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478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良好的平衡了速度、成本及质量的计量装置。计量装置具有:供给超过设定重量的1/2重量的物品的第1供给部(10);固定地设在第1供给部的下方、并对来自第1供给部的物品进行计量的第1计量戽斗(15);供给物品的第2供给部(20);固定地设在第2供给部的下方、并对来自第2供给部的物品进行计量的第2计量戽斗(25);在第1及第2计量戽斗(15、25)的下方配置在圆周上、并间歇地沿水平面旋转来依次接收来自各计量戽斗的物品的多个收容戽斗(Hi);为使从设定重量中减去由第1计量戽斗计量所得的计量值(W)而得到的不足部分能供给到第2计量戽斗中,而基于来自第2计量戽斗的输出对第2供给部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供给控制部(4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品的计量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有如下所述的计量装置的方案,即将多个戽斗设置于圆周上、一边使这些戽斗旋转一边进行物品的供给、计量及排出的计量装置。专利文献1实开平4-069731号公报(第4-5页、图1)专利文献2特开2000-185719号公报(第4页、图2)专利文献3特开平9-002401号公报(第2-3页、图1)在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圆周上用间歇动作进行供给、计量及排出这3个动作来谋求一定计量的高速化。但是,在该以往技术中,是在供给之后进行计量的,所以难以正确地进行供给。因此,要保证一定计量的质量是困难的。在专利文献2的专利技术中,为间歇动作,并且将计量部和供给部各设置2个部位,来进行大量供给动作和补偿供给动作,由此可谋求高速以及一定计量的质量的提高。但是,在该以往技术中,是在圆周上的不同位置上依次进行供给和计量的,所以不仅不能充分地提高供给量的精度,还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在专利文献3的专利技术中,同时进行大量供给和计量,而且在其后同时进行微量供给(补偿供给)和其计量。进而,这些供给和计量的动作是连续地进行的。由此来实现一定计量的质量保证和高速化。但是,在该装置中,为实现高速化,计量装置及供给装置这两种装置需要有多个。而且,控制对象机器的数量多,所以控制也变得复杂。进而,由于计量装置是移动的,所以与静止计量的情况相比,正确地计量是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良好地平衡了速度、成本及质量的计量装置。为达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计量装置具有第1供给部、第1计量戽斗、第2供给部、第2计量戽斗、多个收容戽斗、供给控制部。第1供给部供给超过设定重量的1/2的重量的物品。第1计量戽斗固定地设在第1供给部的下方、并对来自第1供给部的物品进行计量。第2供给部供给物品。第2计量戽斗固定地设在第2供给部的下方、并对来自第2供给部的物品进行计量。多个收容戽斗在第1计量戽斗及第2计量戽斗的下方配置在圆周上、并间歇地旋转来依次接收来自各计量戽斗的物品。供给控制部为使从设定重量中减去由第1计量戽斗计量的计量值而得到的不足部分能供给到第2计量戽斗中,而基于来自第2计量戽斗的输出对第2供给部的供给量进行控制。这里,通过在不同的部位进行大量供给和微量供给来谋求高速化。另外,通过一边计量一边供给,来提高供给精度。进而,供给部和计量戽斗是固定设置的,所以可以期望得到静止计量的准确度。而且,在由于计量戽斗的数目减少而可谋求成本的削减的同时,还因为在一个部位上进行供给和计量而可谋求装置的小型化。又,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使第2计量戽斗内的计量在收纳了由第1计量戽斗计量了的物品的收容戽斗移动到可接收从第2计量戽斗排出的物品的位置之前完成。通过这样地设定,可以使供给和计量的工序交迭,从而可谋求计量的高速化。又,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通过供给控制部进行的第2供给部的控制是对第2供给部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供给强度)进行控制。如果通过供给时间来进行微量供给控制,则有可能因供给时间变长而使装置整体的能力(计量的周期)下降。即,对于第2供给部的控制,是将供给强度(送料器的情况下为振幅、输送机的情况下为速度)而不是供给时间(送料器的情况下为振动次数)作为控制对象的。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供给控制部基于来自第1计量戽斗的输出来控制第1供给部的单位时间内的供给量或者供给时间,以使供给至第1计量戽斗的物品的重量接近规定的第1目标范围。这样,如果使用供给强度及振动次数这两者进行控制,就能保证计量装置的能力(可缩短周期)。而且,如果用振动次数进行控制,计量值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计量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2为表示收容戽斗的配置的概略俯视图。图3(a)为计量装置的概念图,(b)为计量装置的控制结构图。图4为表示存储器的存储内容的图表。图5(a)为表示供给部的结构的侧视图,(b)、(c)为表示供给部的控制方法的一例的特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计量装置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计量装置1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计量装置1例如配置于输送线100的中途,将已计量为规定的设定重量T的物品M排出到输送线100上的容器内。在计量装置1的上部,设置有装料戽斗2。作为被计量物的物品M供给到并贮留在装料戽斗2中。在装料戽斗2的下方,设置有第1及第2供给部10、20。在第1供给部10的下游在装置主体上固定设置有第1计量戽斗15,另一方面,在第2供给部20的下游在装置主体上固定设置有第2计量戽斗25。第1供给部10将第1供给部10上的物品M供给至第1计量戽斗15中。第2供给部20将第2供给部20上的物品M供给至第2计量戽斗25中。在第1及第2计量戽斗15、25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收容戽斗Hi(H1~H6)。这多个收容戽斗Hi的周围被在图1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罩3所覆盖。在罩3上与各计量戽斗15、25对应的部位上,形成有用于使物品M通过的开口3a。如图2所示,作为多个收容戽斗Hi,在此,在圆周上等间隔地配置有6个收容戽斗H1~H6。各收容戽斗Hi经由连结杆8及转动基座9与垂直的转动轴O连结,并通过旋转驱动马达6(参照图3(b))绕转动轴O沿水平面间歇地旋转。如后所述,相对于这些收容戽斗H1~H6的每一个,在与第1计量戽斗15对应的大量供给位置PL上供给了设定为比设定重量T少若干量的物品M后,使收容戽斗Hi旋转,并在第2计量戽斗25对应的微量供给位置PS上补充供给对设定重量T来说不足的量的物品M。由此,可以实现计量的高速化。在图3(a)中,第1供给部10为用于向第1计量戽斗15供给超过设定重量T的1/2的重量的物品M的装置。第1供给部10具有第1上游供给部11及第1下游供给部12。另一方面,第2供给部20是为向第2计量戽斗25供给从设定重量T中扣除(减去)已由第1计量戽斗15计量了的物品M的计量值之后的不足部分而设置的。第2供给部20具有第2上游供给部21和第2下游供给部22。如图1所示,第1上游供给部11及第1下游供给部12比第2上游供给部21及第2下游供给部22更宽地形成。由此,与第2供给部20相比,装料戽斗2内的物品M会较多地分配到第1供给部10上。另外,尽管第1上游供给部11和第2上游供给部21在此仅设置了一个,但是第1上游供给部11和第2上游供给部21也可以设置多级(2级、3级......)。此时,能够进一步提高供给的精度。如图5(a)所示,第1下游供给部12及第2下游供给部22具有送料器基座33、一对板簧34、连结部件35、槽主体37、电磁线圈39。送料器基座33经由多个螺旋弹簧32设置在支承部31上。一对板簧34安装在送料器基座33上。连结部件35连结这些板簧34的上端部。槽主体37支承在连结部件35上,并可摆动(振动)地构成。电磁线圈39设置在送料器基座33的上面,并向安装在连结部件35上的磁体38作用电磁力。在第1下游供给部12及第2下游供给部22中,在从未图示的激励电源向电磁线圈39间歇地通电时,会反复进行磁体38克服板簧34的弹力而在箭头“a”方向上位移的动作、和槽主体37一边向上方浮起一边在箭头“b”方向上位移的动作。由此,如图5(a)所示,槽主体37会在箭头“a”-“b”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量装置,是将物品计量为设定重量的计量装置,具有:供给超过前述设定重量的1/2重量的物品的第1供给部;固定地设在前述第1供给部的下方、并对来自前述第1供给部的物品进行计量的第1计量戽斗;供给物品的第2供给部;固定地设在前述第2供给部的下方、并对来自前述第2供给部的物品进行计量的第2计量戽斗;在前述第1及第2计量戽斗的下方配置在圆周上、并间歇地旋转而依次接收来自前述各计量戽斗的物品的多个收容戽斗;为使从前述设定重量中减去由前述第1计量戽斗计量的计量值而得到的不足部分能供给到前述第2计量戽斗中,而基于来自前述第2计量戽斗的输出对前述第2供给部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供给控制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冈幸男野口勇夫早川照生岸村宏地村和久山中正行胜见明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石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