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客车供气系统的三通钢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挡块;所述第一管体中间连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第三管体螺纹连接于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限制第三管体位置的挡块;所述第三管体包括第一管道部分、第二管道部分、第三管道部分;所述第一管道部分螺纹连接于第二管体上;所述第一管道部分、第三管道部分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管体的轴线,所述第二管道部分的轴线与第一管体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拆卸挡块,改变第三管体与第二管体的旋合状态,使第三管体处于不同的平面内,从而改变供气系统的线路,以避免与其他零部件的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客车供气系统的三通钢管
本技术涉及三通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客车供气系统的三通钢管。
技术介绍
在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现有供气系统中,因为进气系统管路连接的不合理,进气系统管路经常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改变进气管路的连接位置,容易造成反应堆两侧进气阻力不同,对空滤器也会造成影响,降低空滤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客车供气系统的三通钢管,利用限位块限制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的旋合程度,改变第三管体的弯曲方向。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客车供气系统的三通钢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挡块;所述第一管体中间连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管体的轴线;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第三管体螺纹连接于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相连通;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限制第三管体位置的挡块;所述第三管体包括第一管道部分、第二管道部分、第三管道部分;所述第二管道部分一端连接于第一管道部分,所述第二管道部分另一端连接于第三管道部分;所述第一管道部分螺纹连接于第二管体上;所述第一管道部分、第三管道部分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管体的轴线,所述第二管道部分的轴线与第一管体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优选的,所述挡块与第二管体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挡块为锁紧螺母。优选的,当挡块与第三管体贴合时,所述第二管道部分处于竖直平面内;当挡块从第二管体上拆除,所述第三管体直接与第二管体旋紧时,所述第二管道部分处于水平面内。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轴肩;所述挡块与第二管体的顶肩贴合;所述挡块与第二管体的顶肩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挡块与第三管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外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管体外壁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三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设置于第三管体远离第一管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均为环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技术中所述第二管道部分的轴线与第一管体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利用挡块限定第三管体的位置,通过拆卸挡块,改变第三管体与第二管体的旋合状态,使第三管体处于不同的平面内,从而改变供气系统的线路,以避免与其他零部件的干涉。(2)本技术中所述第二管体设置于第一管道中间,所述第二管体至第一通气口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管体至第二通气口的距离相等,以防止容易造成反应堆两侧进气阻力不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客车供气系统的三通钢管在状态一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客车供气系统的三通钢管在状态二下的主视图。图中:1为第一管体,11为第一通气口,12为第一凸起,13为第二凸起,14为第二通气口,2为第二管体,3为第三管体,31为第一管道部分,32为第二管道部分,33为第三管道部分,34为第三凸起,35为第三通气口,4为第一垫片,5为挡块,6为第二垫片。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用于客车供气系统的三通钢管,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第三管体3、挡块5;所述第一管体1一端设置为第一通气口11,所述第一管体1另一端设置为第二通气口14;所述第一管体1中间连接有第二管体2;所述第二管体2至第一通气口11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管体2至第二通气口14的距离相等,以防止容易造成反应堆两侧进气阻力不同;所述第二管体2与第一管体1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管体2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管体1的轴线;所述第二管体2上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第三管体3螺纹连接于第二管体2;所述第二管体2与第三管体相连通3;所述第二管体2上设置有限制第三管体位置的挡块5;所述挡块5为锁紧螺母;所述第二管体2上设置有轴肩;所述挡块5与第二管体2的顶肩贴合;所述挡块5与第二管体2的顶肩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4,以防止挡块5与第二管体2的连接处发生漏气;所述第一垫片4的大小与挡块5的大小相对应,所述挡块5与第三管体3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6,以防止所述挡块5与第三管体3的连接处发生漏气;所述第二垫片6的大小与第一管道部分31的直径大小相对应。所述第三管体3包括第一管道部分31、第二管道部分32、第三管道部分33;所述第二管道部分32一端连接于第一管道部分31,所述第二管道部分32另一端连接于第三管道部分33;所述第一管道部分31螺纹连接于第二管体2上;所述第一管道部分31、第三管道部分33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管体1的轴线,所述第二管道部分32的轴线与第一管体1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三管道部分33远离第一管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通气口35。所述挡块5与第二管体2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以防止挡块5与第二管体2的连接处漏气,同时旋转挡块5可以直接挤压第一垫片4,进一步防止漏气。当挡块5与第三管体3贴合时,第三管体3处于状态一,所述第二管道部分32处于竖直平面内;当挡块5从第二管体2上拆除,所述第三管体3直接与第二管体2旋紧时,第三管体3处于状态二,所述第二管道部分32处于水平面内。所述第一管体1外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12,所述第一管体1外壁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起13;所述第三管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凸起34;所述第三凸34起设置于第三管体3远离第一管体1的一端;所述第一凸起12、第二凸起13、第三凸起34均为环状;所述第一凸台12、第二凸台13、第三凸台34方便了三通钢管与硅胶管的装配,且还能对三通钢管与硅胶管的连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再连接处发生漏气。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本装置安装于供气系统内,通过不同的硅胶管分别与第一通气口11、第二通气口14、第三通气口35连接;所述第一凸台12、第二凸台13、第三凸台34对安装的硅胶管进行放松,同时对三通钢管与硅胶管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再连接处发生漏气;利用所述第二管道部分32的轴线与第一管体1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使第三管体3处于弯曲状态;手动拆卸挡块5,改变第三管体3与第二管体2的旋合状态,进而改变第二管道部分32的弯曲方向,从而实现使供气系统避开干涉零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客车供气系统的三通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挡块;所述第一管体中间连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管体的轴线;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第三管体螺纹连接于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相连通;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限制第三管体位置的挡块;所述第三管体包括第一管道部分、第二管道部分、第三管道部分;所述第二管道部分一端连接于第一管道部分,所述第二管道部分另一端连接于第三管道部分;所述第一管道部分螺纹连接于第二管体上;所述第一管道部分、第三管道部分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管体的轴线,所述第二管道部分的轴线与第一管体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客车供气系统的三通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挡块;所述第一管体中间连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管体的轴线;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第三管体螺纹连接于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相连通;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限制第三管体位置的挡块;所述第三管体包括第一管道部分、第二管道部分、第三管道部分;所述第二管道部分一端连接于第一管道部分,所述第二管道部分另一端连接于第三管道部分;所述第一管道部分螺纹连接于第二管体上;所述第一管道部分、第三管道部分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管体的轴线,所述第二管道部分的轴线与第一管体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客车供气系统的三通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与第二管体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当挡块与第三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福良,张新中,康雨辰,王桐,魏悦,宋金行,陈丽,
申请(专利权)人:国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