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轴承凸出量测量专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08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测量轴承凸出量的专用模具,该专用模具中间为变径通孔,外径形成两个变径圆柱面,大圆柱面是旋转面(4),旋转面(4)上端面设计有上基准面(1)、上定位面(2)和轴接触面(3);小圆柱面下端面设计有轴向定位面(5)、下定位面(6)和下基准面(7)。实际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原定位芯轴、定位套和下定位座制作为一个整体,用轴接触面和上定位面替代原模具的定位芯轴,用旋转面来替代原模具的定位套,轴向定位面和下定位面替代原模具的下定位座,避免了芯轴以及下定位座和定位套之间配合从而减少了加工误差并保证了轴向定位的一致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轴承检测仪器
,特别是一种整体式轴承凸出量测 量专用模具。
技术介绍
凸出量的定义是角接触球轴承在承受轴向力时内圈非基准面相对于外圈 非基准面凸出的高度值。为了提高角接触球轴承在工作时的旋转精度,减小高 速转动下轴承滚动体的滑动,提高轴承刚性和旋转的稳定性延长轴承的使用寿 命,配对使用的角接触球轴承在出厂前都要加载预负荷,测量凸出量。现有的 轴承凸出量测量仪器所配的模具都是分体式的,在制造时对各个组件的精度要 求都很严格,成本高,制造难度大并且在测量时很难保证轴承和模具的同轴度, 测量重复性低,测量数值误差大,影响轴承组配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轴承凸出量测量模具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开发出 了一种整体式轴承凸出量测量专用模具。为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整体式轴承凸出量测量专用模具,该专用模具中间为变径通孔,外 径形成两个变径圆柱面,大圆柱面是旋转面,旋转面上端面设计有上基准面、 上定位面和轴接触面;小圆柱面下端面设计有轴向定位面、下定位面和下基准 面。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具有制造容易,成本低,装夹简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测量效率高, 测量重复性好,测量数值可信度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基准面;2—上定位面;3—轴接触面;4—旋转面;5—轴向定 位面;6—下定位面;7—下基准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一种整体式轴承凸出量测量专用模具,该专用模具中间为变径通孔,外径形成两个变径圆柱面,大圆柱面是旋转面(4),旋 转面(4)上端面设计有上基准面(1)、上定位面(2)和轴接触面(3);小圆 柱面下端面设计有轴向定位面(5)、下定位面(6)和下基准面(7)。实际上,本技术是将原定位芯轴、定位套和下定位座制作为一个整体, 用轴接触面(3)和上定位面(2)替代原模具的定位芯轴,用旋转面(4)来替 代原模具的定位套,轴向定位面(5)和下定位面(6)替代原模具的下定位座, 避免了芯轴以及下定位座和定位套之间配合从而减少了加工误差并保证了轴向 定位的一致性。使用时把该模具装在仪器的载荷槽内,使轴向定位面(5)和下定位面(6) 分别与仪器的载荷槽的定位孔紧密配合,待测量的轴承内圈套装在轴接触面(3) 上,轴承的内外圈基面与上基准面(1)配合,用手转动旋转面(4)调整轴承 的安装位置便可自动校准轴承和模具的中心轴线,进而完成测量。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测量轴承凸出量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专用模具中间为变径通孔,外径形成两个变径圆柱面,大圆柱面是旋转面(4),旋转面(4)上端面设计有上基准面(1)、上定位面(2)和轴接触面(3);小圆柱面下端面设计有轴向定位面(5)、下定位面(6)和下基准面(7)。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测量轴承凸出量的专用模具,该专用模具中间为变径通孔,外径形成两个变径圆柱面,大圆柱面是旋转面(4),旋转面(4)上端面设计有上基准面(1)、上定位面(2)和轴接触面(3);小圆柱面下端面设计有轴向定位面(5)、下定位面(6)和下基准面(7)。实际上,本技术是将原定位芯轴、定位套和下定位座制作为一个整体,用轴接触面和上定位面替代原模具的定位芯轴,用旋转面来替代原模具的定位套,轴向定位面和下定位面替代原模具的下定位座,避免了芯轴以及下定位座和定位套之间配合从而减少了加工误差并保证了轴向定位的一致性。文档编号G01B5/00GK201093981SQ200720092889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何灵辉, 周海波, 伟 张, 李献会 申请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测量轴承凸出量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专用模具中间为变径通孔,外径形成两个变径圆柱面,大圆柱面是旋转面(4),旋转面(4)上端面设计有上基准面(1)、上定位面(2)和轴接触面(3);小圆柱面下端面设计有轴向定位面(5)、下定位面(6)和下基准面(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献会张伟何灵辉周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