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及其支撑带保护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80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及其支撑带保护套,其涉及轮胎爆胎应急安全装置,该保护套设置于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支撑带轴向端面,用于保护轮辋和支撑带不受损伤;保护套一侧设置有卡槽,用于与支撑带轴向端面配合;卡槽与支撑带接触的内部表面设置有凸起,用于防止保护套与支撑带之间脱离,保护套另一侧也可以设置有卡槽,用于多套支撑带扩展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支撑带轴侧端面增加橡胶保护套,爆胎时可以保护支撑带,还可以有效防止支撑带割伤或划伤轮辋,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保护套还可以设置为双侧卡槽形式,将多套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支撑带固定在一起,以适用于不同轮毂凹槽的宽度,减少了支撑带模具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及其支撑带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及其支撑带保护套,其涉及轮胎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轮胎胎压低于标准值或因轮胎破损导致漏气后,变瘪的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将成倍增加,造成胎温急剧升高,轮胎变软,强度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下,如果车辆高速行驶,就可能导致爆胎;如车辆的某一轮胎发生爆胎,则会导致车辆出现偏移,如驾驶员不能正确应对则会导致车辆翻车撞护栏造成危险,甚至会与同向车辆或反向车辆相撞,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现有技术中,爆胎应急装置均为单套设置,用在不同宽度时的轮辋需要配备不同宽度的支撑带,生产过程中需要配备多种规格型号的支撑带生产模具,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此外,在爆胎时,轮胎高速滚动造成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支撑带会与轮胎内表面进行接触,导致支撑带破裂并产生碎片,进而直接割伤或划伤轮辋。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保护支撑带和轮辋不受损伤、且可适用于不同宽度轮辋的轮胎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及其支撑带保护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轮胎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及其支撑带保护套,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支撑带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设置于支撑带轴向端面,用于保护轮辋和所述支撑带不受损伤;所述保护套一侧设置有卡槽,用于与所述支撑带轴向端面配合;所述卡槽与所述支撑带接触的内部表面设置有凸起,用于防止所述保护套与所述支撑带之间脱离。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另一侧也设置有卡槽,用于多套所述支撑带的扩展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与所述支撑带接触的内部表面凸起为锯齿状。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的材质为橡胶。进一步地,包括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带保护套、抵脚和调节固定装置;所述抵脚设置于所述支撑带的轮辋侧,用于间隔轮辋与所述支撑带,并调节轮辋与所述支撑带之间的距离;所述调节固定装置,设置于轮辋表面,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带轮辋侧设置有润滑部,所述润滑部为圆台结构,所述润滑部圆台的小直径圆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支撑带内表面,所述润滑部高度小于所述抵脚高度,所述润滑部内部设置润滑脂,用于爆胎时所述润滑部与轮辋接触破裂释放润滑脂,以减小支撑带与轮辋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带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内弯曲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调节固定装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调节固定装置、第二调节固定装置,所述第一调节固定装置为挂钩,所述挂钩尺寸可根据轮辋尺寸进行设置,以调节所述支撑带直径的大小;所述第二调节固定装置包括螺杆、楔形垫片、自锁螺母,所述螺杆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撑带与另一成对设置的支撑带向内弯曲结构中部,所述楔形垫片设置于所述向内弯曲连接结构和所述自锁螺母之间,调节所述自锁螺母与所述螺杆之间的旋合距离以紧固成对设置的支撑带。进一步地,所述抵脚包括抵脚主体、橡胶垫片,所述抵脚主体与支撑带连接侧设置有连接涨塞,所述连接涨塞嵌入所述支撑带内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片设置于所述抵脚主体轮辋侧,所述连接涨塞的非轮辋侧表面与所述支撑带非轮辋侧表面重合,所述橡胶垫片设置有不同厚度,更换所述橡胶垫片来改变所述抵脚的高度,调节所述支撑带与所述轮辋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轮辋型号。进一步地,还设置有胎压监测安装架或固定安装孔。本技术的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在支撑带轴侧端面增加橡胶保护套,爆胎时可以保护支撑带,还可以有效防止支撑带割伤或划伤轮辋,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②保护套还可以设置为双侧卡槽形式,将多套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支撑带固定在一起,以适用于不同轮毂凹槽的宽度,减少了支撑带模具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在汽车轮胎爆胎时,由于增加了润滑结构,降低了轮胎中轮辋与爆胎安全装置长时间的摩擦与高温,以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因高温或碎片导致失效,不能保证车上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双套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带保护套安装结构A局部放大图;图3是双套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结构正视图;图4是双套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结构侧视图;图5是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支撑带正视图;图7是抵脚的正视图;其中,1-支撑带、2-保护套、21-双侧卡槽保护套、22-单侧卡槽保护套、3-抵脚、4-润滑部、5-胎压监测与RFID发射器、6-胎压监测传感器(气嘴式)、7-第二调节固定装置、71-自锁螺母、72-螺杆、73-楔形垫片、8-挂钩、9-胎压监测与RFID发射器安装架、10-胎压监测传感器安装孔、11-垫脚主体、12-橡胶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支撑带保护套,保护套2设置于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支撑带1轴向端面,用于保护轮辋和支撑带1不受损伤;保护套一侧设置有卡槽,用于与支撑带1轴向端面配合,即单侧卡槽保护套22;卡槽与支撑带1接触的内部表面设置有凸起,用于防止保护套2与支撑带1之间脱离,凸起可以为锯齿状或其他防脱外形,其形式可以为三角形、梯形等有斜度的几何形状,本实施例中选用锯齿式凸起,凸起形式为三角形。保护套2的另一用途为:在保护套2的另一侧也设置有卡槽,即双侧卡槽保护套21,用于多套所述支撑带扩展连接。保护套2的材质可以为热塑性弹性体,优选橡胶;双侧卡槽保护套21也可以选用金属材料。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包括支撑带1、调节固定装置、抵脚3、支撑带保护套2,其中,支撑带1对称设置,由调节固定装置连接固定于轮辋表面,抵脚3设置于支撑带的轮辋侧,用于间隔轮辋与支撑带1;抵脚3设置在支撑带1的轮辋侧,嵌装在所述支撑带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取粘接、螺纹连接,卡接等连接方式,支撑带1轮辋侧设置有润滑部4,润滑部4为圆台结构,小直径圆侧设置有涨塞,涨塞嵌入所述支撑带内表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取粘接、螺纹连接,卡接等连接方式;润滑部4高度小于所述抵脚3高度,润滑部4内部设置润滑脂,用于爆胎时润滑部4与轮辋接触破裂释放润滑脂,以减小支撑带1与轮辋之间的摩擦。支撑带1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内弯曲连接结构,该结构形式可以为挂钩形式或U型挡片等具有弧形弯曲的结构,本实施例中该结构为向内弯曲的U型挡片;调节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调节固定装置、第二调节固定装置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固定装置为挂钩9,根据不同规格型号的轮辋直径设置有不同尺寸规格,来适应所述支撑1直径的大小;第二调节固定装置7为包括螺杆连接结构,螺杆连接结构包括自锁螺母71、螺杆72、楔形垫片73,螺杆72贯穿安装在对称设置的支撑带1上U型挡片中部,楔形垫片73安装在U型挡片和自锁螺母71之间,旋紧自锁螺母71来紧固对称设置的支撑带1。抵脚3上还设置有抵脚主体11、橡胶垫片12,抵脚主体11设置有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抵脚主体11嵌入轮辋内固定连接,橡胶垫片12设置于抵脚主体11轮辋侧,连接涨塞的非轮辋侧表面与支撑带非轮辋侧表面重合。橡胶垫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支撑带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设置于支撑带轴向端面,用于保护轮辋和所述支撑带不受损伤;所述保护套一侧设置有卡槽,用于与所述支撑带轴向端面配合;所述卡槽与所述支撑带接触的内部表面设置有凸起,用于防止所述保护套与所述支撑带之间脱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支撑带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设置于支撑带轴向端面,用于保护轮辋和所述支撑带不受损伤;所述保护套一侧设置有卡槽,用于与所述支撑带轴向端面配合;所述卡槽与所述支撑带接触的内部表面设置有凸起,用于防止所述保护套与所述支撑带之间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带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另一侧也设置有卡槽,用于多套所述支撑带的扩展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带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支撑带接触的内部表面凸起为锯齿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带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的材质为橡胶。


5.一种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带、抵脚、调节固定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带保护套;所述抵脚设置于所述支撑带的轮辋侧,用于间隔轮辋与所述支撑带,并调节轮辋与所述支撑带之间的距离;所述调节固定装置,设置于轮辋表面,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爆胎应急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带轮辋侧设置有润滑部,所述润滑部为圆台结构,所述润滑部圆台的小直径圆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支撑带内表面,所述润滑部高度小于所述抵脚高度,所述润滑部内部设置润滑脂,用于爆胎时所述润滑部与轮辋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家菘
申请(专利权)人:蒂龙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