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96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直线边固定部分、端部弯形部分和驱动机构;直线边固定部分设有用于同待弯形件的直线边配合的直线边限位结构;端部弯形部分包括:静止承受部和可相对运动于静止承受部的运动的弯形部;静止承受部与直线边固定部分为相对固定设置;静止承受部设有用于同待弯形件的端部形状匹配的承受面;运动弯形部设有用于同待弯形件的端部形状匹配的弯形面;驱动机构能够带动运动弯形部朝向静止承受部运动,直至触发弯形部限位止口结构时停止运动弯形部的运动,从而实现了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的弯形。本方案操作便捷,体积小,成本低,以此满足电缆绕组端部弯形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线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某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的三相绕组均采取300mm2单根电缆线反复弯曲成形,其主要结构形状见图4所示。该种电缆绕组需要通过一次初步弯形、二次端部弯形两个步骤弯曲成形。首先,通过特定的装置将单根电缆线反复弯形至连续的二维平面U形,如图3所示;然后,利用特定的装置将已经弯曲至二维平面U形的电缆绕组的端部单独进行弯形,如图4所示的结构形状。目前,德国采用敷线设备(电动、气动装置)实现电缆绕组的弯形,而国内相关厂家也是通过采购德国进口的敷线设备进行电缆绕组的弯曲成形。现在德国进口敷线设备结构较为复杂;设备价格1000万以上,价格较贵;电缆弯形作业场地在野外,且设备体积较大,设备运输、移动不方便,不便于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能够实现了待弯形件端部的弯形,本方案操作便捷,体积小,成本低,可代替德国进口设备,以此满足电缆绕组端部弯形的需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装置的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包括:直线边固定部分、端部弯形部分和驱动机构;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设有用于同待弯形件的直线边配合的直线边限位结构;所述端部弯形部分包括:静止承受部和可相对运动于所述静止承受部的运动弯形部;所述静止承受部与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为相对固定设置;所述静止承受部设有用于同所述待弯形件的端部形状匹配的承受面;所述运动弯形部设有用于同所述待弯形件的端部形状匹配的弯形面;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运动弯形部朝向所述静止承受部运动;所述运动弯形部与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之间具有配合的弯形部限位结构。优选地,所述静止承受部包括:第一端部弯形上模具;所述运动弯形部包括:第一端部弯形下模具;所述承受面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弯形上模具下部的承受型面;所述弯形面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弯形下模具的上部,且与所述承受型面对位的弯形型面。优选地,所述弯形部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弯形下模具,且用于同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接触配合的第一止口;或,设置于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且用于同所述第一端部弯形下模具接触配合的第二止口。优选地,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包括:第一直线边固定模具和第二直线边固定模具;所述静止承受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边固定模具;所述直线边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边固定模具和所述第二直线边固定模具之间的凹槽。优选地,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还包括:合页和锁紧件;所述第一直线边固定模具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边固定模具的一端通过所述合页连接;所述第一直线边固定模具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边固定模具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锁紧件固定。优选地,所述锁紧件为U形固定板。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顶升机构和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顶升机构运动的液压机构;所述运动弯形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顶升机构的顶部。优选地,还包括:柜体和万向轮;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固定设置于所述柜体的顶面;所述静止承受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柜体;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柜体。优选地,所述端部弯形部分和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包括:至少一一对应的两组,且分别对称分布于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的两侧。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直线边固定部分固定待弯形件的直线边;利用驱动机构带动运动弯形部朝向静止承受部运动,使得弯形面挤压待弯形件的端部使其朝向承受面弯曲,直至触发弯形部限位止口结构时停止运动弯形部的运动。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中,首先通过直线边固定部分的直线边限位结构使得待弯形件的直线边固定不动,然后再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运动弯形部朝向静止承受部运动,以带动运动弯形部的弯形面挤压待弯形件的端部,使其朝向静止承受部的承受面弯曲,即为使得了待弯形件的端部相对于直线边产生了弯形,从而实现了待弯形件端部的弯形。本方案操作便捷,体积小,成本低,可代替德国进口设备,以此满足电缆绕组端部弯形的需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方法,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现有的连续U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现有的端部弯形的连续U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柜体,2为控制开关,3为第一顶升机构,4为第一端部弯形下模具,5为第一端部弯形上模具,6为第一直线边固定模具,7为第二端部弯形上模具,8为第二端部弯形下模具,9为把手,10为U形固定板,11为第二直线边固定模具,12为合页,13为垫块,14为第二顶升机构,15为万向轮,16为连续U型电缆,17为端部弯形的连续U型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包括:直线边固定部分、端部弯形部分和驱动机构;直线边固定部分设有用于同待弯形件的直线边配合的直线边限位结构;如此设计,以便于在弯形过程中保持待弯形件直线边固定不动,以使待弯形件的端部能够与直线边产生相对运动,以达到待弯形件端部弯形的目的;端部弯形部分包括:静止承受部和可相对运动于静止承受部的运动弯形部;静止承受部与直线边固定部分为相对固定设置;静止承受部设有用于同待弯形件的端部形状匹配的承受面;运动弯形部设有用于同待弯形件的端部形状匹配的弯形面;驱动机构能够带动运动弯形部朝向静止承受部运动;所述运动弯形部与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之间具有配合的弯形部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运动弯形部朝向静止承受部的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待弯形件的端部即为待弯形件的弯边。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边固定部分、端部弯形部分和驱动机构;/n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设有用于同待弯形件的直线边配合的直线边限位结构;/n所述端部弯形部分包括:静止承受部和可相对运动于所述静止承受部的运动弯形部;所述静止承受部与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为相对固定设置;所述静止承受部设有用于同所述待弯形件的端部形状匹配的承受面;所述运动弯形部设有用于同所述待弯形件的端部形状匹配的弯形面;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运动弯形部朝向所述静止承受部运动;所述运动弯形部与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之间具有配合的弯形部限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边固定部分、端部弯形部分和驱动机构;
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设有用于同待弯形件的直线边配合的直线边限位结构;
所述端部弯形部分包括:静止承受部和可相对运动于所述静止承受部的运动弯形部;所述静止承受部与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为相对固定设置;所述静止承受部设有用于同所述待弯形件的端部形状匹配的承受面;所述运动弯形部设有用于同所述待弯形件的端部形状匹配的弯形面;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运动弯形部朝向所述静止承受部运动;所述运动弯形部与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之间具有配合的弯形部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承受部包括:第一端部弯形上模具(5);所述运动弯形部包括:第一端部弯形下模具(4);
所述承受面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弯形上模具(5)下部的承受型面;所述弯形面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弯形下模具(4)的上部,且与所述承受型面对位的弯形型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形部限位结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弯形下模具(4),且用于同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接触配合的第一止口;
或,设置于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且用于同所述第一端部弯形下模具(4)接触配合的第二止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长定子电缆绕组端部弯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边固定部分包括:第一直线边固定模具(6)和第二直线边固定模具(11);所述静止承受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边固定模具(6);
所述直线边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边固定模具(6)和所述第二直线边固定模具(11)之间的凹槽。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春龙杨振中韦在凤邓桂美薛健康韩伟涛彭慧许欣姚秋华黄志强袁双玲张建安付中军陶炎文王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