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式农用耕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手扶式农用耕作机,包括:    固定到机身的后面部分上的走轮(13、14)的轴(13a、14a);    安装在上述轴之前的中耕机装置(15、16);及    一个连接机构(21),所述连接机构(21)设置在上述轴之后的后面部分上,一个耕作装置(22),作为上述农用耕作机的附件,通过上述连接机构可连接到机身的后面部分上,    上述连接机构(21)包括上面和下面的连杆(67、68),上述上面和下面的连杆(67、68)可在其各自一端处可操作式枢转地连接至机身的后面部分上并在其各自另一端处连接到耕作装置上,    其中,当连接到机身上的耕作装置和走轮二者在开始所希望的农业耕作之前处于接触土壤的位置时,靠近耕作装置的上述上面和下面的连杆的端部比靠近机身的上述上面和下面的连杆的另外的端部位于更高位置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扶式农用耕作机
本技术涉及用于牵引辅助耕作装置如起垄机式形成垄的装置的手扶式农用耕作机。
技术介绍
在常规已知的手扶式农用耕作机中,其中之一(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通报No.2001-238504中所公开的(以后叫做“专利文献1”))包括在其后面部分中的一个导向臂,所述导向臂用于调整由农用耕作机牵引的辅助耕作装置(以后也叫做“机引耕作装置”)的位置,及其中之一(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通报No.HEI-10-225205中所公开的(以后叫做“专利文献2”))包括在其后面部分中的一个升运机机构,所述升运机机构用于垂直地移动连接到升运机机构上各种机引式耕作装置的其中之一。图19A是示出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常规手扶式农用耕作机后面部分和由耕作机牵引的辅助耕作装置中主要部件的侧视图。框架板202固定到一个动力传动箱201的后面部分上,所述动力传动箱201设置在手扶式农用耕作机上,所述手扶式农用耕作机构成为一种耕作机具或中耕机,及一个机引耕作装置204构成为一个起垄机或形成垄的装置204,所述耕作装置204连接到一个牵引杆203的后端部分上,上述牵引杆203通过一个水平的下面枢轴202a枢轴转动式连接到框架板202上。导向臂205垂直地枢轴转动式连接到框架板202上,并具有一个限制向上运动的部分206,用于调整一个下面销轴207的位置,所述下面销轴207设置在牵引杆203上。导向臂205还具有一个限制上/下运动的部分206a,用于调整一个上面销轴207的位置,所述上面销轴207设置在牵引杆203上。牵引杆203具有一个支架208,所述支架208设置在牵引杆203的后端部分上,用于穿过其插入一个垂直的撑杆311,并且它通过用一个锁紧件312将撑杆311固定到支架208上来把起垄机204连接到耕作机上。另外,起垄机204中间犁片215的工作角可以通过操作者转动一个旋钮313绕一枢轴点314改变,并且尾轮217的垂直位置(高度)可以通过操作者转动一个调节手柄316改变。-->图19B是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农用耕作机侧视图。在所公开的农用耕作机414中,通过使牵引杆203与撑杆311一起绕下面轴202a向上枢轴转动,和通过图19A的导向臂205将牵引杆203和撑杆311锁紧在一个升起位置中,可以将起垄机204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升起的不工作位置。图19B中的标号315代表农用耕作机414的操作手柄。图20是手扶式农用耕作机414的另一个侧视图,图20示出它如何工作,亦即耕作机414如何通过中耕爪212把硬地213形成为经过中耕的土壤214及如何通过起垄机204在轮(只示出其中之一)211上行走时形成垄。在所示的图19A例子中,当销轴207通过在导向臂205上形成的限制运动部分206和206a限制在适当位置时,防止走轮211相对于起垄机204向下移动。因此,在开始起垄操作之前当起垄机204的下表面接触土壤时,驱动走轮211将浮在土壤上方,因此不能从走轮211得到驱动力。如果操作者按压农用耕作机414装置的操作手柄来迫使走轮211接触土壤,则可以从走轮211得到必要的驱动力,并因此可以如图20所示进行所希望的操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的负担将增加。当由起垄机204所形成的垄高度在图19A和19B及20的农用耕作机中调节时,起垄机204的位置可以例如通过下列方法改变:①相对于支架208垂直移动撑杆311和然后利用锁紧件312固定撑杆311;②转动旋钮313来改变起垄机204中间犁片215的角度和/或③转动调节手柄316以便垂直移动起垄机204的尾轮217。然而,上述3种方法①-③只能调节起垄机204相对于牵引杆203的垂直位置;它们决不能调节起垄机204相对于动力传动箱201的垂直位置,因为牵引杆203和起垄机204相对于动力传动箱201绕下面轴202a枢轴转动。另外,由于起垄机204的向上运动受限制运动部分206和206A与销轴207之间通过牵引杆203协同操作的限制,所以起垄机204不能移动比相对于动力传动箱201的预定高度更高。也就是说,因为起垄机204当它低于一预定高度时可以自由地枢轴转动,所以它难以形成一些具有均匀高度的垄。在图19A和19B所示的农用耕作机414中,如果牵引杆203和撑-->杆311的长度增加,则起垄机204可以通过牵引杆203、撑杆311等升起到一个更高的远离土壤的不工作位置。把起垄机204升起到更高的象这样不工作位置的能力是有利的,因为当农用耕作机414在农业耕作过程中产生转动时,或是当机器414刚好用于农业耕作之外的某一目的行进时,防止起垄机204接触土壤。另外,即使当农用耕作机414的走轮已下沉到软土壤中时,上述能力也能防止起垄机204接触土壤。此外,上述能力可以防止起垄机204干扰操作者在操纵操作手柄315行走的步伐。然而,增加牵引杆203和撑杆311的长度将增加农用耕作机414的总重量,因而使机动性和可操作性变差。另外,当起垄机204下降到它的操作位置用于起垄时,它变得很接近操作者的腿和脚,这会造成成可操作性变差。图21是上述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手扶式农用耕作机231的侧视图,图21尤其示出一种播种装置232,上述播种装置232作为一种机引式耕作装置通过一个升运机机构242连接到耕作机231的后部,以便播种装置232可以如所希望的垂直移动。标号234代表一种具有旋转爪235的旋转装置,而标号236代表安装到一个轴237上的走轮其中之一。图22是手扶式农用耕作机231的升运机机构242侧视图,图22尤其示出一个变速导向件241安装到动力传动箱的后部和升运机机构242安装到变速导向件241上。升运机机构242包括一个连杆支承件244、上面和下面的连杆245和246、及一个机身侧面联结装置(亦即连接部分)247,上述连杆支承件244连接到变速导向件241上,上述上面和下面的连杆245和246具有各自的一端枢轴式连接到连杆支承件244上,而上述机身侧面联结装置247枢轴式连接到上述上面和下面连杆245和246相应的另一端上。播种装置232固定到机身侧面联结装置247上。上面的连杆245具有一个滑动销251,所述滑动销251设置在上面连杆245的中部上。机身侧面联结装置247的下限位置可以通过把滑动销251安放成与限制向下运动的凹槽252接合进行控制,而联结装置247的上限位置可以通过把滑动销251安放成与限制向上运动的凹槽253接合进行控制。标号254代表一个枢销轴,所述枢销轴254枢轴式支承上面连杆245靠近连杆支承件244的一个端部,而标号255代表一个耦合枢轴,所述耦合枢轴255枢轴式支承下面连-->杆246靠近连杆支承件244的一个端部。另外,图中的一点式点划线是说明一种其中机身侧面联结装置247的下限位置通过限制向下运动的凹槽252进行控制的方式,而实线是说明一种其中机身侧面联结装置247的下限位置通过限制向上运动的凹槽253进行控制的方式。当播种装置232通过升运机机构242下降到一个位置用于实施所希望的如图21所示操作时,上面和下面的连杆245和246如图22中所示向后下方倾斜。如果手扶式农用耕作机231在上面和下面的连杆245和246向后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扶式农用耕作机,包括:固定到机身的后面部分上的走轮(13、14)的轴(13a、14a);安装在上述轴之前的中耕机装置(15、16);及一个连接机构(21),所述连接机构(21)设置在上述轴之后的后面部分上,一个耕作装置(22),作为上述农用耕作机的附件,通过上述连接机构可连接到机身的后面部分上,上述连接机构(21)包括上面和下面的连杆(67、68),上述上面和下面的连杆(67、68)可在其各自一端处可操作式枢转地连接至机身的后面部分上并在其各自另一端处连接到耕作装置上,其中,当连接到机身上的耕作装置和走轮二者在开始所希望的农业耕作之前处于接触土壤的位置时,靠近耕作装置的上述上面和下面的连杆的端部比靠近机身的上述上面和下面的连杆的另外的端部位于更高位置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农用耕作机,其中上述连接机构包括一个垂直式移动单元(78)和一个下限位置控制单元(76),上述垂直式移动单元(78)用于允许其靠近耕作装置的一个预定部分相对于机身垂直运动,而上述下限位置控制单元(76)用于控制上述垂直式移动单元靠近耕作装置的预定部分的下限位置,其中在所希望的农业耕作期间耕作装置在土壤中的下沉深度受上述控制预定部分下限位置的下限位置控制单元(78)限制。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信男西江博德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