削部4和弧形切削部12切削过程中产生的断屑会经由设置的断屑槽6和收集通道8进入到相对应的收集孔11的内部,利用堵塞13将断屑积存在收集孔11的内部,适用于横切的加工,主切削部4和弧形切削部12均设置了四个,四个主切削部4和四个弧形切削部12能够产生相同的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体(1)为正方体结构,且刀片本体(1)的四角拐角处均设置有弧形切削部(12),所述刀片本体(1)上设有上表面(2),所述上表面(2)的顶部设置有凹部(9),且凹部(9)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10),所述凹部(9)的顶部开设有呈矩阵排列的多个收集组件,所述弧形切削部(12)的两侧均设置有主切削部(4),所述上表面(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凸部(3),且多个凸部(3)呈矩阵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体(1)为正方体结构,且刀片本体(1)的四角拐角处均设置有弧形切削部(12),所述刀片本体(1)上设有上表面(2),所述上表面(2)的顶部设置有凹部(9),且凹部(9)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10),所述凹部(9)的顶部开设有呈矩阵排列的多个收集组件,所述弧形切削部(12)的两侧均设置有主切削部(4),所述上表面(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凸部(3),且多个凸部(3)呈矩阵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的顶部四角位置均开设有断屑槽(6),多个断屑槽(6)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阻挡部(7),所述断屑槽(6)的位置和多个弧形切削部(12)的位置相对应,且断屑槽(6)位于弧形切削部(1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红超
申请(专利权)人:汉亨斯特精工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