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辆及轴箱橡胶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286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车辆及轴箱橡胶垫。所述轴箱橡胶垫包括:第一衬板、第二衬板与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位于所述第一衬板与所述第二衬板之间,所述橡胶层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第一衬板的其中一面贴合抵触,所述橡胶层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衬板贴合抵触,所述第一衬板用于与转向架抵触配合,所述第二衬板用于与承载鞍抵触配合,所述第一衬板背离所述橡胶层的一面设有第一凹部和/或所述第二衬板背离所述橡胶层的一面设有第二凹部。相较于传统的轴箱橡胶垫结构,上述轴箱橡胶垫通过在第一衬板上开设第一凹部和/或第二衬板上开设第二凹部,从而减轻了轴箱橡胶垫的自身重量。轻了轴箱橡胶垫的自身重量。轻了轴箱橡胶垫的自身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车辆及轴箱橡胶垫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车辆的
,特别是涉及铁路车辆及轴箱橡胶垫。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会在铁路车辆的转向架上装设轴箱橡胶垫结构,即轴箱橡胶垫结构位于转向架与承载鞍之间,是实现车辆转向架轮对定位、纵向和横向定位的重要部件。但是,传统的轴箱橡胶垫结构自身重量较重会加重对轮轨的磨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轴箱橡胶垫结构重量较重的问题,提供一种铁路车辆及轴箱橡胶垫。
[0004]一种轴箱橡胶垫,所述轴箱橡胶垫包括:第一衬板、第二衬板与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位于所述第一衬板与所述第二衬板之间,所述橡胶层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第一衬板的其中一面贴合抵触,所述橡胶层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衬板贴合抵触,所述第一衬板用于与转向架抵触配合,所述第二衬板用于与承载鞍抵触配合,所述第一衬板背离所述橡胶层的一面设有第一凹部和/或所述第二衬板背离所述橡胶层的一面设有第二凹部。
[0005]一种铁路车辆,包括所述的轴箱橡胶垫,还包括:车辆本体、转向架与承载鞍,所述转向架与所述承载鞍装设在所述车辆本体上,所述轴箱橡胶垫装设在所述转向架的侧架与所述承载鞍之间。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层用于与所述第一衬板相贴合的一面包括第一贴合面与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第二贴合面在所述橡胶层上形成有第一抵触夹角,所述第一衬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贴合面贴合抵触的第一衬面以及与所述第二贴合面贴合抵触的第二衬面上,所述第一衬面与所述第二衬面在所述第一衬板上形成与所述第一抵触夹角相对应的第二抵触夹角。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层用于与所述第二衬板相贴合的一面包括第三贴合面与第四贴合面,所述第三贴合面与所述第四贴合面在所述橡胶层上形成有第三抵触夹角,所述第二衬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贴合面贴合抵触的第三衬面以及与所述第四贴合面贴合抵触的第四衬面上,所述第三衬面与所述第四衬面在所述第二衬板上形成与所述第三抵触夹角相对应的第四抵触夹角。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一衬板上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第一衬板的自身厚度,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第二衬板上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第二衬板的自身厚度。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橡胶层的中线设有第一开槽,从所述橡胶层的两侧朝所述橡胶层的中线分别开设有第二开槽与第三开槽,且所述第二开槽与所述第三开槽均与所述第一开槽相间隔。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层朝向所述第一衬板的一面上间隔设有多个连接
凸块,所述第一衬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凸块安装配合的多个安装孔。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衬板朝向所述转向架的一面间隔设有第一卡接凸块与第二卡接凸块,所述第一卡接凸块、所述第二卡接凸块与所述第一衬板配合形成第一卡接槽,所述转向架伸入所述第一卡接槽中与所述第一衬板卡接固定。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衬板朝向所述承载鞍的一面间隔设有第三卡接凸块与第四卡接凸块,所述第三卡接凸块、所述第四卡接凸块与所述第二衬板配合形成第二卡接槽,所述转向架伸入所述卡接槽中与所述第二衬板卡接固定。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路车辆还包括铜堵头及导线,所述铜堵头装设在轴箱橡胶垫上,所述导线一端与所述转向架侧架接触而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承载鞍接触而连接,实现所述铁路车辆与轨道的电力通路。
[0014]上述轴箱橡胶垫在使用时,首先根据铁路车辆的车型或者相关结构的安装空间(例如:铁路车辆的转向架与承载鞍之间的间距)确定橡胶层的厚度,以及根据第一衬板与第二衬板的形状确定橡胶层的形状。然后,在第一衬板、第二衬板与橡胶层对应装设时,第一衬板朝向橡胶层的一面与橡胶层的其中一面贴合抵触,第二衬板朝向橡胶层的一面与橡胶层的另一面贴合抵触,从而有效的保证了第一衬板与第二衬板对于橡胶层的贴合效果,使得第一衬板、橡胶层与第二衬板三者之间的作用力传递更加充分,以及也能够使得缓冲板在外力作用下充分形变。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第一衬板背离橡胶层的一面开设第一凹部,第二衬板可以不用开设第二凹部。或者可以在第二衬板背离橡胶层的一面开设第二凹部,第一衬板可以不用开设第一凹部。或者在第一衬板背离橡胶层的一面开设第一凹部,以及在第二衬板背离橡胶层的一面开设第二凹部。相较于传统的轴箱橡胶垫结构,上述轴箱橡胶垫通过在第一衬板上开设第一凹部和/或第二衬板上开设第二凹部,从而减轻了轴箱橡胶垫的自身重量。
[0015]上述铁路车辆在使用时,通过在转向架与承载鞍之间装设轴箱橡胶垫,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第一衬板背离橡胶层的一面开设第一凹部,第二衬板可以不用开设第二凹部。或者可以在第二衬板背离橡胶层的一面开设第二凹部,第一衬板可以不用开设第一凹部。或者在第一衬板背离橡胶层的一面开设第一凹部,以及在第二衬板背离橡胶层的一面开设第二凹部。相较于传统的轴箱橡胶垫结构,上述轴箱橡胶垫通过在第一衬板上开设第一凹部和/或第二衬板上开设第二凹部,减轻了轴箱橡胶垫的自身重量,从而也降低了铁路车辆的车轮踏面、轮缘的磨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轴箱橡胶垫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第二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轴箱橡胶垫的正视图;
[0019]图4为轴箱橡胶垫的整体结构图。
[0020]100、第一衬板,110、第一凹部,120、第一衬面,130、第二衬面,140、安装孔,150、第一卡接凸块,160、第二卡接凸块,170、第一卡接槽,200、第二衬板,210、第二凹部,220、第三卡接凸块,230、第四卡接凸块,300、橡胶层,301、第一开槽,302、第二开槽,303、第三开槽,310、第一贴合面,320、第二贴合面,330、第三贴合面,340、第四贴合面,350、连接凸块,400、
铜堵头,50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轴箱橡胶垫,所述轴箱橡胶垫包括:第一衬板100、第二衬板200与橡胶层300,所述橡胶层300位于所述第一衬板100与所述第二衬板200之间,所述橡胶层300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第一衬板100的其中一面贴合抵触,所述橡胶层300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衬板200贴合抵触,所述第一衬板100用于与转向架的侧架抵触配合,所述第二衬板200用于与承载鞍抵触配合,所述第一衬板100背离所述橡胶层300的一面设有第一凹部110和/或所述第二衬板200背离所述橡胶层300的一面设有第二凹部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箱橡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箱橡胶垫包括:第一衬板、第二衬板与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位于所述第一衬板与所述第二衬板之间,所述橡胶层用于与所述第一衬板相贴合的一面包括第一贴合面与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第二贴合面在所述橡胶层上形成有第一抵触夹角,所述第一衬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贴合面贴合抵触的第一衬面以及与所述第二贴合面贴合抵触的第二衬面上,所述第一衬面与所述第二衬面在所述第一衬板上形成与所述第一抵触夹角相对应的第二抵触夹角,所述第一衬板背离所述橡胶层的一面设有第一凹部,和/或所述第二衬板背离所述橡胶层的一面设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在所述第一衬板上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第一衬板的自身厚度,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第二衬板上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第二衬板的自身厚度,所述第一衬板用于与转向架的侧架抵触配合,所述第二衬板用于与承载鞍抵触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箱橡胶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衬板与所述橡胶层的表面贴合后,所述第一衬面与所述第一贴合面充分贴合,所述第二衬面与所述第二贴合面充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箱橡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用于与所述第二衬板相贴合的一面包括第三贴合面与第四贴合面,所述第三贴合面与所述第四贴合面在所述橡胶层上形成有第三抵触夹角,所述第二衬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贴合面贴合抵触的第三衬面以及与所述第四贴合面贴合抵触的第四衬面上,所述第三衬面与所述第四衬面在所述第二衬板上形成与所述第三抵触夹角相对应的第四抵触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箱橡胶垫,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锋段仕会周国东李智泽王洪昆王文刚王蒙边志宏丁颖王萌焦杨马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