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整臂自调功能耐久性试验的间隙调节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44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2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调整臂自调功能耐久性试验的间隙调节模拟装置,包括间隙模拟测试装置和调整装置,间隙模拟测试装置包括S型凸轮、蜗轮蜗杆回转台、减速机、伺服电机、减速机、两模拟制动蹄臂、导杆、碟簧套、限位套和角度传感器,两个模拟支撑蹄臂呈V字型,中部设开口槽,开口槽内设有滚轮,两滚轮分别贴靠S型凸轮的一曲端面;导杆上设有碟簧套和限位套,两者之间的间隙模拟刹车片与轮毂间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臂、气缸和花键轴,气缸带动调整臂转动进行磨损间隙调整。本申请利用模拟装置测试调整臂的调整功能、可靠性及其寿命,不产生刹车片实际磨损,并能精确模拟出刹车片的磨损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效,具有优良的工程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整臂自调功能耐久性试验的间隙调节模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零部件检测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调整臂自调功能耐久性试验的间隙调节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在车轮上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汽车制动时,制动鼓和制动蹄片之间的间隙较大,会导致制动踏板行程过长、制动滞后以及制动力矩降低等引发安全隐患,制动调整臂作为汽车制动系统中的核心零件,能自动、及时地调整由磨损而导致增大的间隙,使制动间隙始终保持在设计范围内。开始刹车时,调整臂带动凸轮轴转过间隙角度和超量间隙角度,并精确记录产生的磨损,此时凸轮角行程处于间隙区,间隙区的特点是制动力矩变化不大。继续刹车时,凸轮角行程进入弹性变形区,制动力矩力急剧上升,直至车停住。松开踏板,刹车回程,制动力矩下降,凸轮角行程回到间隙区。自动调整臂根据刹车时记录的超量间隙,内部调整机构通过蜗轮带动凸轮轴转过一定角度,从而完成一次调整。当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存在超量间隙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整臂自调功能耐久性试验的间隙调节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间隙模拟测试装置,包括:/nS型凸轮,通过凸轮轴固定于机架右侧的轴承座上;/n蜗轮蜗杆回转台,所述蜗轮蜗杆回转台同轴安装于机架和S型凸轮之间的凸轮轴上;/n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蜗轮蜗杆回转台的传动蜗轮与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n两个模拟制动蹄臂,两个模拟支撑蹄臂呈V字型,两个模拟制动蹄臂的底端固定于蜗轮蜗杆回转台上,中部均设有开口槽,开口槽内设有滚轮,两滚轮分别贴靠S型凸轮的一曲端面;/n导杆,两模拟制动蹄臂的顶端固定于导杆上,导杆上设有碟簧套和限位套,所述碟簧套套设于导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整臂自调功能耐久性试验的间隙调节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间隙模拟测试装置,包括:
S型凸轮,通过凸轮轴固定于机架右侧的轴承座上;
蜗轮蜗杆回转台,所述蜗轮蜗杆回转台同轴安装于机架和S型凸轮之间的凸轮轴上;
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蜗轮蜗杆回转台的传动蜗轮与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两个模拟制动蹄臂,两个模拟支撑蹄臂呈V字型,两个模拟制动蹄臂的底端固定于蜗轮蜗杆回转台上,中部均设有开口槽,开口槽内设有滚轮,两滚轮分别贴靠S型凸轮的一曲端面;
导杆,两模拟制动蹄臂的顶端固定于导杆上,导杆上设有碟簧套和限位套,所述碟簧套套设于导杆上两模拟制动蹄臂顶端侧向处,所述导杆上近碟簧套处安装有限位套,
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通过支架固定于机架右挡板上并外延至蜗轮蜗杆回转台的右侧方;以及,
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臂、花键轴和气缸,所述调整臂套设于花键轴上,所述花键轴安装于机架右侧的传动孔内,所述花键轴与凸轮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调整臂通过气缸驱动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臂自调功能耐久性试验的间隙调节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一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为部分圆板,两模拟制动蹄臂通过销钉固定于防护板蜗轮蜗杆回转台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