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83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其包括:电动马达(10),电动马达包括马达齿轮(16);反转齿轮(21、121、221),反转齿轮包括与马达齿轮啮合的第二外齿(21a)或内齿(121a);行星齿轮机构(101);毂(50),毂将驱动力传递至车轮(1)的轮(3);行星齿轮机构相对于反转齿轮设置在径向方向(R)上的外侧处,并且行星齿轮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轮的内部空间部分(3a)中,并且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环形齿轮(24)、第二环形齿轮(25)和小齿轮(26),小齿轮包括第一齿轮部分(27)和第二齿轮部分(28),第二齿轮部分具有与第一齿轮部分的直径(r1)不同的直径(r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
本技术总体上涉及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已知包括小齿轮的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例如,参照JP2008-44438A,JP2008-44438A也将被称为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轮内马达结构),电动马达和减速机构设置在车轮中(设置在由轮的轮辋(rim)的内周表面环绕的空间部分中,车轮附接至轮的轮辋)。电动马达的旋转输出(驱动力)经由减速机构传递至轮。具体地,减速机构包括反转齿轮机构和行星齿轮机构。反转齿轮机构包括与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同心地设置的小直径驱动齿轮和与小直径驱动齿轮接合的大直径反转齿轮。小直径驱动齿轮通过花键配合固定至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轮内马达结构的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小齿轮)和环形齿轮。太阳齿轮连接至反转齿轮机构的反转齿轮。行星齿轮相对于太阳齿轮设置在径向外侧处。环形齿轮相对于行星齿轮设置在径向外侧处。因此,行星齿轮构造成在径向内侧处与太阳齿轮接合并且在径向外侧处与环形齿轮接合。反转齿轮和环形齿轮设置成在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偏移。根据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轮内马达结构,与电动马达的旋转相关联,反转齿轮机构的小直径驱动齿轮旋转并且与小直径驱动齿轮接合的大直径反转齿轮旋转。因此,执行了第一级的减速。此外,与反转齿轮的旋转相关联,连接至反转齿轮的太阳齿轮旋转。与太阳齿轮的旋转相关联,行星齿轮围绕太阳齿轮在径向外侧处公转,同时行星齿轮围绕行星齿轮的轴线旋转。通过行星齿轮的旋转执行了第二级的减速。然后,行星齿轮的公转或绕动运动经由行星齿轮架传递至与行星齿轮架花键配合的驱动力传递构件。结果是,车轮与驱动力传递构件一起旋转。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轮内马达结构,期望在由于与小直径驱动齿轮接合的大直径反转齿轮旋转而执行第一级的减速并且通过行星齿轮在行星齿轮自身轴线上的旋转而执行第二级的减速的同时提高减速比。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高减速比的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一种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包括:电动马达,电动马达包括设置有第一外齿的马达齿轮,电动马达构造成产生驱动车轮的驱动力;反转齿轮,反转齿轮包括与马达齿轮的第一外齿接合的第二外齿或者与马达齿轮的第一外齿接合的内齿;行星齿轮机构,反转齿轮的驱动力传递至行星齿轮机构;毂,毂构造成将行星齿轮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至车轮的轮;行星齿轮机构相对于反转齿轮设置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处,并且行星齿轮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轮的内部空间部分中;并且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环形齿轮、第二环形齿轮和小齿轮,小齿轮包括与第一环形齿轮接合的第一齿轮部分和与第二环形齿轮接合的第二齿轮部分,第二齿轮部分具有与第一齿轮部分的直径不同的直径。根据上述结构,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环形齿轮、第二环形齿轮和小齿轮。小齿轮包括与第一环形齿轮接合的第一齿轮部分和与第二环形齿轮接合的第二齿轮部分。第二齿轮部分具有与第一齿轮部分的直径不同的直径。因此,与上述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轮内马达结构的行星齿轮机构相比,可以增加减速比。此外,由于行星齿轮机构相对于反转齿轮设置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处,并且行星齿轮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轮的内部空间部分中,因而可以限制车辆驱动装置的尺寸在轴向方向上增加。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反转齿轮和第一环形齿轮设置成在与车轮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彼此重叠。根据上述结构,与反转齿轮和第一环形齿轮设置成在沿着车轮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偏移的情况不同,可以限制车辆驱动装置在沿着车轮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长度的增加。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线相对于小齿轮的旋转轴线设置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处。根据上述结构,与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线相对于小齿轮的旋转轴线设置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处的情况不同,可以限制车辆驱动装置在径向方向(即,与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的增加。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毂相对于小齿轮的旋转轴线设置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处。根据上述结构,与毂相对于小齿轮的旋转轴线设置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处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毂的直径。从而可以减小构造成被包括在毂中的轴承的直径,因此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此外,例如,可以减小设置在轴承周围的油封(环形密封件)的直径,因此可以减小由于油封的摩擦而引起的阻力。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还包括凸缘部分,凸缘部分将毂和第二环形齿轮连接至彼此,并且第二环形齿轮相对于凸缘部分在轴向方向上的运动被保持环限制。根据上述结构,与第二环形齿轮和凸缘部分例如通过焊接固定至彼此的情况不同,第二环形齿轮和凸缘部分可以在某一范围内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即使在毂由于施加至车轮的应力而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限制第二环形齿轮的旋转轴线由于毂的变形而倾斜。从而可以限制第二环形齿轮和小齿轮的与第二环形齿轮接合或啮合的第二齿轮部分的接合或啮合发生恶化。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前述及附加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此处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的横截面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动马达(马达齿轮)、反转齿轮和小齿轮的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齿轮架的结构的视图;图4是示出了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的速度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此处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的视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此处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的视图;以及图8是根据第三实方式的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的速度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此处公开的实施方式。将参照图1至图5来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100的结构。在本说明书中,“轴向方向(旋转轴线的方向)”对应于沿着车轮1的旋转轴线C1的方向(方向X),如图1中所示。“径向方向”对应于与车轮1的旋转轴线C1正交的方向(方向R)。“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对应于沿着径向方向朝向旋转轴线C1的方向(方向R1)。“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对应于沿着径向方向朝向旋转轴线C1的外侧的方向(方向R2)。如图1中所示,车轮1包括轮3,轮胎2安装在轮3上。轮3具有大致圆筒形的形状。构造成产生用于驱动车轮1的驱动力的电动马达10、减速机构20和毂50设置在具有大致圆筒形形状的轮3的内部(内部空间部分3a)中。在轮3的内部空间部分3a中,电动马达10设置在车辆的内侧处(方向X1一侧处)。电动马达10的旋转轴线C2设置成相对于车轮1的旋转轴线C1朝向上部方向侧偏移、即偏离。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电动马达10的旋转轴线C2相对于车轮1的旋转轴线C1沿斜上方向(例如,沿相对于水平线大致四十五度的角度方向)偏移。因此,在轮3的内部空间部分3a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100、200、300),包括:/n电动马达(10),所述电动马达(10)包括设置有第一外齿(16a)的马达齿轮(16),所述电动马达(10)构造成产生驱动车轮(1)的驱动力;/n反转齿轮(21、121、221),所述反转齿轮(21、121、221)包括与所述马达齿轮(16)的所述第一外齿(16a)啮合的第二外齿(21a)或者与所述马达齿轮(16)的所述第一外齿(16a)啮合的内齿(121a);/n行星齿轮机构(101),所述反转齿轮(21、121、221)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01);/n毂(50),所述毂(50)构造成将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01)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车轮(1)的轮(3);/n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01)相对于所述反转齿轮(21、121、221)设置在径向方向(R)上的外侧处,并且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0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轮(3)的内部空间部分(3a)中;并且/n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01)包括第一环形齿轮(24)、第二环形齿轮(25)和小齿轮(26),所述小齿轮(26)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齿轮(24)接合的第一齿轮部分(27)和与所述第二环形齿轮(25)接合的第二齿轮部分(28),所述第二齿轮部分(28)具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部分(27)的直径(r1)不同的直径(r2)。/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9 JP 2018-1744441.一种轮内马达型车辆驱动装置(100、200、300),包括:
电动马达(10),所述电动马达(10)包括设置有第一外齿(16a)的马达齿轮(16),所述电动马达(10)构造成产生驱动车轮(1)的驱动力;
反转齿轮(21、121、221),所述反转齿轮(21、121、221)包括与所述马达齿轮(16)的所述第一外齿(16a)啮合的第二外齿(21a)或者与所述马达齿轮(16)的所述第一外齿(16a)啮合的内齿(121a);
行星齿轮机构(101),所述反转齿轮(21、121、221)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01);
毂(50),所述毂(50)构造成将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01)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车轮(1)的轮(3);
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01)相对于所述反转齿轮(21、121、221)设置在径向方向(R)上的外侧处,并且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0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轮(3)的内部空间部分(3a)中;并且
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01)包括第一环形齿轮(24)、第二环形齿轮(25)和小齿轮(26),所述小齿轮(26)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齿轮(24)接合的第一齿轮部分(27)和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尾俊之田中悟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