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0063 阅读:4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包括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以及连接它们上部的用于支撑中间棚膜的一列横向连接条。所述一列横向连接条中部通过中间立柱支撑。所述一列横向连接条中部通过纵向连接条串接固定,所述中间立柱支撑于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交叉处或者纵向连接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促进蔬菜早熟和更好预防蔬菜前期抽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拱棚,尤其涉及一种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
技术介绍
目前,蔬菜春季简易覆盖早熟栽培均采用小拱棚,即一个小拱棚覆盖一个畦。小拱棚的骨架是由一列间隔一定距离的拱条构成。这种单畦拱棚受光较好,总体吸收热量多,白天日出后升温很快,但由于棚内空间较小,夜间地表温度下降快,一些蔬菜作物,比如甘蓝是绿体春化作物,地表温度对甘蓝抽薹影响更大,因此常因低温造成甘蓝先期抽薹发生,早熟的效果也不理想。另外,由于相邻两个拱棚之间均需留走道和放置草苫的空间,土地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使用它能够促进蔬菜早熟和更好预防蔬菜前期抽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包括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以及连接它们上部的用于支撑中间棚膜的一列横向连接条。所述一列横向连接条中部通过中间立柱支撑。所述一列横向连接条中部通过纵向连接条串接固定,所述中间立柱支撑于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交叉处或者纵向连接条上。所述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 3 m。所述每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开口宽度为1. an。所述中间立柱高为0. 6-0. 7 m,间距Im0本技术通过横向连接条将现有的两个单独的小拱棚骨架连为一体,整体覆盖,成为双畦覆盖小拱棚。和现有的小拱棚相比,棚内空间相对增大,缓冲能力强,夜间地表温度下降慢。因此,使用本技术能够促进蔬菜早熟和更好预防蔬菜前期抽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相邻的两个双畦覆盖小拱棚。图中1现有的小拱棚骨架,2横向连接条,3纵向连接条,4中间立柱,5现有的小拱棚骨架,6双畦覆盖小拱棚的中间垄,7相邻的两个双畦覆盖小拱棚之间的空地。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相邻的两个双畦覆盖小拱棚I和II的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双畦覆盖小拱棚包括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1和5)。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1和5)的上部通过一列横向连接条2连接,用于支撑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1和5)中间的棚膜。更详细的,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1和5)相对的两根拱条上部通过一根横向连接条2连接。本技术的棚内空间不仅包括两个单独的小拱棚,还包括两个单独的小拱棚之间的空间,因此,棚内空间相对增大,缓冲能力强,夜间地表温度下降慢,能够促进蔬菜早熟和更好预防蔬菜前期抽薹。为了使得本技术更加稳固,所述一列横向连接条2中部通过中间立柱4支撑。为了进一步使得本技术更加稳固,所述一列横向连接条2中部通过纵向连接条3串接固定。图1中仅示出了纵向连接条3的一个横断面。中间立柱4支撑于横向连接条2与纵向连接条3交叉处或者纵向连接条3上。下面详细介绍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相邻的两个双畦覆盖小拱棚I和II之间留有的空地7,空地7宽(即图1中D点和E点之间的距离)为0. 6m,空地7留作放草苫走路用。 每个双畦覆盖小拱棚的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1和5)之间起垄6,垄6高宽各0.3 m。换句话说,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1和5)之间的最小距离(即图1中B点和C点之间的距离) 为0. 3 m。每个现有的小拱棚骨架的开口宽度(即图1中A点和B点之间或者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1. 2m。中间立柱4高为0. 6-0. 7 m,间距Im0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搭建、节省材料、有效利用土地面积、增加了亩定植株数、促进早熟和防止先期抽薹等特点。本技术建造非常简单方便,一个生长季结束后,可以将小拱棚撤掉,不影响下一季节的露地生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以及连接它们上部的用于支撑中间棚膜的一列横向连接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列横向连接条中部通过中间立柱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列横向连接条中部通过纵向连接条串接固定,所述中间立柱支撑于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交叉处或者纵向连接条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 3 m。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开口宽度为1. Μ。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立柱高为0. 6-0. 7 m,间距Im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包括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以及连接它们上部的用于支撑中间棚膜的一列横向连接条。所述一列横向连接条中部通过中间立柱支撑。所述一列横向连接条中部通过纵向连接条串接固定,所述中间立柱支撑于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交叉处或者纵向连接条上。本技术能够促进蔬菜早熟和更好预防蔬菜前期抽薹。文档编号A01G9/14GK202085539SQ2011201668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王淑芬, 邹永洲, 隋好林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蔬菜早熟栽培的双畦覆盖小拱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两列现有的小拱棚骨架以及连接它们上部的用于支撑中间棚膜的一列横向连接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芬邹永洲隋好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