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31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需要两件温度传感器而增加成本的缺陷。炒菜机包括发热盘,发热盘包括基体和底部发热管,底部发热管固定在基体的下方,底部发热管呈断环状,断开处形成第一开口,基体的下方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一开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由于温度传感器即用于烹饪的温度检测,又用于过热保护的温度检测,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量,降低成本,底部发热管的开口处温度较低,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底部发热管的开口处,对温度传感器的耐温性要求降低,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涉及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通常包含两件温度传感器,一件为烹饪温度传感器,另一件为保护温度传感器。烹饪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热盘的中部并穿过发热盘和内胆接触,烹饪温度传感器将内胆的温度信息传递给炒菜机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情况控制发热盘的开闭、加热时间等条件以实现烹饪程序。保护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热盘的边缘处,保护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当温度超过预设的保护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炒菜机停止加热。这样炒菜机就需要安装两件温度传感器,配件成本及安装成本都会增加。发热盘的中部是发热盘温度汇聚的地方,具有较高的温度,这样对烹饪温度传感器的耐温性就具有较高的要求,也会增加配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需要两件温度传感器而增加成本的缺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包括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包括基体和底部发热管,所述底部发热管固定在所述基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发热管呈断环状,断开处形成第一开口,基体的下方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炒菜机内的控制器连接。该温度传感器即用于烹饪的温度检测,又用于过热保护的温度检测,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量,降低成本,底部发热管的开口处温度较低,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底部发热管的开口处,对温度传感器的耐温性要求降低,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优选的,所述基体的下表面固定有支座,所述底部发热管固定在所述支座的下表面。设置支座便于发热盘的加工和装配。优选的,所述基体具有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呈断环状的侧部发热管,所述侧部发热管的断开处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对应设置。这样能够减少侧部发热管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保证温度传感器所处的第一开口位置能够处于较低温度。优选的,所述侧部发热管和所述基体的侧壁钎焊固定。钎焊能够避免侧部发热管和基体熔化,保证侧部发热管和基体完整性的情况下实现固定。优选的,所述支座和所述基体钎焊固定,所述底部发热管和所述支座钎焊固定。钎焊能够避免支座、基体、底部发热管熔化,保证支座、基体、底部发热管完整性的情况下实现固定。优选的,所述支座上设置向下凸起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铆接在所述支座上。连接柱用于和连轴器连接,使得连轴器能够带动发热盘转动。优选的,所述发热盘外侧套设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具有通线孔,所述底部发热管和所述侧部发热管的导线共同穿过所述通线孔。这样使得底部发热管、侧部发热管的导线能够从温度较低处走线,导线也不容易被底部发热管和侧部发热管干扰,降低了导线固定的难度,同时减少隔热层开孔量,从而增加了隔热层的隔热性。优选的,所述底部发热管的两端部向下弯折。这样导线不容易触碰到支座,减少导线因高温损坏的可能。优选的,所述底部发热管具有贴合在所述支座上的导热面和背向所述支座的外端面,所述侧部发热管具有贴合在所述基体的侧壁上的导热面和背向所述基体的外端面,所述导热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外端面。较大面积的导热面能够提高加热效率和热均匀性,同等烹饪要求下,降低发热盘的耐温需求。优选的,所述底部发热管和所述侧部发热管的横截面呈梯形,梯形长底边所在面为导热面。梯形截面的发热管能够增加导热接触面,减小散热面积,并使得发热管具有较大的强度。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由于温度传感器即用于烹饪的温度检测,又用于过热保护的温度检测,减少温度传感器的数量,降低成本,底部发热管的开口处温度较低,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底部发热管的开口处,对温度传感器的耐温性要求降低,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发热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发热盘的连接柱和支座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发热盘套设隔热层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基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的底部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中发热盘套设隔热层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0、基体;200、底部发热管;210、第一开口;220、导热面;230、外端面;300、侧部发热管;310、第二开口;400、支座;410、连接柱;500、温度传感器;510、固定架;520、感温探头;600、隔热层;610、通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如图1-4所示,包括发热盘,发热盘包括基体100和底部发热管200,底部发热管200固定在基体100的下方,底部发热管200和机体相互接触,在底部发热管200通电时,底部发热管200能够发热,其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给发热盘从而使发热盘发热,发热盘再对设置在发热盘内侧的内胆加热从而实现对内胆中食物加热烹饪的目的,以实现炒菜功能。本实施例中,底部发热管200通过支座400固定在基体100上,即底部发热管200和基体100之间设置了支座400。具体来说,基体100的下表面固定有支座400,底部发热管200固定在支座400的下表面。由于发热盘在炒菜机炒菜时需要转动,发热盘需要和炒菜机内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驱动电机通常设置在炒菜机的下端部,即位于发热盘的下方,驱动电机需要通过连轴器和发热盘的底部连接,驱动电机带动连轴器转动从而带动发热盘转动。而直接将基体100的底部加工成能够和连轴器连接的结构,会增加加工难度,基体100的底部设置支座400,使得发热盘能够通过支座400和连轴器连接,便于发热盘的整体加工和装配。支座400呈圆盘形,和基体100的底部形状相对应。支座400上设置向下凸起的连接柱410,连接柱410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到支座400上,本实施例中,连接柱410铆接在支座400上,连接柱410连接到支座400上后通常不再需要拆卸,铆接的方式相对于螺钉固定能够提高连接柱410和支座400连接的稳定性,但不管是螺钉固定还是铆接,连接柱410都是在连接柱410和支座400分别加工好后进行再安装,这样便于连接柱410和支座400的通用性和加工方便性。连接柱410用于和连轴器连接,使得连轴器能够带动发热盘转动。连接柱410和连轴器之间可以是卡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柱410为螺柱,连轴器上具有对应的通孔,连接柱410通过穿过通孔并旋入连接柱410上的螺孔的螺钉固定连接。连接柱410可以是一根,设置在支座400的中心,连接柱410也可以是多根围绕支座400的中心设置,本实施例中,连接柱410为三根,三根连接柱410围绕支座400的中心等距分布在支座400上,这样采用较少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包括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包括基体和底部发热管,所述底部发热管固定在所述基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发热管呈断环状,断开处形成第一开口,基体的下方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炒菜机内的控制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包括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包括基体和底部发热管,所述底部发热管固定在所述基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发热管呈断环状,断开处形成第一开口,基体的下方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炒菜机内的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下表面固定有支座,所述底部发热管固定在所述支座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具有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呈断环状的侧部发热管,所述侧部发热管的断开处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发热管和所述基体的侧壁钎焊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和所述基体钎焊固定,所述底部发热管和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庞加伟王国海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