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伟专利>正文

食用菌地畦栽培定穴出菇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3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地畦栽培定穴出菇法,其特征在于    将0.3米-3米,深0.1米-1米的地下畦用1-10%的石灰水喷撒消毒后畦内不铺膜,菌种按4∶6∶6∶2的比例分开,先在畦底铺一层约2厘米厚处理好的培养料,底层铺好后,先将4份菌种均匀撒在料的上面然后再铺一层料,料层厚约5-30厘米,将6份菌种均匀撒在料层上面,菌种撒好后再铺一层料,料层厚10-30厘米,再将6份菌种均匀撒播在料层上面复膜,然后按间距5-50厘米的距离打孔眼,孔眼的直径为0.5-15厘米,孔眼之间为品字形最后余下的2份菌种将孔眼填满压实,将消毒过湿度为30-70%的细土粒复盖于畦面上厚为0.5-5厘米,上面复盖消毒过的遮阴物即可进行发菌管理,待菌丝发好后,在膜眼内进行定穴出菇管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用菌地畦栽培定穴出菇法,目前在现有的各种食用菌地畦栽培方法技术中,地上畦和地下畦栽培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之处,一般是下面铺膜上面复膜,由于透气不足,发菌缓慢,易受杂菌污染,延长发菌期和出菇期,降低产量,减少经济效益,由于畦中料层厚,有时气温稍高畦内培养料就容易产生超温现象引起烧菌,发好菌的培养料揭膜出菇时,出现料面普遍产生菇蕾和子实体大小很不均匀,使很多小的菇蕾不能形成子实体,营养消耗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不足之处,研究和提供一种地畦栽培快速发菌并能定穴出菇的新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1.将宽0.3-3米深0.1-1米的地下畦用1-10%的石灰水喷撒消毒后畦内的不铺膜。2.把食用菌菌种分成4∶6∶6∶2比例,分开先在畦底铺一层约2厘米厚的处理好的培养料。3.底层料铺好后,先将4份菌种均匀撒在料的上面,然后再铺一层料,料理层厚约5-30厘米,将6份菌种均匀撒在料层上面,菌种撒好后再铺一层料料层厚约10-30厘米,再将6份菌种均匀撒播在料层上面复膜,然后按间距5-50厘米的距离打园形或方形三角形的孔,孔径为0.5-15厘米,孔与孔之间为品字形最后将余下的2份菌中将孔眼填写满压实即可。4.将消毒过湿度为30-70%的细土粒复盖于畦面上厚为0.5-5厘米,上面复盖消毒过的遮阴物即可进行发菌管理。5.待菌发好后,在膜眼内进行定穴出菇管理。食用菌地畦栽培定穴出菇法,发菌迅速菌丝健壮,不易污染杂菌和料内产生超温烧菌现象,出菇整齐菇体大小均匀,营养吸收彻底.产量高、效益好,省工省时易于管理,适合于各种食用菌的碎料和整秸杆代料栽培,是当前食用菌栽培户畦栽的最好方法。实施例(以平菇为例)1.将宽1米,深0.3米的地下畦用6%的石灰水喷撒消毒,畦内不铺膜2.将平菇菌种分成2∶3∶3∶1的比例,分开先在畦底内铺一层2厘米厚的处理好的培养料3.底层料铺好后先将2份菌种均匀的撒在料的上面,然后再铺一层料,料层厚约为10厘米,再将3份菌种均匀撒在料层上面,菌种撒好后再铺一层料,料层为15厘米,再将3份菌种均匀撒播在料层上面复膜然后按间距25厘米的距离打直径2厘米的园孔,孔与孔之间呈品字形,最后将余下的一份菌种将孔眼填满,压实即可。4.将消毒过的湿度为50%的细土粒,复盖于畦面上厚约为2厘米,上面复盖消毒过的遮阴物后即可进行发菌管理。5.待菌丝发好后,在膜眼内进行定穴出菇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地畦栽培定穴出菇法,其特征在于将0.3米-3米,深0.1米-1米的地下畦用1-10%的石灰水喷撒消毒后畦内不铺膜,菌种按4∶6∶6∶2的比例分开,先在畦底铺一层约2厘米厚处理好的培养料,底层铺好后,先将4份菌种均匀撒在料的上面然后再铺一层料,料层厚约5-30厘米,将6份菌种均匀撒在料层上面,菌种撒好后再铺一层料,料层厚10-30厘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赵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