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31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提供一种在对一边移动一边进行物品的计量的计量器(25a~25e)进行供电的供电机构(50)中不必进行灯的维护、并能实现紧凑化的计量装置,计量部(13)具有计量器(25a~25e)、和供电机构(50)。计量器(25a~25e),一边移动一边对物品进行计量。供电机构(50)具有固定部(51)、与计量器(25a~25e)的移动对应地动作的旋转部(55)、设置在固定部(51)上的一次线圈(52)、和设置在旋转部(55)上的二次线圈(56)。并且,供电机构(50)对一次线圈(52)供电,由二次线圈(56)输出感应电动势并向计量器(25a~25e)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一边移动一边进行物品的计量的计量器的计量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一边使物品与计量器一起移动一边进行计量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计量装置中,使计量器沿着规定的轨道旋转移动,在物品输入计量器至从计量器排出期间,在计量器中检测物品的重量。在专利文献1的计量装置中,计量器上配备有太阳电池,接受来自灯光源的光而在计量器中进行电源充电。专利文献1特开平4-130230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的计量装置中,通过将灯光源的光照射到计量器的太阳电池上,而对计量器进行供电。在这样利用太阳光发电(利用光进行的发电)的情况下,需要发出强光的灯光源。为了使该灯光源进行的光供给持续,考虑到灯光源的寿命和劣化,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维护。另外,在利用光的发电中,可以设想,如果不设置如专利文献1的计量装置中所述的充电电池就不能确保充足的电源,并且必须配置具有规定面积的光发电面板,但是这些会产生成本增加的问题和空间方面的缺点。此外,在利用充电电池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受到充放电次数和周围温度等影响的充电电池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量装置,在对一边移动一边进行物品的计量的计量器进行供电的供电机构中不需要进行灯光源的维护,并能实现计量装置的紧凑化。第1技术方案的计量装置具有计量器和供电机构。计量器一边移动一边对物品进行计量。供电机构具有固定部、可动部、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可动部与计量器的移动对应地动作。一次线圈设置于固定部。二次线圈设置于可动部,并与一次线圈对置。供电机构对一次线圈供电,由二次线圈输出感应电动势并向计量器供电。在此,若对固定部的一次线圈供电,则在与该一次线圈对置的二次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该感应电动势作为电源供给计量器。由于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不必接触,所以可将可动部设计成相对于固定部自由动作。这样,由于使用两个线圈构成供电机构,所以不需要设置例如灯那样的发光装置,可使计量装置的维护变得容易。另外,不需要在接受光进行发电时所需的具有比较大面积的光发电面板,容易实现供电机构的紧凑化。另外,与现有的光发电方式相比,由二次线圈输出感应电动势的结构更容易实现无电池的供电机构。第2技术方案的计量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的计量装置中,具有多个计量器。而且,供电机构向多个计量器分配供电。在此,1个供电机构与两个以上计量器相对应,从而供电机构需要具有高的供电能力。但是,在此,不是利用以往那样的光发电方式,而是作成使用两个线圈输出感应电动势的供电机构,因此,能够容易地用比较紧凑的供电机构的结构实现高供电能力。第3技术方案的计量装置,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计量装置中,供电机构还具有整流电路和平滑电路。整流电路和平滑电路设置在从二次线圈向计量器供电的路径上。在此,电流的流向和值时刻变化的感应电动势(交流)可借助整流电路而使电流的流向变为恒定方向,借助包含电解电容器等的平滑电路而使电压恒定后,供给到计量器。第4技术方案的计量装置,在第1~第3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计量装置中,不具有充电部,仅从供电机构对计量器供电。在此,尽管作成不具有充电部的所谓无电池的计量装置,但是由于具有能够借助两个线圈可靠地进行供电的供电机构,所以几乎不会出现向计量器进行的供电中断的情况。这样在无电池的情况下,与采用光发电方式的供电机构和充电部的组合的结构相比,可容易地抑制计量装置的成本。另外,在采用经由电池对计量器供电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如电源刚刚接通后那样电池充电至规定容量之前的期间内,不能进行计量处理,但是在无电池的本计量装置的情况下,装置调试后马上就能进行计量处理。第5技术方案的计量装置,在第1~第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计量装置中,二次线圈与计量器的移动对应地自转运动,但是不向与其自转运动的旋转中心轴交叉的方向移动。在此,与一次线圈对置的二次线圈自转运动,但不向与其自转运动的旋转中心轴交叉的方向移动。因此,可动部的二次线圈不会离开固定部的一次线圈,二次线圈中始终稳定地感应出电动势。例如,即使二次线圈绕沿铅直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轴自转运动,二次线圈也不会沿水平面移动,从而不会离开一次线圈。第6技术方案的计量装置,在第1~第5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计量装置中,计量器沿转圈轨道移动。在此,计量器转圈移动。第7技术方案的计量装置,在第1~第6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计量装置中,计量器一边与收纳有物品的容器一起移动,一边对容器和物品进行计量。在此,物品与容器一起移动并被计量。第8技术方案的计量装置,在第1~第7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计量装置中,计量器不以有线方式输出计量数据。在此,由于使用可以为非接触方式的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进行供电,并且不以有线方式从计量器输出计量数据,所以可使移动的计量器完全脱离固定部分。第9技术方案的计量装置,在第1~第8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计量装置中,计量器一边使收纳有物品的容器移动一边将其运入,一边使其移动一边将其运出。第10技术方案的计量装置,在第1~第9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计量装置中,还具有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对放入有物品的容器和计量器的计量结果以使它们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计量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计量装置具有的供给部的侧视图。图4是从侧面观察计量装置具有的计量部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表示计量部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计量装置具有的贮存部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贮存部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计量装置具有的排出部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排出部的俯视图。图10(a)~(f)是表示利用图8及图9所示排出部进行排出的方法的图。图11(a)是表示交接部的俯视图,(b)是表示交接部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回转机构的侧视图。图13是表示计量装置的供给、计量工序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4是表示计量装置的贮存工序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计量装置的排出工序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6是表示计量部中的供电机构的框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的组合计量装置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利用组合计量装置进行组合计量的动作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具有图4的计量部的保持器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 计量装置12 供给部13 计量部20 控制部25a~25e 计量器27 称重传感器28 保持器(保持部)28a U字形部件28b 臂部(第1保持部件、U字形部件的臂部分)28c 臂部(第2保持部件、U字形部件的臂部分)28d 背面保持部(第3保持部件)28e 底部保持部(第4保持部件) 28f 磁铁29 外部电源50 供电机构51 固定部52 一次线圈55 旋转部(可动部)56 二次线圈58 整流电路59 平滑电路A11 旋转中心轴C 容器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计量装置整体的结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计量装置10是,对装入到上部具有开口的容器C中的食品等被计量物进行计量,并从贮存的多个容器C中取出希望的容器C,使被计量物从容器C排出的计量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计量装置10作为主要构成具有供给部12、计量部13、贮存部14、排出部15、交接部16a~16c、排出滑槽17、操作部18、回转机构19及控制计量装置10整体的动作的控制部20。容器C是上部开口的杯状容器,在外周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量装置,具有:计量器,一边移动一边对物品进行计量;供电机构,包括固定部、与前述计量器的移动对应地动作的可动部、设置在前述固定部上的一次线圈、设置在前述可动部上并与前述一次线圈对置的二次线圈,且对前述一次线圈供电,由前述二次线圈输出感应电动势并向前述计量器提供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修二若狭由喜夫木村隆中岛雅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石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