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形成导线组的设备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形成设定为用于装入定子或转子中的导线组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电机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电机的定子和/或转子多数由多个电导体元件形成,这些导体元件设置在能电磁激励的芯中或者围绕所述芯设置。这里,这样设置所述导体元件,使得例如在一个定子中形成多个绕组,这些绕组在通电时实现产生电磁场。通常在定子中为此装入U形的导体元件并且根据预先给定的连接模式将其相互电连接。通常将不同长度的U形导体元件正确定位在定子叠片中需要大量的手工劳动,或者仅能通过复杂的设备实现。为此,DE102014226224A1给出一种用于成型U形绕组元件的方法,其中,使齿形弯曲工具的内部和外部的工具部分相对于彼此扭转并在此时分别由一个齿作用于绕组元件并使绕组元件的杆状段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但有利的是,将U形的导体元件设置在预先规定的位置中并组合成导线组,然后进行的是,将其装入定子或转子中。由本专利技术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的同时来实现这个目的,并且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备和一种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形成设定为用于装入定子或转子中的导线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提供多个基本上U形的导体元件(1),这些导体元件分别具有第一杆状段(3)和第一导体端部(4)以及具有第二杆状段(5)和第二导体端部(7),所述杆状段(3、6)通过基本上弧形的连接段(8)相连;/n至少局部地将第一杆状段(3)容纳在容纳部(10)中,所述容纳部(10)在内部的保持装置(2)的外周(16)上构成;/n利用定位装置(12)通过将相应的第二杆状段(6)带到另一个导体元件(1)的第一杆状段(3)附近来对该第二杆状段(6)进行预定位;/n以及通过至少一个在周边绕内部的保持装置(2)设置的抓取装置(1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0 AT A50903/20171.用于形成设定为用于装入定子或转子中的导线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多个基本上U形的导体元件(1),这些导体元件分别具有第一杆状段(3)和第一导体端部(4)以及具有第二杆状段(5)和第二导体端部(7),所述杆状段(3、6)通过基本上弧形的连接段(8)相连;
至少局部地将第一杆状段(3)容纳在容纳部(10)中,所述容纳部(10)在内部的保持装置(2)的外周(16)上构成;
利用定位装置(12)通过将相应的第二杆状段(6)带到另一个导体元件(1)的第一杆状段(3)附近来对该第二杆状段(6)进行预定位;
以及通过至少一个在周边绕内部的保持装置(2)设置的抓取装置(14)的相对于所述内部的保持装置(2)沿径向(18)被引导的抓取元件(15)抓取分别由一个已预定位的第二杆状段(6)和一个沿径向(18)相邻的第一杆状段(3)组成的杆状段对(9);
其特征在于,
在对第二杆状段(6)进行预定位之前,使第一杆状段(3)至少局部地能转动地容纳在容纳部(10)中,并使第二杆状段(6)自由悬伸地环状地围绕内部的保持装置(2)的外周(16)设置并且沿径向(18)向外与所述外周(16)隔开间距地设置,并且
为了进行预定位,通过定位装置(12)的相对于所述内部的保持装置(2)的外周(16)沿周向(17)并同时沿径向(18)被引导的定位元件(13)推压第二杆状段(6),
使所述导体元件(1)分别绕至少局部地能转动地容纳在所述容纳部(10)中的第一杆状段(3)的第一杆纵轴线(5)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供、容纳和预定位期间,分别通过绕相应的第一杆状段(3)的第一杆纵轴线(5)能转动地构成的杠杆(20)在第一和第二杆状段(3、6)上接触导体元件(1),并且在预定位期间,类似于由定位元件(13)对第二杆状段(6)的推压运动,所述杠杆(20)通过内摆运动沿周向(17)和径向(18)引导第二杆状段(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供、容纳和预定位期间,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滑槽板(22)的导向槽(21)在第二杆状段(6)上接触导体元件(1),并且在通过定位元件(13)对第二杆状段(6)进行预定位期间通过相应的导向槽(21)沿周向(17)和径向(18)引导第二杆状段(6)。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元件(13)通过能转动地设置在定位装置(12)上的滚轮元件(23)形成,并且所述滚轮元件(23)在对第二杆状段(6)进行预定位期间在第二杆状段(6)上滚动或受驱动地主动在第二杆状段(6)上滚动。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杆状段(3)的容纳部(10)通过向外敞开的、沿轴向(19)延伸的容纳槽(11)形成,第一杆状段(3)至少局部地容纳到所述容纳槽(11)中,在容纳第一杆状段(3)期间以及在对第二杆状段(6)进行预定位期间,围绕所述第一杆状段(3)至少局部地设置套筒(24),所述套筒(24)沿径向(18)向外直接相邻地包围第一杆状段(3),并且在预定位期间,所述套筒固定第一杆状段(3),防止沿径向(18)向外发生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二杆状段(6)贴靠到所述套筒(24)的套筒周面(25)上,以便进行预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第二杆状段(6)进行预定位之后,使所述套筒(24)沿轴向(19)相对于内部的保持装置(2)向下移动到第二杆状段(6)的第二导体端部(7)的区域中,并且此后,通过定位元件(13)或抓取装置(14)的抓取元件(15)将已预定位的第二杆状段(6)的第二导体端部(7)压入在上端部区域(26)中在周边设置所述套筒(24)上的、向上敞开的定位槽(27)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杆状段(6)的第二导体端部(7)的区域中设置带有向上敞开的定位槽(27)的导向元件(28),并且在抓取过程期间,通过抓取装置(14)的抓取元件(15)将已预定位的第二杆状段(6)的第二导体端部(7)压入所述定位槽(27)中。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导体元件(1)进行预定位期间,通过具有至少一个支承面(3)的支承装置(29)沿轴向(19)支承第一杆状段(3)的第一导体端部(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第二杆状段(6)进行预定位期间,通过所述支承装置(29)的至少一个高度可调的支承面(30)将至少一个所述导体元件(1)的第一杆状段(3)支承在相对于其他导体元件(1)不同的高度上。
11.根据上述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福克纳,MM·普里莫拉克,D·谢瑞,
申请(专利权)人:米巴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