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31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炒菜机,其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具有环绕段;发热盘基体,其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发热盘基体包括围成所述容置空间的底壁和侧壁,所述发热盘基体的外表面还环绕设置有固定部,受力变形后的所述固定部沿发热管周向围绕所述发热管的环绕段,使所述环绕段固定贴合所述发热盘基体的外表面。将发热管的环绕段通过固定部固定在发热盘基体的外表面,无需焊接即可完成对发热管的连接固定,装配过程简单,无需额外的配件,降低了成本;并且环绕段的设置可以不改变接线端子数量的同时,可以增加发热管在发热盘基体表面的覆盖面积,提高传热效率,避免传热集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该部位的食材焦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菜机
本技术属于烹饪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炒菜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自动化、智能化的厨房设备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有烤箱、炒菜机、冰箱等等多种厨房设备。就炒菜机而言,其通过设置搅拌机构不断搅动锅内食材,实现食材的翻炒,从而将食材炒熟,可以取代一部分人工操作自动完成炒菜功能,减少油烟产生。通常情况下,炒菜机内都会安装有相应的加热设备,以实现对食材的加热。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有一种周边加热的发热盘,设置在杯体下部,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连接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侧壁套接有所述发热管,所述导热块呈盖状套接在所述底盘上,导热块的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底盘外径与发热管外径之差为d,6毫米≤d≤30毫米。该发热盘通过导热块从侧面和底面向底盘传递热量,与加热管直接从底盘底部传递热量相比较,加热管与导热块之间的传热更加迅速均匀,使得整个发热盘的温度更加均匀、一致,可以避免食材会沉积在底部影响热交换导致杯体被烧糊,便于破壁料理机清洗。但是上述发热盘仍存在下述问题:其采用焊接工艺将发热管焊接在导热块上以实现所述发热管的安装定位,这使得装配过程复杂,且装配成本较高;所述导热块小范围包裹所述底盘,其热传导效率差,且所述导热块与所述底盘之间亦采用焊接工艺相对固定,装配复杂,且容易产生装配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炒菜机,能够解决装配复杂,热传导效率差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炒菜机,其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具有环绕段;发热盘基体,其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发热盘基体包括围成所述容置空间的底壁和侧壁,所述发热盘基体的外表面还环绕设置有固定部,受力变形后的所述固定部沿发热管周向围绕所述发热管的环绕段,使所述环绕段固定贴合所述发热盘基体的外表面。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发热盘基体的底壁。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成对环绕设置于所述底壁的限位壁,所述限位壁间形成一个环绕槽,所述环绕槽能够定位所述发热管的环绕段;和分别设置于各所述限位壁的固定柱,受力变形后的所述固定柱能够将所述发热管的环绕段固定于所述环绕槽内。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固定柱成对地设置于所述限位壁。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固定柱设置于所述限位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发热盘基体的侧壁。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环绕所述发热盘基体侧壁设置的支撑筋;和设置于所述支撑筋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侧壁形成固定槽,所述发热管的环绕段能够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受力变形后的所述固定柱将所述发热管的环绕段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发热盘基体的底壁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所述固定部;所述发热管包括底壁发热管和侧壁发热管,所述底壁发热管能够通过所述底壁的所述固定部固定贴合至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发热管能够通过所述侧壁的所述固定部固定贴合至所述侧壁。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发热盘基体的底壁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所述固定部;所述发热管包括一体连接的侧壁环绕段和底壁环绕段,所述侧壁环绕段能够通过所述侧壁的固定部固定贴合至所述侧壁,所述底壁环绕段能够通过所述底壁的固定部固定贴合至所述底壁。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侧壁环绕段由所述发热管的中段环绕形成;所述底壁环绕段由所述发热管的两个端部环绕后拼合形成。本技术可以带来以下有益效果:1.将发热管的环绕段通过固定部固定在发热盘基体的外表面,无需焊接即可完成对发热管的连接固定,装配过程简单,无需额外的配件,降低了成本;并且环绕段的设置可以不改变接线端子数量的同时,可以增加发热管在发热盘基体表面的覆盖面积,提高传热效率,避免传热集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该部位的食材焦糊。2.通过环绕槽和/或固定槽将发热管固定在发热盘基体的底壁和/或侧壁的外表面,不仅可以在安装发热管时提供粗定位功能,便于安装,而且可以增加固定后的稳定性。3.在底壁与侧壁上都设置有发热管,可以同时在侧面以及底面对食材进行加热,使得炒菜机对食材的加热更加均匀、立体,提升了炒菜机烹饪时的效果。并且在针对于滚筒式炒菜机时,由于滚筒式炒菜机的内胆相对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在转动内胆时,食材会充分的与侧壁进行接触。因此在底壁和侧壁上都设置有发热管,尤其适用于滚筒式炒菜机。4.发热管包括一体连接的侧壁环绕段和底壁环绕段,可以减少电控接线成本,只需安装一次即可完成对发热管的安装,优化了装配的工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炒菜机的分解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炒菜机的组装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炒菜机的组装剖面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发热盘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在底壁外表面的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在侧壁外表面的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身实施例中一体连接的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发热盘基体,101、限位壁,102、固定柱,103、环绕槽,104、支撑筋,105、固定槽,106、限位柱,2、发热管,201、环绕段,202、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即产品的行进方向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定性的。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对运动”等动态用语,不仅是位置上的变动,还包括转动、滚动等位置上没有发生相对变化,但状态却发生改变的运动,所提到的数字“一”、“二”等并不代表确指,只是一种实施方式。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位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炒菜机。炒菜机包括具有环绕段的发热管2,以及用于固定该发热管2的发热盘基体1。发热管管口202位置设置有接线端子,发热管2通过接线端子与相应的设备接线后进行发热。发热盘基体1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相应的固定部,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具有环绕段;/n发热盘基体,其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发热盘基体包括围成所述容置空间的底壁和侧壁,所述发热盘基体的外表面还环绕设置有固定部,受力变形后的所述固定部沿发热管周向围绕所述发热管的环绕段,使所述环绕段固定贴合所述发热盘基体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具有环绕段;
发热盘基体,其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发热盘基体包括围成所述容置空间的底壁和侧壁,所述发热盘基体的外表面还环绕设置有固定部,受力变形后的所述固定部沿发热管周向围绕所述发热管的环绕段,使所述环绕段固定贴合所述发热盘基体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发热盘基体的底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
成对环绕设置于所述底壁的限位壁,所述限位壁间形成一个环绕槽,所述环绕槽能够定位所述发热管的环绕段;和
分别设置于各所述限位壁的固定柱,受力变形后的所述固定柱能够将所述发热管的环绕段固定于所述环绕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成对地设置于所述限位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设置于所述限位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发热盘基体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王国海庞加伟张岱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