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轮安装机构,能有效减小劳动强度,降低检测难度。车轮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座、升降组件及出轮组件。进轮时,第一伸缩件向上伸出,第一托臂与第二托臂保持平直状态,此时推动车轮从第一托臂的一端向第二托臂所在的方向移动,到位后停止推动;落轮时,第一伸缩件向下缩回,第一托臂与第二托臂呈V形状态,带动车轮下落;检测完毕后,出轮时,第一伸缩件再次向上伸出,第一托臂与第二托臂呈平直状态,第二伸缩件伸出,使摆杆绕转轴转动,摆杆的第一端推动车轮沿平直的第一托臂与第二托臂移动,使车轮被推出检测工位,无需人力推动车轮,有效减小车轮安装及移出过程中的劳动强度,降低检测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安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车轮检测设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轮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铁路货车的车轮是工厂检修的流程,传统的检修形式主要以人工检测为主,尺寸测量、故障诊断仍多依赖于人工的主观判断,存在漏检、误报的情况。而一般的检修设备为车轮提供检测工况,由于车轮较重,无论是将车轮移动至检测设备上还是将车轮移出检测设备,都需要很大的动力支持,特别是针对带车轴的对轮检测,重量更重,检测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轮安装机构,能有效减小劳动强度,降低检测难度。一种车轮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座;升降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一托臂及第二托臂,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一端与第二托臂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且能分别相对所述固定座移动,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二端与第二托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二端及第二托臂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件的第二端可沿竖向方向伸缩;出轮组件,包括第二伸缩件、摆杆及转轴,所述摆杆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托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相对所述第一伸缩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摆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上述车轮安装机构,进轮时,第一伸缩件向上伸出,第一托臂与第二托臂保持平直状态,此时推动车轮从第一托臂的一端向第二托臂所在的方向移动,到位后停止推动;落轮时,第一伸缩件向下缩回,第一托臂与第二托臂呈V形状态,带动车轮下落;检测完毕后,出轮时,第一伸缩件再次向上伸出,第一托臂与第二托臂呈平直状态,第二伸缩件伸出,使摆杆绕转轴转动,摆杆的第一端推动车轮沿平直的第一托臂与第二托臂移动,使车轮被推出检测工位,无需人力推动车轮,有效减小车轮安装及移出过程中的劳动强度,降低检测难度。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一端与第二托臂的第一端分别设有条形孔,一销轴穿过对应的所述条形孔且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一托臂与第二托臂能分别相对其对应的销轴转动且移动。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U形件及第二U形件,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一端位于第一U形件的开口端,所述第二托臂的第一端位于第二U形件的开口端,所述第一U形件及第二U形件的开口端均设有贯穿的销孔,所述销轴穿设于对应的所述销孔及条形孔中。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铰轴,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二端、第二托臂的第二端及第一伸缩件的第二端均设有铰孔,所述铰轴穿设在所述铰孔中。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轮组件还包括连接杆及挡块,所述转轴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铰轴的位置,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托臂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摆杆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摆杆的上表面。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轮组件还包括挡块,所述转轴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铰轴的位置,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摆杆的第二端且位于所述摆杆的上表面。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摆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的距离小于所述摆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转轴的距离。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伸缩件伸出使所述第一托臂与第二托臂保持平直时,所述摆杆与所述第一托臂平行且所述挡块凸出所述第一托臂与第二托臂的上表面;当所述第二伸缩件伸出时,所述摆杆绕所述转轴转动,使所述摆杆的第一端推动所述车轮移动。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二端与第二托臂的第二端均设有向下的凹槽,形成凹陷的检测工位。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轮安装机构还包括框架,所述固定座、升降组件及出轮组件均成对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座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框架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车轮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进轮时车轮安装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落轮时车轮安装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出轮时车轮安装机构的示意图。01、车轴,02、车轮,03、轴承;10、固定座;20、升降组件,210、第一伸缩件、220、第一托臂,225、检测工位,230、第二托臂,202、条形孔,204、销轴,206、第一U形件,208、第二U形件,240、铰轴;30、出轮组件,310、第二伸缩件,320、摆杆,330、转轴,340、连接杆,350、挡块;40、框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请参阅图1-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轮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座10、升降组件20及出轮组件30。升降组件20及出轮组件30位于固定座10的一侧,与车轴01上的车轮02位置对应,位于车轮02的下方。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0包括第一伸缩件210、第一托臂220及第二托臂230,所述第一托臂220的第一端与第二托臂230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10转动连接且能分别相对所述固定座10移动,所述第一托臂220的第二端与第二托臂23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210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0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2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托臂220的第二端及第二托臂230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件210的第二端可沿竖向方向伸缩。可选地,第一伸缩件210为液压缸或者气缸。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出轮组件30包括第二伸缩件310、摆杆320及转轴330,所述摆杆320通过所述转轴330与所述第一托臂22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310相对所述第一伸缩件210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伸缩件310的一端与所述摆杆320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可选地,第二伸缩件310为液压缸或者气缸。参照图2,进轮时,第一伸缩件210向上伸出,第一托臂220与第二托臂230保持平直状态,此时推动车轮02从第一托臂220的一端向第二托臂230所在的方向移动,到位后停止推动;参照图3,落轮时,第一伸缩件210向下缩回,第一托臂220与第二托臂230呈V形状态,带动车轮02下落;检测完毕后,参照图4,出轮时,第一伸缩件210再次向上伸出,第一托臂220与第二托臂230呈平直状态,第二伸缩件310伸出,使摆杆320绕转轴330转动,摆杆320的第一端推动车轮02沿平直的第一托臂220与第二托臂230移动,使车轮02被推出检测工位225,无需人力推动车轮02,有效减小车轮02安装及移出过程中的劳动强度,降低检测难度。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臂220的第一端与第二托臂230的第一端分别设有条形孔202,一销轴204穿过对应的所述条形孔202且与所述固定座10连接,所述第一托臂220的第一端与第二托臂230的第一端能分别相对其对应的销轴204转动。通过设置条形孔202及销轴204,以适应第一托臂220与第二托臂230的状态变化,避免发生干涉。出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座;/n升降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一托臂及第二托臂,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一端及第二托臂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且能分别相对所述固定座移动,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二端与第二托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二端及第二托臂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件的第二端可沿竖向方向伸缩;/n出轮组件,包括第二伸缩件、摆杆及转轴,所述摆杆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托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相对所述第一伸缩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摆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
升降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一托臂及第二托臂,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一端及第二托臂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且能分别相对所述固定座移动,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二端与第二托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二端及第二托臂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件的第二端可沿竖向方向伸缩;
出轮组件,包括第二伸缩件、摆杆及转轴,所述摆杆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托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件相对所述第一伸缩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摆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一端与第二托臂的第一端分别设有条形孔,一销轴穿过对应的所述条形孔且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一托臂与第二托臂能分别相对其对应的销轴转动且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U形件及第二U形件,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一端位于第一U形件的开口端,所述第二托臂的第一端位于第二U形件的开口端,所述第一U形件及第二U形件的开口端均设有贯穿的销孔,所述销轴穿设于对应的所述销孔及条形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铰轴,所述第一托臂的第二端、第二托臂的第二端及第一伸缩件的第二端均设有铰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凤伟,李权福,王洪昆,殷鸿鑫,杜彪,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