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增华专利>正文

一种不断轨整车称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97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称量装置,尤其是一种不断轨整车称量装置,其主要用于铁路和工矿企业轨道上各类货车和罐车等运输车辆的重量计量。该不断轨整车称量装置包括钢轨、铺设在钢轨下方的枕木和塞入式传感器,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塞入式传感器安装在位于转向架上的车轮所对应的钢轨轨腰处,且安装有塞入式传感器的钢轨轨腰处所对应的车轮互相间隔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造价低、称量精度高、制造工艺简单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称量装置,尤其是一种不断轨整车称量装置,其主要用于铁路和工矿企业轨道上各类货车和罐车等运输车辆的重量计量。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和大中型工矿企业中,各类列车和铁路特种车辆的称量方法从结构上分为断轨和不断轨两种,从称量方式上分为轴计量、转向架计量和整车计量三种。断轨称量方式称量精度较高,但其造价高、施工周期长,还会随着使用周期的延长和抗疲劳振动冲击次数的增加,导致秤体大梁变形而趋于不稳定,维护量也会随之增加;不断轨称量虽然方式造价低、施工周期短,但其称量精度较低。轴计量和转向架计量通常用于动态计量,其特点是造价较低,但当用于静态整车计量时(通过逐次计量方式),其称量精度较低,其中轴计量精度低于1.5%,转向架计量精度低于0.5%,特别是当称量动态液体和粘稠物时的计量精度则会低于1%。整车计量主要用于静态计量,其特点是称量动态液体和粘稠物时精度较高,通常精度为0.3%,但造价也较高。中国专利号为99253279.5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不断轨轨道称量装置”,其在铁路钢轨的某一区间内的钢枕与钢轨之间垫设有垫板式(轨垫式)传感器,在钢轨一段前后部对应于钢枕所在处两侧于钢轨轨腰处装设有两对塞入式传感器。该称量装置虽然称量精度大有提高,且已基本达到断轨称量方式的称量精度水平,但由于需要在每根钢枕所对应的钢轨处都设置有垫板式传感器和塞入式传感器,因此造价仍然过高,制造工艺也仍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价低、称量精度高、制造工艺简单的不断轨整车称量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不断轨整车称量装置包括钢轨、铺设在钢轨下方的枕木和塞入式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塞入式传感器安装在位于转向架上的车轮所对应的钢轨轨腰处,且安装有塞入式传感器的钢轨轨腰处所对应的车轮互相间隔排列。本技术所述的塞入式传感器为两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不断轨整车称量装置采用的是转向架计量方式,其是在位于转向架上的车轮所对应的钢轨轨腰处安装有塞入式传感器,且对应安装塞入式传感器的车轮互相间隔一个车轮,这样就每组车轮(每组车轮由两个相邻的车轮组成)而言形成了一个称量单元,就整车来说就构成了一个整车称量装置,将称量单元所称得的重量进行累加,就可计算出整车重量;而现有该类型的称量装置需要在每个车轮所对应的钢轨轨腰处都安装有传感器,将每个车轮作为一个称量单元,然后进行累加计算得出整车重量,本
的技术人员也普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称量精度,如减少传感器的安装数量,虽然会降低制造成本,但势必会降低称量精度,而如在每个车轮所对应的钢轨轨腰处都安装传感器,虽然能够提高称量精度,但又会提高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进行试验后却发现将传感器的数量减少一半,不仅没有降低称量精度,反而提高了称量精度,克服了该
中一直存在的技术偏见,解决了既要称量精度高、又要制造成本低的技术难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2、该不断轨整车称量装置减少了传感器的使用数量,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在确保了该装置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既提高了安装调试的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对基础平整度的较高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去除车辆后)。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塞入式传感器与称重仪器的连接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去除车辆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称量的是车辆3的整车重量,车辆3为普通车辆,其每组转向架4包括两组车轮,两组车轮分别位于两侧钢轨1上,每组车轮由两个车轮5组成。本实施例包括钢轨1和铺设在钢轨1下方的枕木2,在车辆3的转向架4上的车轮5所对应的钢轨1轨腰处安装有两个塞入式传感器7,且安装有塞入式传感器7的钢轨1轨腰处所对应的车轮5互相间隔排列,即互相间隔一个车轮5,这样就将每组车轮(每组车轮由两个相邻的车轮5组成)构成一个称量单元,将整车构成了一个整车称量装置,然后将称量单元所称得的重量进行累加,就可计算出整车重量。本技术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在车轮5下方所对应安装的塞入式传感器7受到轴重P1……Pi的作用,将塞入式传感器7按图4的要求接入称重仪器的传感器调试电路,图4中Ri(i=1~n)为调整电位器,可得到称重仪表的输出值U与轴重P1……Pi之间的关系U=Σi=1nai·Pi·····]]>(1)式其中ai——灵敏度系数,Pi——称量轴重整车重量W=Σi=1n·Pi+Σi=1n·Ni]]>其中Ni——非称量轴重通常车轴在出厂时,将车辆每个转向架的轴重偏差控制在50Kg以内,于是整车重量W=2Σi=1n·Pi+Σi=1n·ΔN·····]]>(2)式其中ΔN≤50Kg通过调整电位器Ri(i=1~n),可以使每个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相一致,即ai=a(i=1~n)。于是(1)式可变为U=a·Σi=1n·Pi·····]]>(3)式于是(2)式可以改写为W=2Ua+Σi=1n·ΔN≈2Ua]]>理论误差为Σi=1n·ΔN]]>即整车重量W与仪表输出U成正比,由于各轴重偏差为随机分布,故理论误差Σi=1n·ΔN≈50Kgn.]]>当n≥4时,其理论误差不超过25Kg,这样若车辆自重大于25吨,则采用该称量装置进行的整车计量与原有的整车计量相比,其所引入的附加理论误差不超过0.1%。本实施例中的塞入式传感器7为申请人在1999年10月28日申请的技术ZL99251566.1中所公开的“塞入式测力传感器”。实施例2参见图5、图6,本实施例称量的是车辆3的整车重量,车辆3为特种车辆,其每组转向架4包括八组车轮,八组车轮分别位于两侧钢轨1上,每组车轮由两个车轮5组成。除所称量的车辆3不同外,本实施例的结构、计算方法等均与实施例1相同。此外,为了提高称量精度,本技术在钢轨1轨底下面铺设的枕木2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其可为钢枕或其它枕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断轨整车称量装置,包括钢轨、铺设在钢轨下方的枕木和塞入式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塞入式传感器安装在位于转向架上的车轮所对应的钢轨轨腰处,且安装有塞入式传感器的钢轨轨腰处所对应的车轮互相间隔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增华
申请(专利权)人:顾增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