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纵梁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97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前纵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前纵梁及汽车,该前纵梁包括截面呈“目”字型的前纵梁本体,所述前纵梁本体包括矩形框架、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所述矩形框架包括顺次相连的上横板、内纵板、下横板以及外纵板,所述上横板位于下横板的上方,所述内纵板连接在上横板的内侧与下横板的内侧之间,所述外纵板连接在上横板的外侧与下横板的外侧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设置在矩形框架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加强板位于第二加强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连接在内纵板与外纵板之间,以将矩形框架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三个上下层叠的子腔。该前纵梁在吸收同样碰撞能量前提下,可提供更小的截面尺寸及更稳定的压溃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纵梁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前纵梁
,特别是涉及一种前纵梁及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车身上一般采用较大尺寸的简单“口”型或“日”型截面的铝合金型材结构,或者采用两个开口型冲压铝板件或者钢板件连接构成前纵梁。如图1所示为一种新能源车型的前纵梁总成结构1a,纵梁主结构11a为“口”型铝合金型材,三电的重要安装点安装螺纹管12a直接烧焊在纵梁主结构11a的通孔111a内。该前纵梁总成结构较为简单,在满足碰撞要求的前提下纵梁截面尺寸较大,重量大,且不利于整车布置。如图2所示为一种传统车型的前纵梁总成结构2a,纵梁主结构21a为C型冲压铝板件211a和I型冲压铝板件212a连接而成,动力总成重要安装点安装螺母通过加强结构连接在纵梁主结构上。该前纵梁总成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数量多,冲压件居多,模具工装费用高,生产管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前纵梁总成结构在满足碰撞要求的前提下纵梁截面尺寸较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前纵梁及汽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前纵梁,包括截面呈“目”字型的前纵梁本体,所述前纵梁本体包括矩形框架、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所述矩形框架包括顺次相连的上横板、内纵板、下横板以及外纵板,所述上横板位于下横板的上方,所述内纵板连接在所述上横板的内侧与所述下横板的内侧之间,所述外纵板连接在所述上横板的外侧与所述下横板的外侧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板及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内纵板与所述外纵板之间,以将所述矩形框架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三个上下层叠的子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纵梁,前纵梁本体的截面呈“目”字型,相比于常规“口”或者“日”型截面,有足够空间设计纵梁重要安装点的结构。在吸收同样碰撞能量前提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纵梁可提供更小的截面尺寸以及更稳定的压溃形式。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纵梁可简化车身结构,减小结构尺寸,降低车身重量,提升整车经济性及动力性,同时极大的减少车身零件数量,降低开发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及生产管理成本。可选的,所述内纵板与所述外纵板平行,所述上横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及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下横板平行,所述下横板与所述外纵板垂直。可选的,所述矩形框架的宽高比为0.5~0.75。可选的,所述上横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矩形框架的高度之比为0.3~0.4,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矩形框架的高度之比为0.3~0.4,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下横板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矩形框架的高度之比为0.3~0.4。可选的,所述内纵板的厚度与所述上横板的厚度之比为0.6~1,所述外纵板的厚度与所述上横板的厚度之比为0.8~1.2。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厚度为1~4.5mm,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厚度为1~4.5mm。可选的,所述上横板的厚度与所述下横板的厚度相同。可选的,所述前纵梁还包括前纵梁内加强件,所述前纵梁内加强件固定连接在最下方的所述子腔内,所述前纵梁内加强件上设置有沿所述矩形框架的高度方向延伸的螺纹管,所述下横板上对应所述螺纹管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管的内孔相通的第一通孔。可选的,所述前纵梁内加强件上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下横板上对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通的第二通孔。可选的,所述外纵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前纵梁内加强件与所述外纵板焊接的第一焊接孔,所述内纵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前纵梁内加强件与所述内纵板焊接的第二焊接孔。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前纵梁。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新能源车型的前纵梁总成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传统车型的前纵梁总成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前纵梁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前纵梁本体的截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前纵梁的截面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前纵梁本体;11、矩形框架;111、上横板;112、内纵板;1121、第二焊接孔;113、下横板;1131、第一通孔;1132、第二通孔;114、外纵板;1141、第一焊接孔;12、第一加强板;13、第二加强板;14、子腔;2、前纵梁内加强件;21、螺纹管;22、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架的高度方向为汽车的高度方向,所述矩形框架的宽度方向为汽车的宽度方向,所述矩形框架的长度方向为汽车的长度方向。如图3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纵梁,包括截面呈“目”字型的前纵梁本体1,所述前纵梁本体1包括矩形框架11、第一加强板12及第二加强板13,所述矩形框架11包括顺次相连的上横板111、内纵板112、下横板113以及外纵板114,所述上横板111位于下横板113的上方,所述内纵板112连接在所述上横板111的内侧与所述下横板113的内侧之间,所述外纵板114连接在所述上横板111的外侧与所述下横板113的外侧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板12及所述第二加强板13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11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加强板12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板13的上方,所述第一加强板12及第二加强板13连接在所述内纵板112与所述外纵板114之间,以将所述矩形框架1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三个上下层叠的子腔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纵梁,前纵梁本体1的截面呈“目”字型,相比于常规“口”或者“日”型截面,有足够空间设计纵梁重要安装点的结构。在吸收同样碰撞能量前提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纵梁可提供更小的截面尺寸以及更稳定的压溃形式。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纵梁可简化车身结构,减小结构尺寸,降低车身重量,提升整车经济性及动力性,同时极大的减少车身零件数量,降低开发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及生产管理成本。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内纵板112与所述外纵板114平行,所述上横板111、所述第一加强板12及所述第二加强板13与所述下横板113平行,所述下横板113与所述外纵板114垂直,以形成所述前纵梁本体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矩形框架11的宽高比为a:b=0.5~0.75,其中,a为所述矩形框架11的宽,b为所述矩形框架11的高。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上横板11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加强板1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c与所述矩形框架11的高度b之比为0.3~0.4,所述第一加强板1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板1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d与所述矩形框架11的高度b之比为0.3~0.4,所述第二加强板13的上表面与所述下横板113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e与所述矩形框架11的高度b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呈“目”字型的前纵梁本体,所述前纵梁本体包括矩形框架、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所述矩形框架包括顺次相连的上横板、内纵板、下横板以及外纵板,所述上横板位于下横板的上方,所述内纵板连接在所述上横板的内侧与所述下横板的内侧之间,所述外纵板连接在所述上横板的外侧与所述下横板的外侧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板及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内纵板与所述外纵板之间,以将所述矩形框架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三个上下层叠的子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呈“目”字型的前纵梁本体,所述前纵梁本体包括矩形框架、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所述矩形框架包括顺次相连的上横板、内纵板、下横板以及外纵板,所述上横板位于下横板的上方,所述内纵板连接在所述上横板的内侧与所述下横板的内侧之间,所述外纵板连接在所述上横板的外侧与所述下横板的外侧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板及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加强板及第二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内纵板与所述外纵板之间,以将所述矩形框架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三个上下层叠的子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纵板与所述外纵板平行,所述上横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及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下横板平行,所述下横板与所述外纵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宽高比为0.5~0.7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矩形框架的高度之比为0.3~0.4,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矩形框架的高度之比为0.3~0.4,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下横板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矩形框架的高度之比为0.3~0.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洋褚安华郑华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