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31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自动倒菜炒菜机中内胆拆装步骤较多的缺陷。炒菜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容置体、位于容置体内的内胆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使得所述内胆旋转以对食材进行翻炒,所述壳体内设有磁吸结构,通过所述磁吸结构,所述内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容置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由于用磁吸结构连接内胆和容置体,拆内胆时只需克服磁吸力将内胆拉出即可,无需旋转操作,安装内胆时只需将内胆放置在容置体内即可,无需对位、旋转操作,内胆的拆装步骤较少,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涉及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炒菜机具有自动倒菜功能,倒菜时,需要将内胆的开口摆动至斜向下的角度,此时如果未固定内胆,则内胆就会从容置体中脱落。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卡接的方式将内胆固定在容置体上,拆卸内胆时,需要先旋转内胆,再讲内胆从容置体中拉出,安装内胆时,需要先分别对应设置在内胆和容置体上的卡接结构进行对位,然后旋转内胆得以卡接。现有的炒菜机的内胆拆装过程中,存在旋转、对位步骤,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自动倒菜炒菜机中内胆拆装步骤较多的缺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容置体、位于容置体内的内胆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使得所述内胆旋转以对食材进行翻炒,所述壳体内设有磁吸结构,通过所述磁吸结构,所述内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容置体上。以磁吸结构连接内胆和容置体,拆内胆时只需克服磁吸力将内胆拉出即可,无需旋转操作,安装内胆时只需将内胆放置在容置体内即可,无需对位、旋转操作,内胆的拆装步骤较少,拆装方便。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内胆连接,所述容置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组件上设有所述磁吸结构。这样驱动组件在驱动内胆转动时,容置体不随之转动。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容置体连接,所述内胆通过容置体的转动而转动,所述磁吸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置体和/或内胆上。这样驱动组件驱动容置体和内胆同时转动。优选的,所述磁吸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容置体上的磁体,所述内胆的底部固定有与所述磁体对应的磁吸物。这样磁体和磁吸物之间间隔距离较小,磁力衰减较少,有利于内胆稳定地固定在容置体上,也便于内胆和容置体的准确对位。优选的,所述磁吸物为铁片或不锈钢片,所述不锈钢片上具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内胆的下表面具有多个凸柱,所述凸柱穿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不锈钢片固定在所述内胆的下表面上。凸柱和固定孔的相互配合使得不锈钢片不容易脱离内胆。优选的,所述内胆的下表面具有沉台,所述凸柱位于所述沉台中,所述不锈钢片嵌在所述沉台中。这样能够保持内胆下表面的平整。优选的,所述磁体为磁铁或电磁铁。优选的,所述磁铁上具有通孔,所述容置体上具有螺孔,所述磁铁通过穿过所述通孔并旋入所述螺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容置体上,所述通孔包括上大下小的圆台孔及对接在所述圆台孔下端的圆柱孔。这样能够实现磁铁的可拆卸固定,以便磁铁发生消磁情况时更换磁铁,圆台孔可以容纳螺钉的螺帽,使得磁铁上表面保持平整。优选的,所述容置体上设置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的通电导线上设置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位于所述内胆的旋转中心线上。这样发热管在跟随容置体转动时,其通电导线不会出现绕线现象,保证容置体、内胆能够在一个方向上超过360°连续旋转。优选的,所述炒菜机包括底座和摆动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两根立柱,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根所述立柱上,所述摆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或所述底座上的摆动电机,所述摆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壳体摆动。摆动装置配合驱动组件,使得内胆能够倾斜旋转,使得炒菜机更好的翻炒内胆中的食物,也便于实现自动倒菜功能。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由于用磁吸结构连接内胆和容置体,拆内胆时只需克服磁吸力将内胆拉出即可,无需旋转操作,安装内胆时只需将内胆放置在容置体内即可,无需对位、旋转操作,内胆的拆装步骤较少,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炒茶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一锅体组件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局部B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一锅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内胆和磁吸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容置体的固定方式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0、外壳;200、壳体;300、隔热罩;400、容置体;410、侧发热管;420、底发热管;430、固定柱;440、磁体;441、圆台孔;442、圆柱孔;500、内胆;510、磁吸物;511、固定孔;520、凸柱;530、沉台;600、底座;610、菜盘区;700、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炒菜机,如图1-3所示,包括锅体组件,锅体组件包括外壳100、壳体200、隔热罩300、容置体400和内胆500,外壳100、壳体200、隔热罩300、容置体400和内胆500由外而内依次安装,即壳体200设置在外壳100内,隔热罩300设置在壳体200内,容置体400设置在隔热罩300内,内胆500设置在容置体400内。外壳100包住其内的各个零部件,起到装饰作用,使得炒菜机外形具有整体性和美观性,且能够阻挡油烟等异物进入外壳100内,保护外壳100内的各个零部件。容置体400上设置发热管,发热管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热量传递给容置体400后使得容置体400发热,从而对容置体400内的内胆500进行加热,从而对内胆500中的食物加热烹饪。可以单独在容置体400的底部设置发热管。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容置体400上设置侧发热管410和底发热管420,侧发热板位于容置体400侧部的中部,底发热管420位于容置体400底部的外缘部,侧发热管410和底发热管420均呈环形。这样容置体400的底部和侧部都能够发热,使得炒菜加热更加均匀。如图3所示,外壳100内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容置体400、内胆500和隔热罩300同时。相对于内胆500独立于容置体400转动的方案,容置体400和内胆500同时转动能够使得内胆500能快速受热,使得热源能持续的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而不是辐射的方式对内胆进行加热,容置体400的热效率高,这种加热方式对于不能用于IH加热的内胆500材质而言,实验证明,热传导效率最好,因此,能够满足炒菜过程中一些烹饪场景的高温需求,如爆炒、红烧、干煸等多种高温烹饪场景;同时,同步回转的隔热罩300能够紧密的将容置体400包围,使得容置体400与隔热罩300之间形成密闭的蓄热腔,从而保证了隔热效果,进而提高了容置体400加热方式的热效率;一般而言,IH的加热方式热效率最好,发热管加热方式热效率较差,通过将容置体400设置成包括底部和侧部的桶状,包裹住内胆500,并随内胆500同步旋转,能够使得内胆500全面受热,且主要以热传导的方式进行加热,同步旋转的隔热罩300为了形成密闭的蓄热腔,为适配桶状容置体400,成型往往更为困难,采用陶瓷纤维制作隔热罩300,成型容易,能在桶状容置体400外形成蓄热腔。驱动组件与容置体400连接,具体来说,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容置体、位于容置体内的内胆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使得所述内胆旋转以对食材进行翻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磁吸结构,通过所述磁吸结构,所述内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容置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容置体、位于容置体内的内胆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使得所述内胆旋转以对食材进行翻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磁吸结构,通过所述磁吸结构,所述内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容置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内胆连接,所述容置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组件上设有所述磁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容置体连接,所述内胆通过容置体的转动而转动,所述磁吸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置体和/或内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容置体上的磁体,所述内胆的底部固定有与所述磁体对应的磁吸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内胆拆装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物为铁片或不锈钢片,所述不锈钢片上具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内胆的下表面具有多个凸柱,所述凸柱穿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不锈钢片固定在所述内胆的下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王国海张根森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